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5年四川省瀘州市瀘縣中考語文二模試卷

          發布:2025/7/5 14:0:13

          一、積累和運用(18分)

          • 1.“他有著南方人‘愛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夾著饅頭吃。除了這種癖好之外,他對于吃的東西就很隨便。有一次吃晚飯的時候,我聽到他發表愛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論。”句中的“他”是(  )

            組卷:298引用:2難度:0.8
          • 2.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組卷:58引用:2難度:0.8
          • 3.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103引用:1難度:0.9
          • 4.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144引用:3難度:0.8
          • 5.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黃海中學九年級(1)班決定開展“會詩詞?詠經典”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請你參與。
            【會詩詞】在班級舉行的賽詩會上,甲、乙兩位同學分別朗誦了一首詞。請你結合學過的古詩詞知識,為這兩首詞選擇正確的詞牌名,將序號填在橫線上。
            (甲)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與紅紅,
            別是東風情味。
            曾記,曾記,
            人在武陵微醉。
            (乙)
            遠遠游蜂不記家,
            數行新柳自啼鴉,
            尋思舊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畫卷,
            燕歸無語傍人斜,
            晚風吹落小瓶花。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夢令      D.相見歡
            甲:
             
            乙:
             

            組卷:180引用:14難度:0.7

          二、古詩文閱讀(27分)

          • 6.根據提示填空。
            (1)
             
            ,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2)靜以修身,
             
            。(諸葛亮《誡子書》)
            (3)晴空一鶴排云上,
             
            。(劉禹錫《秋詞(其一)》)
            (4)
             
            ,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時間都去哪兒了?它在孔子“
             
             
            ”(《<論語>十二章》)的感嘆中,它也在王灣“
             
             
            ”(《次北固山下》)新舊交替的感悟中。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7.古詩詞鑒賞。
            新晴野望
            唐?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注釋】①氛垢:霧氣和塵埃。②《詩經》有“今適南畝,或耘或籽”句,指到南邊的田地里耕耘播種,后來南畝便成為農田的代稱。
            (1)從“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可以看出雨后新晴的鄉村景色有什么特點?
            (2)尾聯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組卷:156引用:4難度:0.6
          • 8.閱讀《三峽》,完成下列各題。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沿阻絕 溯:逆流而上
            B.略無 闕:同“缺”,空隙、缺口
            C.雖乘御風 奔:這里指飛奔的馬
            D.回倒影 清:清澈
            (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雖乘奔御風,不疾也 修身
            B.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
            C.春冬 實是欲界仙都
            D.間千二百里 一犬坐于前
            (3)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選自《水經注》,此書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B.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三峽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節的特點。
            C.結尾引用漁歌,渲染三峽秋天凄涼的環境特點。
            D.本文描寫了大自然無比雄偉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組卷:111引用:2難度:0.5

          三、現代文閱讀(28分)

