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5 15:0:26
第一部分積累與運用。(共20分)
-
1.把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和加點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橫線內。
開學以來,語文學習的內容豐富多彩。《消息二則》高屋建瓴組卷:8引用:1難度:0.8 -
2.下面是組員們設計的文化溯源探究表,請根據提示,完成相關任務。
“詩文長江”文化溯源探究表 長江流域 山水之美 文人之言 騷人之情 白帝 山明水秀 懸泉瀑布,① 熱愛自然 荊門 雄奇壯闊 山隨平野盡,③ 思歸懷鄉 杭州 鶯飛燕舞 ⑤ 寓情山水 富陽(桐廬) 猛浪急流 ⑦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下列對文章《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內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列舉的六位歷史人物都出身貧賤,都在逆境中磨煉了品性,最終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 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在全文的結構上起過渡的作用:由六位賢臣的事例過渡到要成就大事業必須經歷磨難的特殊意義。 C.選文先反面論述磨難對人生的意義,再從正面論證沒有憂患的危害性。 D.文章第2自然段“國恒亡”的原因是“死于安樂”,即內無法家拂士,外無敵國外患。 組卷:311引用:2難度:0.8 -
4.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
5.因網絡的發達,很多景點因為短視頻一時的“流量”成為網紅,但是能夠有“留量”的景點卻不多,梁子湖到底是要“流量”還是“留量”?說說你的觀點。
組卷:4引用:1難度:0.8
第二部分閱讀。(共40分)
-
6.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1)“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作用有何不同。
(2)從情景關系的角度簡要賞析第三、第四聯。組卷:445引用:4難度:0.5 -
7.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問題。
(一)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二)許衡①字仲平,懷之河內②人也,世為農。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遂辭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③三師。稍長,嗜學如饑渴,然遭亂世,且貧無書。嘗從日者④家見《書》⑤疏義⑥,因請寓宿⑦,手抄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⑧。
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而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
(節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注:①許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賢大學士。②懷之河內:懷,懷州。治所在河內(今河南沁陽)。③更:更換。④日者:古時稱占卜的人。⑤《書》:《尚書》。⑥疏義:指為古書舊注所做的闡釋。⑦寓宿:在別人家借宿。⑧《易》王輔嗣說:王輔嗣對《易》的解說。
(1)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B.不敢稍逾約(越過)
C.媵人持湯沃灌(熱水)
D.嘗趨百里外(慢步走)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3)兩個語段的主人公幼時讀書的經歷極為相似:因家貧,都做過
(4)如果將語段(二)第二段刪去,是否會影響我們對許衡的優秀品質的認識?請說說你的看法。組卷:1引用:1難度:0.5 -
8.閱讀文章,完成后面的問題。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選文記述的事件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請簡要概括。
(2)選文中“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兩處“他們”分別指哪些人?
