2023-2024學年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4 8:0:13
一、積累與運用(共24分)
-
1.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講述了什么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2.仿照例子,請你在數學、歷史、音樂,物理等其他課程中任選一種,用比喻句寫出你對這門課的理解。
例句: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3.根據詩文內容或名言警句填空。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那是一代梟雄曹操的夢;“
(2)科學研究是一個充滿樂趣和艱辛并不斷為之求索的過程,常常有“
(3)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布索契冬奧會可能遇襲的警告,其實是“
(4)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
(5)美麗中國,美在山高峻。杜甫在《望岳》中用“
(6)用典可以使詩歌含蓄典雅,豐富詩歌的內涵和情感。請寫出連續的兩句。組卷:0引用:1難度:0.9 -
4.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片段,完成下列各題。
①公園里一個人也沒有。保爾在海邊找到一條長凳,坐了下來,讓已經不太熱的太陽照著他的臉。今天,他特意到這僻靜的地方來,回顧他的生活歷程,考慮今后怎么辦。該是進行總結,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②在接近地平線的遠方,遠航輪船吐出來的黑煙,像烏云一樣在漸漸擴散。一群海鷗尖叫著,向海上飛去。
③保爾雙手抱著頭,陷入了沉思。他的一生,從童年到現在,一幕幕在他眼前閃過……現在,他身體徹底垮了,失去了重新歸隊的希望,他該怎樣對待自己呢?他終于使巴扎諾娃吐露了真情,這個女醫生告訴他,前面還有更可怕的不幸等待著他。怎么辦?這個惱人的問題就擺在面前,逼著他解決。
④他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戰斗的能力,活著還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涼的明天,他用什么來證明自己生活得有價值呢?又有什么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嗎?當一名力不從心的旁觀者,看著戰友們向前沖殺嗎?……
⑤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寧手槍,手指習慣地抓住了槍柄。他慢慢掏出手槍。
⑥“誰想到你會有今天?”
⑦槍口輕蔑地直視著他的眼睛。他把手槍放到膝上,惡狠狠地罵了起來:“這算什么英雄,純粹是冒牌貨,老弟!任何一個笨蛋,隨便什么時候,都會對自己開一槍。這樣擺脫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辦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對懦夫來說,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試過去戰勝這種生活嗎?你盡一切努力沖破這鐵環了嗎?你忘了在諾沃格勒-沃倫斯基附近,是怎樣一天發起十七次沖鋒,終于排除萬難,攻克了那座城市嗎?把槍藏起來吧,永遠也不要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⑧就是到了生活已經無法忍受的時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盡全力,使生命變得有益于人民。”
⑨他站起來,朝大道走去……
(1)保爾為什么會產生自殺念頭?(盡量用文中的話回答)
(2)第(2)段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聯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說說保爾在戰勝自殺念頭之后,做出了哪兩個重大決定?組卷:213引用:2難度:0.7 -
5.閱讀下面《經典常談》選段,請根據要求完成問題。
【文段一】
始皇為了統一文字,教李斯作了《倉頡篇》七章,趙高作了《爰歷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學篇》七章。所選的字,大部分還是《史籀篇》里的,但字體以當時通用的______為準,便與“籀文”略有不同。這些是當時官定的標準字書。有了標準字書,文字統一就容易進行了。
【文段二】
秦以后只是書體演變的時代。演變的主因是應用,演變的方向是簡易。……正書簡化,便成“行書”,起于晉代。大概正書不免于拘,草書不免于放,行書介乎兩者之間,最為適用。
(1)【文段一】中空白處應填的字體為
(2)【文段二】中介紹秦以后書體的演變,下列選項所用書體與書法對應正確的一項是A.草書 正書 行書 B.正書 草書 行書 C.草書 行書 正書 D.行書 正書 草書
周圍的人都笑起來。
一個穿著呢子制服、留著短胡子的中年人,沖著火光檢查完了他的槍簡,就用他那粗嗓子說:“這小伙子多用功呀,連火燒著了都不覺得。”“A,把你看過的給我們講講吧。”另一個人說。那年輕的紅軍戰士搔著燒焦了的頭發,笑著說:“呵,安德羅修克同志這本書,真稱得起是一本好書。我一拿到手,就怎么也放不下了。”
(3)選文中,A是
阿基姆明白,這個直到不久前還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此刻內心激蕩著怎樣的情感。他了解保爾的悲劇……
“阿基姆,難道你真的認為生活能把我逼進死角,把我壓成一張薄餅嗎?只要我的心臟還在跳動,”他突然使勁抓住阿基姆的手緊壓著他的胸脯,“只要它還在跳動,就別想叫我離開黨。只有死,才能讓我離開戰斗行列。老兄,請你千萬記住這一點。阿基姆沉默不語。他知道這絕不是漂亮話,而是一個身負重傷的戰士的吶喊。他明白,像保爾這樣的人不可能說出另外的話,表達出另外的情感。
(4)請結合原著回答:文段中“悲劇”指什么?“吶喊”表達了保爾怎樣的心聲?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6.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
-
7.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三角梅
劉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們陸續給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們知道三角梅可以開出很繁盛很燦爛的花,所以對它懷著極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墻邊極為顯眼的地方,希望無論是誰來到我家門前,一眼就能看見。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喪的事情。裁的時候,都一樣認真,一樣施足了底肥澆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沒有偏三向四。可是別的花木都長得歡歡勢勢,到抽條時抽條,到開花時開花,一年下來,都長得很像樣子了,唯獨那棵三角梅老是趴在那兒,停滯在那兒,好像完全忘了自己應該長長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無變化。