          • 9.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收蜂
            傅菲
                  ①大茅山之巔,五峰連綿,形似筆架,山麓古樹參天,是山蜂安居之所。安順每年冬季上結豬嶺和筆架山刮山蜂蜜,從三月掛蜂房,他便盼著刮蜜的日子。
                  ②第一年上筆架山刮蜜,他到了山頂,才知道積雪未化。白雪皚皚,雪重重地壓在樹冠上。山巔之下,森林蒼莽。冬日高懸,陽光凜冽。在高空之下,他覺得自己是那么矮小,小如一棵珍珠楠。他察看了一下,十二箱蜂房有三箱收來了山蜂。蜂房是一個圓水桶,由底桶、繼桶、桶帽(蓋)組成,是他自己箍的。他打開干桶帽,抱出繼桶,看見數千只山蜂在蠕動,他驚訝了。大雪之下,山蜂在頑強地活著,在暖暖的蜂房里冬眠。他抽出底桶,開始刮蜜。密封凍著,奶酪一般,白如麥芽糖漿。
                  ③刮一箱蜜,用了他半個多小時。他把底桶套回去,看見桶底的一窩蜂蛹已被凍死了。安順掏了蜂蛹,不再刮蜜了,他心疼那一坨坨的蜂蛹。
                  ④山區有職業掏蜂蛹的人,不分季節,四處找馬蜂、胡蜂的蜂窩。一個大的蜂窩,可以掏出二十多斤蜂蛹。蜂蛹以豬肉價的八倍,賣給餐館。掏蜂窩,晚上去樹林里,戴著大頭夜燈,用床單包住蜂窩,摘下來,放在熱熱的大鍋里滾。三滾五滾之后,蜂被活活燙死。掏蜂蛹的人捉著蜂窩,往冷鍋里抖,蜂和蛹一起抖下來。
                  ⑤安順從不掏蜂窩,也不掏蜂蛹。作為一個收蜂人,他知道蜂的珍貴。他選擇天暖的冬日刮蜜,這樣蛹不會凍死。收山蜂一年,一箱可刮十二斤蜜,他刮八斤下山,蜂房里留三斤,桶帽涂一斤。他給蜂留下足夠的過冬口糧。
                  ⑥他對蜂舞聲很敏感。他坐在屋檐下曬太陽或打瞌睡,耳朵像綻開的雞冠花。蜂舞聲是一種奇妙的聲音,“嗡嗡嗡”,像森林輕音樂,萬物和諧寧靜。蜂箱有了第一只黃蜂,有了第一批蜂,有了家族,有了成千上萬只蜂。要死掉無數只蜂,蜂才有大家族。昆蟲生命短暫,蜂也無法脫離這個法則。大自然安排了世界的一切秩序,萬物才得以相生、相融。大自然讓有翅膀的、有長途奔襲體力的物種遷徙,讓有根須的物種安營扎寨迎接枯榮,讓有鰭的、浮游的物種隨波逐流。它們彼此競生彼此謙讓,以獨特的面貌、姿態、個性存活于大千世界。
                  ⑦在大茅山,他放了六十多個蜂房,但大多是空箱,沒收到野蜂。蜂在樹椏、在樹洞、在石縫、在農家瓦檐筑巢,或大如筐籮,或小如囊袋。在山塢,尤其在巖石峰嶙峋的向陽處,我時常看到蜂箱。我看過一處懸崖壁下,懸著八個蜂箱。在一棟舊屋,檐廊并列掛了六個蜂箱,但無蜂進出,蜂箱落滿了灰塵,蜂孔都被堵塞了。蜂門沿板上,有幾只死蜂,如一粒粒豆豉。蜂視高貴、潔凈為生命,不會在骯臟的地方營巢。只有高貴、潔凈的生命,才可以釀出存放千年而不變質的蜜。
                  ⑧安順不養家蜂,只收野蜂,由蜂自己安養生息。他要刮天然的蜂蜜,純正的蜂蜜。有一年上山刮蜜、下山時,天突然下蒙蒙雨,野路溜滑,他踩在一塊滑石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當時,如果他扔掉手上的蜜桶,雙手抱住樹,就不會滑下巖石。但他舍不得那一桶蜜,數萬只蜂一年的辛勞,全在這里。
                  ⑨野蜂活動無定所。他每年都要走一遍大茅山。走山是極度消耗體力的全身運動,刮蜜也是。他已經收了二十三年的野蜂了,林中數不清的彎彎野路,消耗著他的腿骨和腿骨支撐的肉身。他想,刮了今年結豬嶺的蜜,以后就不上結豬嶺了,把山腰以下的四五十箱蜂房看管好就算了。當他刮山蜂蜜時,草澀的芬芳蜜香撲著他,他忍不住舀一勺子送進嘴里,舔吮著,咂舌,對自己說:高山之巔出好蜜,我拄著拐杖也要上山刮蜜
                  ⑩每次上山收蜜、刮蜜,安順都走得艱難。他站在院子里,看見冬陽暖照下來,陽光慢慢鋪滿山塢,茅竹搖動著金色的光線,落葉從空中飄旋下來,群山慢慢收攏,聚成一個高昂的山尖,鷂子凌空盤旋。他穿上船底形的大頭皮鞋,毫不猶豫地上山刮蜜了。安順不想辜負被自己收服了的野蜂。野蜂滿腔熱情地活,雖然它們的生命很短暫。
            來源:《微型小說選刊》2023年第3期,命題需要,原文有刪減(1)閱讀選文,完成下面的表格中的空白處。
            收蜂
            情節 心 理
            冬日收蜂見蜂
             