(3)“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9.閱讀文字,回答問題。
鳥巢是樹上的村莊
宮佳
①裊裊炊煙升騰之處,是村莊里院落最鮮活的一幕。鳥兒在空中展翅飛翔,累了就飛回樹上的鳥巢。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此起彼落,村莊上的那些靜穆的大樹就生動起來。
②枝丫上坐落著三兩個鳥巢,或大或小,鳥巢里有幼鳥,有辛勤哺育的雌鳥和雄鳥,一個鳥巢就是一個家。幾個充滿活力的鳥巢就成了樹上的村莊。樹下,村莊里的人們在日出日落里耕耘著希望;樹上,一群飛鳥劃過天空,鳥巢是它們棲息的痕跡,是村莊最驕傲的點綴。
③村莊的上空高懸著另一個村莊,兩個村莊隔著樹的距離遙相呼應,又相依為命。在那一樹綠意蔥蘢中褐色的鳥巢尤其突出。
④看過鳥類專家的統計,一對灰喜鵲筑巢需四五天,“至少銜取枯枝、樹葉、草根、牛羊毛和泥團總共600余次,其中銜取枯枝250余次、樹葉150余次、草根120余次、牛羊毛80余次、泥團50余次”。看著不起眼的鳥巢,原來竟是一個大工程。鳥兒往返數次,一枝一葉在辛勞里詮釋著執著。枯枝和草根是一磚一瓦,泥團是水泥,雌鳥和雄鳥是建筑師,風雨兼程,個舒適的鳥巢總算落成了,然而,工程還沒結來,鳥巢里還要布置臥室。以樹葉為床,以毛羽為被褥,雌鳥和雄鳥在河邊,在水渠里,在田野里,銜著對未來的憧憬,舉案齊眉,在建筑愛巢中相濡以沫,在這份并肩作戰的深情中,誕生了新的生命。當一只只雛鳥嘰嘰喳喳地在巢里待哺時,樹上的村莊就熱鬧起來,那是生的歡樂,繁衍的喜訊。
⑤小時候,我對樹上的鳥巢充滿了好奇。村莊里的小調皮蛋更是對鳥蛋垂涎三尺。曾經有一個小伙伴,赤著腳,哧溜哧溜地爬上大樹,兩條腿跨在樹杈上,伸手在鳥巢里掏鳥蛋,掏出一把就驚呼一聲,向樹下的我們炫耀,然后,小心地裝進口袋里,直到掏空了烏巢,才心滿意足地滑下大樹。橢圓形的鳥蛋或純白或摻雜著星星點點的花紋,成了孩子們心里的向往。然而,歸來的鳥兒,不見了鳥巢里的孩兒,站在大樹上凄慘地鳴叫,一聲又聲,樹上的村莊在戰栗,樹下的村莊在哭泣。調皮的娃兒終于明白,一個鳥蛋就是一個小生命,于是,在大人的教育下,歸還了鳥蛋。樹上村莊和樹下村莊一團和氣。
⑥后來,我離開了村莊,去過很多地方。城里的鋼筋混凝土冷冰冰的,鮮有烏巢,也很難看到樹上的村莊。
⑦有一年,在郊區的一棵大樹上看到一個喜鵲巢,一只喜鵲站在枝丫上賣力地叫著,心上一喜,但總感覺那只喜鵲的叫聲過于凄厲,低頭,突然看到地上躺著一只黑喜鵲,嘴半張著,嘴角還有血跡,兩只眼緊閉,兩只小爪子彎曲著,風吹過來,身上的羽毛打著旋兒,它再也無法梳理自己的羽毛,也再也無法飛回鳥巢和自己的愛人相聚。我明白了樹上的喜鵲那持續不斷的哀號,那是對親人的召喚和哀悼。孤零零的鳥巢,孤零零的喜鵲,樹下沒有村莊,樹上,獨巢,獨鳥,再也沒有樹上村莊的和諧了。鳥巢冷落了,那只喜鵲叫了幾天后,再也沒見蹤影,空巢里長滿了落寞。
⑧這幾年,村莊里的很多房子都成了空巢,留守在村莊里的是老人和孩子。很多房子門前因常年無人打理,長滿了荒草,蜘蛛網斜斜地掛在墻頭上,門前的大樹一如既往地站立著,只是,很多大樹上的鳥巢也成了空。
⑨還好,每年春天,南飛的燕子都會記著回家的路,屋檐底下又有了燕子筑巢的身影,在燕子的一路鳴叫聲中,樹上的村莊又熱鬧起來,鳥兒又開始筑新巢,孕育新的生命。
(選自《風流一代》,有改動)(1)本文圍繞“鳥巢”主要敘述了哪幾件事情?請簡要概括。
(2)全文中,“我”對鳥巢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小時候,“我”對樹上的鳥巢
(3)分析下列句子中畫線部分的妙處。
①至少銜取枯枝、樹葉、草根、牛羊毛和泥團總共600余次,其中銜取枯枝250余次、樹葉150余次、草根120余次、牛羊毛80余次、泥團50余次。
②鳥巢冷落了,那只喜鵲叫了幾天后,再也沒見蹤影,空巢里長滿了落寞。
(4)文章中多處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請找出其中兩處,分析其表達效果。
(5)閱讀全文,簡要回答文章蘊含了作者哪些情感。組卷:13引用:2難度:0.4
第三部分寫作。(40分)
-
10.寫作。
命題作文:充實的感覺在心中
獲得成功,得到認可,是一種充實;經歷失敗,認真反思,是一種充實;得到幫助,體驗友情,是一種充實;品味親情,感恩父母,也是一種充實……
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生活經歷和內心感悟,以“充實的感覺在心中”為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作文,力求寫出真切體驗與獨特感受。
要求:①將題目工整地抄寫在答題卡上;②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可以記述經歷,抒發感情,發表見解;③字跡工整,書寫規范,字數600-700字;④文中請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或抄襲本試題卷閱讀理解部分的材料。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