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八年級(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5/7/4 18:0:14
一(22分)
-
1.“月”是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下面是班里第一組同學整理的有關“月”的詩句,請一起完成表格。
意象 詩句 出處 情感 月 峨眉山月半輪秋,① 《峨眉山月歌》(李白) 借“月”抒發思鄉懷人之情 ②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回樂烽前沙似雪,③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我的發現:古詩詞中的某些特定意象包含的情感或意境具有固定性,整理古詩詞字詞時可以用“意象辨析法”。如下面這句詩的意象根據“意象辨析法”可以選出應填入正確的意象是
鄉書何處達?歸④
A.燕(主要表示春天的美好)
B.雁(主要表達詩人對故鄉的思念)組卷:72引用:2難度:0.5 -
2.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3.請賞讀以下書法作品,按照字體一致、和諧美觀的原則,在對聯“□”處填寫一個合適的“家”字。以下選項中正確的一項是( )
A. B. C. D. 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4.小作文。
班主任曾老師決定在班上組織一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班隊活動。小玲向老師提出,她爸爸有位陳姓女校友,是本市一位知名的古琴藝術“非遺”傳承人。曾老師請小玲回家咨詢她爸爸,是否能邀請到該傳承人參加班里11月14號的班級活動,并現場演奏一曲。假如你是小玲,該怎么轉述曾老師的話呢?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5.按照恩施州統一部署,全州上下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推進“六城同創”,精細化管理、個性化服務活動。鞏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打造城市亮點,提升城市品位,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凈的美麗恩施。
(1)開展六城同創,建設美麗恩施的具體內容是:
(2)為六城同創擬寫一條宣傳標語:
(3)美麗恩施,中國硒都,湖北后花園。這里有恩施大峽谷、利川騰龍洞等旅游勝地。請就你最熟悉的恩施風景名勝地寫一段導游詞:組卷:1引用:1難度:0.8
二(45分)
-
6.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②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③。浩浩乎如馮虛御風④,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軾《赤壁賦》節選)(注釋) ①既望:農歷十六日。 ②屬:致意,引申為勸酒。 ③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面上飄蕩。 ④馮(pínɡ)虛御風:在天空中駕風遨游。馮虛,憑空、凌空。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
①念無與為樂者(
②遂至承天寺(
③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④水波不興(
(2)用“/”標示下列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
蓋 竹 柏 影 也
(3)下列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閑人如吾兩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觀消極、企圖逃避的情緒。
B.乙段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與王勃的“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相類似。
C.張懷民與蘇軾一樣,都是投身自然、不爭名利之人,這從“懷民亦未寢”可以看出。
D.甲、乙兩段中都寫到月光的皎潔,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5)甲段中“閑人”指的是什么樣的人?請結合乙文的內容說說“閑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樣體現的。組卷:16引用:2難度:0.3 -
7.閱讀《寒梅》一文,回答問題。
寒梅
林旭華 ①淅淅瀝瀝的冷雨終于停息了,我決定到附近的花園走走。
②天空依然陰郁著臉,寒風冷峭得刺骨。原來熱鬧的花園現在變得一片清寂,唯有我的腳步聲在磚石鋪就的路面上回響著。花園里的喬木綠葉早已褪盡,光禿禿地呆立著,一片蕭索沉寂。
③轉過花園的彎角,驀地,我的眼睛一亮,一大團鮮嫩的粉紅色躍入眼簾,云蒸霞蔚般絢爛——原來是路邊一樹傲然綻放的寒梅。
④梅在嚴寒中兀自獨立,粗壯的虬枝布滿綠苔,裸露著嶙峋的老繭,蒼勁而挺拔。枝丫分叉,或直或橫或斜,沒有葉片,呈現出淺灰或嫩綠的本色,平滑而柔韌。
⑤每條枝丫上,粉紅色的花兒都掛著晶瑩的雨珠。含苞的,嬌羞頷首,豆蔻芳華;綻放的,紅瓣灼灼,嫩蕊顫顫,猶如一大團粉紅色的火焰,點燃了清寂的花園,點亮了陰郁的天空,驅散了寒意。太陽出來了,明媚的陽光下,粉紅色的寒梅盛放著爛漫的激情,我似乎聽到了源源不斷的生命誕生的爆裂聲。在滿目蕭索的嚴冬里,寒梅傲然綻放的激情與風采,讓我震撼,并頓生深深的敬意。
⑥倏地,吹來一陣寒風,“簌簌簌”,我聽到一陣極其細微的飄落聲,輕輕的,柔柔的。轉瞬,悠悠飄來一陣淡淡的馨香,絲絲縷縷地在樹下彌漫開來,如久釀的老窖,韻味悠長。張臂,清香盈懷;聞之,心曠神怡。抬頭,但見一大片粉紅色梅花瓣飄灑而下,在樹下悠悠地旋轉著,飛舞著,如雪花,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很快鋪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紅。
⑦哦,是寒梅灑落的花瓣雨!