④第三年,滿院子的花木都長得青春勃發,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葉片卻比當初栽下時還少了好多,病懨懨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我和老伴感傷地想,它總有一天會死去的。但自己親手栽下的,還曾懷有那樣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絲絲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個年頭了。春天,當別的花木都在泛綠、發芽時,那三角梅依然毫無生機,一點要擁抱春天的意思都沒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皺眉,嘆息,甚至責備。我們說,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還占著一塊地方,還要天天浪費幾勺水。我的女兒和女婿,也是這樣的觀點。至此,全家的意見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就在說這話后的不長時間,我們驚喜地看見,三角梅可憐兮兮的枝葉間,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著細致紋路的新條,而且長得很快,不久就長到二尺長了,接著又在那新條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幾條側枝。我們高興極了。可為什么會突然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也許是我們要挖掉它的議論被它聽懂了吧!如果是,對它來說,那可是個性命攸關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終于把生命的力量給搏出來了。好像每天太陽一出來,它就死盯著周圍的花木,與它們比賽著成長。它身上透露出來的生機,非常生動地展現在藍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這時候與其他花木相比,它毫無遜色之處。它像沉默了好幾年的毛毛蟲,終于蓄滿力量,開始向著花蝴蝶的方向蛻變了。
⑦又過了一個多月,我出門要干什么去,忽見山墻邊露出一段紅色的花枝,仔細一看,才發現竟然是三角梅開了一嘟嚕火紅的花。它靜靜地趴靠在墻邊,正好長了一人高。我急忙叫來老伴,讓她也高興高興。老伴的眼中閃耀出多年來少見的美麗光彩。
⑧又是一個春天來臨了,此時的三角梅已長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樹,比房檐都高,它的紅色花瓣就像紅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輕輕撞擊就能發出動人的聲音。太陽照射的時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著紅色的光暈;風兒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紅的蝴蝶張開翅膀,扇動著,奮爭著,仿佛急欲掙脫枝頭,翩然飛去。
⑨生命,在堅忍中真是蘊藏了無法言說的奧秘和潛能!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第①段加點詞“憧憬”在文中的意思是
(2)在栽種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長經歷是怎樣的?請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梳理。生長階段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生長狀態 ① ② ③ 由毫無生機到開始抽枝,生長,開花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文章按照時間線索,記錄了三角梅從種植后了無生機到繁花怒放的生長經歷。
B.第①段交代作者栽種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個經過他家門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段描寫三角梅“病懨懨”“要死不活”的樣子,凸顯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對比。
D.文章采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并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
(5)文章第⑨段,作者發出了“生命,在堅忍中真是蘊藏了無法言說的奧秘和潛能!”的慨嘆。請簡要分析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組卷:208引用:4難度:0.5 -
8.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心理學學者蔣傳發研究發現,存在4個影響考試焦慮的主要因素:第一個是“擔心考糟了時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第二個是“擔心未來前途”,第三個是“擔心對考試準備不足”,第四個是“擔心自我形象受損”。其中“擔心考糟了時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這一項的焦慮程度是最高的。從社會層面來說,考生周圍的父母、親戚、朋友等,都可能對考生的考試成績抱有期待。這種周圍人的期待有時會在無形之中給參加考試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從心理層面來說,對于個人來說,考試被看作一種衡量自身價值、自身能力的過程。當學生獲得較好的考試成績時,就會感到自身的價值得到肯定;反之,當考試失敗,可能會懷疑自身的能力,甚至對自身產生否定傾向。當我們開始擔心這種“考試失敗后”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就很容易陷入焦慮的情緒中。
??材料二:
??人們常常感到,考試時產生了考試焦慮后,心情難以平靜,身體坐立不安,大腦好像一片空白,知識的記憶在焦慮中受到了損害。那么,為什么考試焦慮會影響記憶力呢?因為人們完成一項任務時,需要付出“心理資源”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如集中注意力、努力思考、調動大腦中的記憶等。這種“心理資源”對每一個人都是有限的。當人處于焦慮時,這種反應會大量占用“心理資源”,影響對記憶的加工效率,從而導致用來完成任務的“心理資源”大大減少。簡單說,就是人的精力有限,對于考試的焦慮感會消耗自身的精力,讓我們無暇應對接下來的考試。
??那么,考試焦慮真的只是考場上的絆腳石嗎?研究者發現,高等程度焦慮的學生產生了與任務無關的擔憂,分散了注意力,降低了答題效率。中等程度的焦慮反而使學生產生對于學習的“警覺”,相比于沒什么焦慮的學生,他們會更多地聚焦于任務,努力調動自己的注意力和記憶,避免產生錯誤,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這就像龜兔賽跑,沒什么焦慮的兔子慢悠悠地行進,結果由于輕視并沒有發揮自己的全部實力;相對比較焦慮的烏龜則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成為贏家。
(選自《百科知識》)??材料三:
??氣候溫度對學習有密切關系。科學實驗表明,當氣溫在20℃左右,是記憶力最佳的時候,因此在春秋兩季要抓緊學習,充分利用這個季節溫度。在冬天寒冷季節,當溫度低于10℃時,盡管大腦清醒,但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到夏天炎熱酷暑,尤其在溫度超過35℃時,大腦能量消耗驟增,引起疲倦乏力,情緒有煩躁,俗稱火氣大。
