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通河縣八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6 8:0:14
一、基礎知識的積累與運用(25分)(1-6題每題3分,7題每空1分共7分)
-
1.給下列句子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
②在許多年的沉睡里,我變成了玉龍雪山冰川的一部分。
③我想起來,自己的前生,在從高空的霧氣化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
④我是一片雪,輕盈地落在了玉龍雪山頂上。有一天,我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堅硬的冰,和更多的冰擠在一起,緩緩向下流動。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組卷:19引用:0難度:0.9 -
2.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滑稽(jī) 炫耀(xuàn) 殉職(xùn) 大相徑庭(jìnɡ) B.匍匐(fú) 灼熱(zháo) 狹隘(ài) 畏罪潛逃(qián) C.附和(hè) 慫恿(cónɡ) 禁錮(ɡù) 拈輕怕重(niān) D.庇護(bì) 詛罵(zhòu) 恍惚(huǎnɡ) 參差不齊(cī) 組卷:164引用:4難度:0.8 -
3.初一(2)班四位同學分別給南通市圖書館打電話預約借閱《朝花夕拾》。在電話中,工作人員告知圖書館正在閉館整理,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下面四位同學的答復,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
A.那好吧,對外開放后,我再來致電垂詢,謝謝叔叔。 B.好的,等整理結束后我再電話預約,謝謝叔叔。 C.給您添麻煩了,以后我會在百忙之中再抽時間聯系您。 D.謝謝您,打擾了。等整理結束后,我再來光臨。 組卷:75引用:8難度:0.9 -
4.下列詞語書寫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洶涌 黎明 呢喃 泉香酒洌 B.流盼 風騷 滔滔 沉甸甸 C.折腰 天驕 蟬娟 傴僂提攜 D.宮闕 鮮妍 潺潺 觥籌交錯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5.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岳陽樓記》選自《范仲淹全集》。范仲淹,字希文,謚號“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C.“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記人、寫景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 D.“千里共嬋娟”里的“嬋娟”指月亮。月亮的別稱還有“玉兔”“嫦娥”等。 組卷:514引用:5難度:0.9 -
6.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由作家金宇澄、唐諾、閻連科,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音樂制作人、主持人高曉松組成。(在“由”前面加上“評委團”) B.展覽向各國觀眾展示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的發展歷程中優秀作品的獲獎圖書共36種。(刪去“的獲獎圖書”) C.通過各種創新形式將中國人傳統的節日呈現出來,讓百姓深度參與,廣泛宣傳,共享文化之美,共感思親之情。(刪去“通過”) D.全國十大考古評選活動辦公室已日前公布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將“2017年度”和“全國”對調) 組卷:574引用:2難度:0.8
二、按課文填空。(共1小題,每小題7分,滿分7分)
-
7.默寫古詩文。
(1)楊花落盡子規啼,
(2)峨眉山月半輪秋,
(3)不知何處吹蘆管,
(4)
(5)王灣《次北固山下》中運用對偶的手法寫出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蘊含著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中的哲理,表現出詩人積極樂觀精神的句子是:
(6)曹操《觀滄海》中通過浪漫的想象和大膽的夸張,突出表現大海蘊含深廣、吞吐萬物的壯闊景象的語句是:組卷:8引用:1難度:0.7
三、閱讀與欣賞:(45分)
-
8.文言文閱讀。
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面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故不錯意也 錯:通“措”,放置、放。 B.長跪而謝之 謝:感謝。 C.天下縞素 縞素:白色絲織品,這里指穿喪服。 D.寡人諭矣 諭:明白。 A.安陵君其許寡人 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 B.布衣之士 孤之有孔明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固以怪之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學而不思則罔
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
A.現在我憑借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叛逆了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
B.現在我有十倍的土地,安陵君有廣闊的領土,但是他違背了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
C.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了我的意愿,是輕視我嗎?
D.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了我的意愿,是親近我嗎?