            刮蜜見凍死的蜂蛹
             
             
            舍不得
            收蜜刮蜜很艱難
             
            (2)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⑨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草澀的芬芳蜜香撲著他,他忍不住舀一勺子送進嘴里,舔吮著,咂舌,對自己說:高山之巔出好蜜,我拄著拐杖也要上山刮蜜。
            (3)文中寫“收山蜂一年,一箱可刮十二斤蜜,他刮八斤下山,蜂房里留三斤,桶帽涂一斤”,請探究安順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4)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請你談談本文中環境描寫的作用。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10.讓講規矩成為新常態
                  ①錢穆先生寫過一篇《做人的規矩》的文章,說:“諸位將來離開學校踏入社會,謀到了一項職業,做甚么應該像甚么,應該各有各的規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樣子,也便是有規矩了,這是人生最高的藝術。”誠哉斯言!講規矩確實是人生的最高藝術。
                  ②一個人應該講規矩。一個講規矩的人,為人處世才會有禮有節,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氣度,有“人的樣子”。這樣的人,有操守,識分寸,知進退,懂輕重,是一個靠譜的人,一個明白人,一個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現代社會是一個更加注重契約精神的社會,對個體的規矩意識有著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講規矩,不但有損人品,有虧德行,而且寸步難行,注定一事無成。
                  ③一個家庭應該講規矩。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元,家庭的規矩串聯起來,影響著社會風氣,影響著全民的公德素養,影響著國家文化。不難發現,很多民間規矩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是一脈相承的,體現了文明、和諧、誠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們的家庭不但應該踐行規矩,保持對規矩的敬畏和重視,讓規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而且應該承擔主要的傳承責任,通過言傳身教把有價值的規矩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④一個政府也應立好規矩,維護規矩。“依法治國”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理念,“法”即規矩。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先立規矩后辦事應是各級政府和管理部門依法行政、科學決策的重要原則,也是社會和諧、有序的基礎。自古以來,凡躬訂良法者,必定要考慮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實施效果,故需謹慎研判,反復論證。今天我們的政府在立規矩這件事上,理應有更嚴謹的態度,更專業的精神,令規矩更有前瞻性、現實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員須帶頭守規矩。手握公權力的人堅決按規矩辦事,不僅體現了一種品德和修養,更表現了一種政治上的清明與成熟。須知規矩是緊箍咒,更是護身符。朱元璋曾問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顯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滿意。唯有大臣萬鋼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悅。法度就好比我們的規矩,守規矩者,不越法紀“雷池”,絕無“暗室虧心之憂”,自然能坦坦蕩蕩,光明磊落。
                  ⑥清代畫家沈宗騫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時代飛速發展,社會日新月異,我們不但要懂規矩,守規矩,還要創建與時俱進的新規矩,讓講規矩成為中國的新常態。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②③④段的順序是否可以調換?為什么?
            (3)下面對相關論據的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A.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可以用來論證守規矩的重要性。
            B.荀子《勸學》中的“木受繩則直”這句話可以用來論證規矩所起到的作用。
            C.“東施效顰”的事例可以用來論證不守規矩的危害性。
            D.“商鞅立木”的事例可以運用到第④段中,論證立規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第⑤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組卷:1066引用:16難度:0.7
          • 11.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后面小題。
            關于“讀書”的主題閱讀      有多少人知道,剛剛過去的4月23日,是第18個“世界讀書日”?