??人的呼吸主要利用的是氧氣,我們的腦子幾乎要占用20%左右,是用氧的大戶。如果大腦供氧不足,大腦的代謝能力下降,記憶功能就明顯下降。因此,要求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經常在空氣清新的場所做深呼吸操。
??光線也會影響腦功能,過暗的地方既影響視力又影響腦功能,而且在過強的光線下,腦細胞受到刺激會感到疲勞,腦功能會明顯下降。課間休息,最好到室外遠望天空或樹木,不僅保護視力,還會使頭腦清醒。少看深紅和深黃,以免使大腦疲勞。
??人們常用聽音樂來休息,解除學習疲勞,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音響不宜超過60分貝,否則噪音會使頭腦發暈,降低用腦的功能,尤其不提倡隨身聽。
??我們的大腦是十分復雜、十分精密的,除了需要充足的氧氣外,還要各種營養的供應,才能保障思維敏捷,記憶力良好。有助于提高記憶力的食物很多,其中如胡蘿卜能加快大腦的新陳代謝作用,能提高記憶力;菠蘿含有微量元素錳,有助于提高記憶力;魚蝦能增進大腦智力成長和精力集中。其他如生姜能使人的思路開闊,因為它含姜辣素和揮發油,可使血液得到稀釋,流動更加暢通,于是氧的大腦供應更多;洋蔥也有生姜的同樣作用。核桃則是健腦益智的補品,和桂圓一樣,被人們稱為“使人聰明的食物”,不妨經常少量食用。
(選自《環境與學習》,有刪改)(1)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考生周圍的父母、親戚、朋友等人的期待有時會在無形之中給參加考試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B考試嚴重焦慮時會消耗自身的精力,讓我們無暇應對接下來的考試。
C當氣溫過高時,大腦能量消耗驟增,引起疲倦乏力,容易導致學習效率不高。
D聽音樂能解除學習疲勞,所以做作業或看書時可以通過聽音樂提高學習效率。
(2)材料二劃線句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請根據材料一概述人們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
(4)閱讀以上材料后,你對提高學習效率、取得理想成績有哪些認識?組卷:4引用:1難度:0.8
三、古詩文閱讀(共16分)
-
9.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手,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節選自《左傳?曹劌論戰》)【乙】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之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節選自《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丙】 (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師②,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③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⑤,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節選自《貞觀政要》)【注釋】①侍臣:身邊的大巨。②京師: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興(令陜西西安市)。③煬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楊廣。④孜孜:勤懇的樣子。⑤稔(rěn):豐收。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
B.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
C.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
D.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
(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肉食者鄙(淺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B.聞寡人之耳者(聽到)
C.期年之后(滿一年)
D.惟欲清凈(只)
(3)下面對三篇選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對話中,曹劌的“遠謀”和魯莊公的“鄙”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
B.【甲】文中曹劌論戰直奔打仗正題,【乙】文鄒忌諷諫從個人生活小事談起。
C.【乙】文的主旨是通過鄒忌“暮寢而思之”,悟出了人們由于種種原因,不會說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D.【丙】文從“夫治國尤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可以看出唐太宗體恤民生的治國之道。
(4)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②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組卷:9引用:2難度:0.5 -
10.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小華和小明在學習過程中對這首詩題目里的“見”字的理解產生分歧,爭論不休。請你結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見”字的義項給出一個合理結論,并講解理由。“見”:①看見。②見解,見識。③表示被動,相當于“被”。④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
(2)你的同桌小芳在上次測試中成績很不理想,請你勸勸她,要求引用本詩中的一聯。組卷:26引用:1難度:0.3
四、作文(50分)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每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人與人之間常常會產生各種關聯,因而與人交往就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交往中,你也許會遇到困惑與煩惱,但也會發現人性的美好,獲得溫暖與啟迪,還可能會領略到從未見過的風景……
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寫、抄襲;(3)文章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組卷:4引用:2難度:0.5 -
12.請以“慢慢地,我懂了”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2)表達真情實感,不得套作、抄襲。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組卷:77引用:8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