(4)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記敘唐雎出使秦國和秦王展開斗爭的故事,表現了唐雎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布衣精神。
B.文章人物刻畫鮮明突出,不僅刻畫了一個有膽有識的唐雎形象,也刻畫了驕橫狂暴、陰險狡詐的秦王形象。
C.文章詳略得當,裁剪得法,文章詳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怎樣到秦國,如何拜見秦王,一概略去不寫,直接略寫會見時的對話。
D.文章最引人注目的是人物對話,用人物的對白(在這里也稱對話)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局,重點突出,層次清晰。組卷:8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面文章。完成題目。
好習慣的威力
丘萍 ①“雙減”政策落地,是重大教育改革的號令,家長們說:孩子們輕松了,我們干什么呢?我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師,承擔著神圣的教育使命和擔當,第一條就是培養好習慣——做人的習慣、學習的習慣、生活的習慣等等,都會讓孩子受用一生!
②1988年初,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討論21世紀的希望和威脅。一位記者問一位諾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或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老人答:“在幼兒園。”記者驚詫:“學到了什么?”“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致歉等等,從根本上說,我學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可見從小從細微處養成好習慣,就是人生的“根本”。我們不少家長不也是這樣規范和要求孩子嗎。所以,教育家葉圣陶精辟地說:“什么是教育?簡單地說就是養成良好習慣。”
③上小學三年級時,老媽總說我作業馬虎,橡皮不離手,有一天老媽把橡皮拿走了,我趕忙去央求,老媽說,限你再用三天,之后不準用了。從此我聚精會神,全力寫好每個字,天長日久竟養成了習慣,辦什么事都細心。_____,“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萬丈高樓平地起,小事是大事的根。
④習慣是長期養成的、相對穩定不易改變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好習慣是最有力的人生向導,是做人的基本,是美德的外顯。它猶如一束鮮花,有享不完的益處,成為取之不盡的儲蓄;而壞習慣像銹,足以使靈魂的鋼鐵腐蝕殆盡,成為一輩子還不完的債務。有人調查了148個杰出青年,發現他們從小就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未完成作業面對游戲,60.13%堅持先完成作業;66.8%喜歡獨立做事;79.73%對不公平的事感到氣憤;54.05%經常制止欺負同學行為等。另,又對115名死刑犯調查,較差的素質和諸多不良習慣是悲劇之源。
⑤“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好習慣的養成既是難事也是大事,靠“知情意行”四個心理過程。首先是耐心講明道理,這叫“認知”;調動孩子對家長要求的積極情緒,即“激情”;孩子的自覺不會自然形成,要經常提醒督促,磨煉堅持力,這叫“練志”;最終引導孩子去做,這點最重要,叫做“導行”。《論語》開宗明義,第一句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里的“習”主要指實踐,而且要時常、經常。要學懂鞏固知識或學問,必須邊學邊練,在做中學,養成好習慣更是如此,要精準,一人一策。最近,鄰居劉姐改弦易轍,不再刻意追分了,圍繞孩子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珍惜時間、樹立責任意識等方面,想了很多作法,并跟老師配合,每天檢查督促,表揚批評,力求形成學習自覺和習慣。她說,要養成好習慣,不“習”怎么“慣”?父母是好習慣的老師,要盡職盡責,不能嫌麻煩,今天我們培養孩子好習慣,明天好習慣會成就好孩子,這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摘自《雜文選刊》2022 年第1期,有刪改)(1)根據上下文,在文中橫線上補寫一個恰當的句子。