⑧寒梅無言,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粉紅的花瓣從樹上紛紛飄落,星星點點碎了一地。而那枝頭上未落的花朵,依然在陽光下燦然綻放,全然沒有絲毫的驚慌失措。因為它深知,生命的意義不只在于綻放時的激情與風采,更在于凋零時的坦然與達觀,即使化作塵埃,也能以另一種形態綻放生命的精彩。
⑨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曾經有過這樣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不為獨香,只為護花,詩人將落紅的深情,升華為奉獻精神,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⑩此刻,花瓣還在風中紛紛飄落著,它們在空中悠悠地打著旋兒,似乎在跟寒梅作最后一場深情的告別。在快要觸地的一剎那,那帶著雨珠的花瓣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流星般飛速劃過一道弧線,然后突然墜地。如此悲壯,如此凄美!
???寒梅,落紅時灑脫從容、寧靜自信、恬淡安詳的美之絕唱,從此在我心中永遠定格成一道壯美的風景。
???從盛開到落紅,寒梅,讓我的心靈經歷了一場絕美的人生洗禮。
(選自《青年文學家》,有刪改)(1)文中不同生命階段的梅花呈現了不同的特點,請結合⑤~⑥段內容填寫如表。生命階段 含苞的梅花 ② ④ 特點 ① ③ 輕柔地飄落,散發淡淡馨香,悠悠地旋轉飛舞
但見一大片粉紅色梅花瓣飄灑而下,在樹下悠悠地旋轉著,飛舞著,如雪花,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很快鋪就了一地密集的落紅。
(3)請結合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說“寒梅,讓我的心靈經歷了一場絕美的人生洗禮”。
(4)下面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第②段寫花園蕭索沉寂的環境,為下文寒梅的傲然綻放做鋪墊。
B.第⑤段“我似乎聽到了源源不斷的生命誕生的爆裂聲”一句是實寫,寫出了寒梅盛放的聲音。
C.第⑦段是過渡段,承接上文對花瓣飄落的描寫,引出下文作者的抒情議論。
D.第⑨段引用龔自珍的詩句,意在表明生命無論如何精彩,最終都將逝去,表達了作者的惆悵與惋惜之情。
E.文中作者將所見、所思、所感巧妙融合,表達了細膩豐富的情感,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組卷:508引用:12難度:0.5 -
8.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題。
班級舉辦“順德文化之旅”綜合實踐活動,你所在小組負責特色農業景觀“桑基魚塘”的調研,請根據小組查閱的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種桑、種蠶、養魚三者是相互聯系、相互推動的循環性生產。在以桑葉養蠶、蠶沙喂魚、塘泥種桑的食物鏈循環中,桑、蠶、魚三者的關系非常密切。順德有句俗語:“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這充分說明了“桑基魚塘”循環性生產的優勢。這種循環性生產系統中,桑是生產者,利用太陽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分等生產桑葉。蠶是第一消費者,桑是給蠶兒吃的,桑的營養物質和能量轉移到蠶。魚是第二消費者,蠶吃桑葉后放出的蠶沙、蠶蛹投放到塘里去,供草魚作為飼料。塘里微生物分解魚糞、藻類和各種有機物質為N、P、K等元素,混合在塘泥里,隨著塘泥又還原到桑基,微生物是有機物質的分解者和還原者。