                  有多少人記得,自己讀上一本書是在什么時候?是什么書名?
                  有多少人做到,閑暇時能靜下心,找本好書看看?
                  調查表明,我國國民每年人均閱讀圖書僅4.5本,而韓國11本,法日20本,日本40本。可見,目前我國國民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
            【材料一】自1994年以來,文化部已先后組織開展了四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工作,下表為統計結果:
            參評時間(年) 參評館數量(個) 上等級館數量(個) 占參評館比例 一級館數量(個) 占參評館比例
            1994 2189 1144 52.3% 68 3.1%
            1998 2323 1551 66.8% 215 9.3%
            2004 2038 1440 70.7% 344 16.9%
            2009 2219 1784 80.4% 480 21.6%
            (摘自《光明日報》)【材料二】走進書店少兒圖書區域,常常可以看見少年兒童正津津有味閱讀的情景。可是一些書封面和不少插圖赫然印著骷髏頭、兇殺的畫面,翻開書,可見不少“花前月下”的細節。家長抱怨:“現在的作者、出版商也太不負責任了,有些書雖然打著少兒圖書的旗號,里面的內容卻完全是‘少兒不宜’。我們都希望孩子多讀書,卻不知道該給他們看什么書,更擔心他們看些有損身心健康的書。真希望書店能把好關,多進些好書。”這些話道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引自互聯網)【材料三】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先生提議開展全民閱讀志愿者隊伍建設活動。他認為:“閱讀雖然是個人的事情,可正因為冠以‘全民’,便涉及千人萬眾,注定要成為一項個人志愿參與、社會各方面協同開展的群眾性活動。”他有一個構想,希望由中國志愿者協會牽頭,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開展全民閱讀志愿者隊伍建設活動,在全國各地組建全民閱讀志愿者隊伍,主要吸納在校大學生以及新聞出版等文化機構青年員工參加。
             (摘自《光明日報》)【材料四】勸讀并非易事,要做好這件事,需要組織者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努力探索,不斷創新活動方式,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今年春節期間,義烏各“農家書屋”全天開放,為農民提供文化活動場所。城鄉群眾也充分圖書館、圖書室等陣地,自發開展文化節慶活動,濃濃的文化味映襯出張張幸福的笑臉。
                  陽春三月,四川省南充市涪江路小學舉行首屆書籍人物裝扮日塈“書香中起飛,陽光下成長”讀書節開幕式。學生們把自己裝扮成書籍中的人物,真正太陰這“悅”讀的快樂。
                  4月2日,北京5名小學生的手觸摸水晶啟動球,啟動了“2013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系列閱讀推廣活動。系列活動以“科普閱讀——開啟智慧人生”為主題,通過在少年兒童中廣泛開展科普閱讀,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摘自《義烏商報》《光明日報》)(1)閱讀【材料一】,寫出圖表的主要信息。
            (2)分析【材料二】,請你分條寫出造成低劣少兒讀物進入市場的原因。
            (3)閱讀【材料三】和【材料四】,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這兩則材料的內容。
            (4)下列選項中,對圖表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018年幸福社區圖書館圖書借閱情況
            A.該社區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歡借閱實用性強的圖書。
            B.該社區的居民對圖書館的科學普及類圖書不太感興趣。
            C.該社區的居民喜歡借閱休閑娛樂方面的圖書。
            D.該社區女性居民圖書借閱量超過了男性居民借閱量。
            (5)文中提到“目前我國國民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請結合以上材料,就“如何改變我國國民的閱讀現狀”提出你的建議。(至少三點)

            組卷:7引用:1難度:0.7

          四、名著閱讀(7分)

          • 12.      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9
          • 13.請將下面《駱駝祥子》的思維導圖補充完整。

            組卷:324引用:9難度:0.5

          五、作文(40分)

          • 14.或許漫步田間小路、仰望當空皓月、諦聽枝頭蟬鳴讓你陶醉,或許聆聽諄諄教誨、徜徉萬里書海、孜孜上下求索也讓你陶醉……不論是自然的美妙還是生活的精彩都讓你流連忘返,心醉神迷。
                  請以“        讓我陶醉”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
            (1)根據上述提示,在橫線上填上相應內容,補全題目。
            (2)內容具體,感情真實。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組卷:5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