(2)本文第⑤段引用了很多名言,請分析引用下列句子的作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3)下面對本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所說的“好習慣的威力”形象的說法是,它猶如一束鮮花;有享不完的益處;成為取之不盡的儲蓄。
B.本文第①段由“雙減”引出話題,意在啟示大家:想要防止因為“雙減”而導致孩子成績下潛,就必須督保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C.古今很多教育家都注重好習慣的培養,如《尚書》中有“習以成性”的說法,葉圣陶言“習慣是一種能力”。
D.本文先講述擁有好習慣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好習慣的養成需要經歷四個心理過程。
(4)讀了本文,說說想要讓父母成為“好習慣的老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努力。組卷:18引用:3難度:0.3 -
10.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問題。
蝙蝠鼠中仙
秦自民 ①蝙蝠的樣子有點像老鼠:尖嘴、細牙、小眼,還有一對能豎立的耳朵,而且也跟老鼠一樣喜歡夜晚活動。也許是由于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喜老自嘲》中有“蝙蝠鼠中仙”這樣的詩句,蝙蝠也被稱為鼠仙。
②古今中外,人們對蝙蝠毀譽參半。唐代詩人孟浩然寫道:“蟲之屬最可厭莫如蝙蝠,而今織繡、圖畫皆用之,以福同音也。”可見,由于蝙蝠的“蝠”與幸福、福氣的“福”同音,使得人們對蝙蝠青睞有加,建筑物、裝飾品、家具、服裝、瓷器、玉器、書畫上經常有蝙蝠圖案,尤以門窗上雕刻五只蝙蝠最為常見,寓意“五福臨門”。
③不過,很多人不喜歡蝙蝠,可能是受到一些傳說的影響。明朝學者馮夢龍在《笑府》中編了一個故事:鳳凰壽,百鳥朝賀。唯蝙蝠不至。鳳責之曰:“汝居吾下,何如此倨傲?”蝙蝠曰:“吾有足,屬獸,賀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誕,蝙蝠亦不至。麒亦責之。蝙蝠曰:“吾有翼,能飛,屬禽,何為賀歟?”繼而,鳳凰與麒麟相會,語及蝙蝠之事,相與慨嘆曰:“今世風惡薄,偏生此等不禽不獸之徒,實無奈他何!”這個故事嘲諷了那些卑鄙無恥、沒有立場的人。
④在西方,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傳說罪惡的靈魂能轉世成吸血蝙蝠繼續作惡。這些故事的流傳給蝙蝠帶來了邪惡的壞名聲。而事實上,蝙蝠家族中也確實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熱帶地區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
⑤人們把蝙蝠和吸血鬼聯系起來,可能與蝙蝠是夜行性動物有關。白居易在《洞中蝙蝠》中說蝙蝠“黑洞深藏避網羅“。蝙蝠白天隱藏起來,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靜地歇息、降低體溫和代謝速度,這樣既可以延年益壽,又可以養精蓄銳,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覓食。
⑥南宋詩人范成大在《高樓曲》中有“歲暮天涯客,黃昏蝙蝠飛”的詩句。的確,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蠅、飛蛾等昆蟲。捕食昆蟲既滿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幫了人類的忙,因為這些昆蟲大多數是有害的。事實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蟲殺手之一。
⑦蝙蝠之所以對害蟲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即使在漆黑的環境中它也能“看見”獵物。但是,蝙蝠的視力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長處,他的看家本領是回聲定位能力。
⑧正如人眼能根據從物體反射回來的光波分辨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一樣,蝙蝠的耳朵能根據從物體反射回的超聲波分辯物體的方位、距離、大小和性質。這種通過對回聲的頻率強弱以及發出與收到回聲的時間間隔等進行分析來探測目標的方式就是回聲定位。蝙蝠喉部通過聲帶震動而定向發射超聲波,這種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到的,但對蝙蝠很重要。如果被堵塞耳朵,即使在明亮的環境中,蝙蝠也會像醉漢一樣亂撞;如果只蒙住雙眼,蝙蝠的行動卻不“盲目”,依靠回聲定位蝙蝠能準確地發現目標、確定飛行方向,甚至1分鐘內可連續捕捉到10余只飛行中的昆蟲。