(節選自鐘功甫《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一個水陸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態系統》,有刪改)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古時是一個“地勢低洼、水潦頻仍”的多災之地,河網密布,地勢低平,許多地方海拔在1米以下,排水不暢。春夏時節暴雨頻繁,往往泛濫成災。而桑基魚塘是珠三角人民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探索出來的土地利用方式。它因地制宜,揚長避短。是對當地特殊自然環境長期適應、協同發展的產物。此外,桑基魚塘復雜多樣的生產環節帶來多渠道的收入來源,種桑、養蠶、繅絲、養魚以及間種和輪種的蔬菜、花生、玉米等都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且因內部的良性循環與相互促進,以上各類生產的質和量都較其它地區更高、更優。結構復雜、分工細密的桑基魚塘能吸納大量勞動力。各工種勞動強度輕重有別,老弱婦孺均可參與,且常年無歇,妥善解決了人口稠密、耕地緊張之矛盾。桑基魚塘在產生巨額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產生良好社會效應和文化效應。在桑基魚塘興盛期,珠三角人們安居樂業,男耕女織,婦孺老少各得其所,家庭和睦,民風祥和。
(節選自郭盛暉、司徒尚紀《農業文化遺產視角下珠三角桑基魚塘的價值及保護利用》,有刪改)
材料三:
作為廣東第一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千年桑園圍上,現代農人們正在進行一場新的試驗。
在佛山順德龍江鎮萬安村,有一塊與眾不同的魚塘。這是當地與廣東省農科院合作開展的“魚稻共生”示范項目。普通魚塘在收成和市場都好的情況下,每畝年收益能達到約1萬元,未來由于尾水處理的規范還會增加成本;種稻的魚塘則不僅降低了病蟲害風險,而且也能降低增氧機、尾水處理等成本,提高魚類生長的速度和品質。
“漁上稻”示范項目之外,龍江鎮萬安桑園水韻關麗漁場的更多項目也在同步謀劃展開。例如,現代桑基魚塘展覽館、玻璃溫室展示館、水利科普宣傳、園區入口標志等正在加緊推進建設。萬安原本雜亂無章的地塊,將逐步打造成特色鮮明的農耕文化旅游景觀。
(節選自南方Plus (從“桑基魚塘”到“魚稻共生”:千年桑園圍上的順德龍江新探索》,有刪改)
(1)根據材料一,完成“桑基魚塘”生態系統能量流示意圖。
(2)組員對搜集到的材料進行了修改。改動是否合理?為什么?
原句:普通魚塘在收成和市場都好的情況下,每畝年收益能達到約1萬元。
改句:普通魚塘在收成和市場都好的情況下,每畝年收益能達到1萬元。
(3)有同學認為:“桑基魚塘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你同意這個觀點嗎?請結合上述材料作簡要分析。組卷:27引用:3難度:0.4 -
9.《昆蟲記》是法布爾花了足足三十年時間完成的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三(33分)
-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英雄”的解釋之一如下:不怕困難,不顧自己,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令人欽敬的人。
②有一首詩這樣寫道:“他們默默無聞/卻讓我們屹立世界/他們走進歷史/卻讓我們擁抱未來/他們失去生命/卻讓我們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盡瘁/英雄/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英雄,他或許名垂千古,或許默默無聞,或許偉大,或許平凡。請以“英雄”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情感真實,語言通順。(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襲試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組卷:87引用:9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