⑨鑒于蝙蝠的出色表現和非凡本領,荷蘭動物行為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廷伯根認為:“不論以何種標準而言,聽覺冠軍都該屬于蝙蝠。”正因為如此,蝙蝠也成了仿生學的重要研究對象。
⑩___,___。蝙蝠雖沒有真正的翅膀,卻有功能絕不亞于翅膀的翼手,蝙蝠家族因此得名“翼手目”。蝙蝠有一系列適應于飛行生活的結構特點。前肢為構造極其輕巧的翼手,這種翼手寬大靈活,操控性極佳,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換形狀產生升力,因此,蝙蝠在空中急轉彎的本領遠勝于鳥類。此外,蝙蝠胸、肩部的強大肌肉集中在軀干部,胸骨具有和鳥類一樣的龍骨突起,鎖骨也很發達。這樣的構造使蝙蝠飛起來更加靈巧自如。
?獨特的飛行能力和回聲定位本領,使蝙蝠具有高超的捕食能力。大多數蝙蝠以昆蟲為食,也有一些蝙蝠的喜好與眾不同。
?世界上有一種蝙蝠具有罕見、奇特而又令人驚詫的飲食習慣,它們的獵食目標竟然是水中的魚。兔唇蝠就是這樣一位漁夫。它能利用超聲波探測到獵物,強大的飛行能力能保證它輕盈地掠過水面,而修長的腳趾和鋒利的爪子,使其能輕而易舉地抓到淺水中浮游的光滑的小魚。
?得益于漫畫中的超級英雄“蝙蝠俠”,蝙蝠的形象在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的確,蝙蝠不是老鼠,蝙蝠是像神仙一樣飛行的哺乳動物,蝙蝠是鼠中仙。
(選自《百科知識》,有刪改)(1)簡析選文①~④段引用詩文和傳說的作用。
(2)蝙蝠白天隱藏起來有哪些好處?
(3)下列詩文對蝙蝠特點的描述與選文內容不相符的一項是
A.曹植《蝙蝠賦》:“行不由足,飛不假翼。……不容毛群,斥逐羽毛族。”
B.葛洪《抱樸子》:“千歲蝙蝠,色如白雪。……此物得而陰干末服之,令人壽萬歲。”
C.清人蔣世栓《費生天彭畫贈百泉》:“世人愛吉祥,畫師工頌禱。諧聲而取譬,隱語戛戛造。”
D.范成大《蝙蝠》:“伏翼昏飛急,營營定苦饑。聚蚊充口腹,生汝亦奚為?”
(4)選文第?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表達作用?
(5)在行文過程中,選文特別注重內容的連貫過渡,結構的嚴謹契合。請仿照文中三處畫線句子,在第⑩段橫線處補寫一個句子。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11.閱讀《春》中的兩段文字,回答問題。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1)第一段畫線句寫了什么內容?請用一句話概括,并說明這樣寫的好處。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了這樣的畫面?下邊的詩句哪一句描寫的畫面與它最接近?
A、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D、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這一句中的“鬧”字換成“叫”字好不好?為什么?
(4)“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這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5)從第一段中找出描寫小草的質地、色澤和生長旺盛的詞語。
A、描寫質地的:
B、描寫色澤的:
C、描寫生長旺盛的:
(6)第二段有一處是作者展開的想象。請摘抄下來,并說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組卷:209引用:15難度:0.8
四、作文(50分)
-
12.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頤 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德萊塞 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富蘭克林 要求:①根據對上述材料的閱讀理解,選擇一個角度進行寫作,600字以上。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題目自擬。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組卷:4引用:1難度:0.5 -
13.生活中一張彩色的照片,一個遠游的紀念品,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份難得的牽掛,一滴真誠的淚水……這點點滴滴的人間真情,都能蕩起心海的漣漪。這種體會如荷花映水,高貴而美麗:如桂花綻放,優雅而馨香。
請以“點滴真情”為題作文。
要求:
①不得抄襲。
②寫出真情實感,使用恰當的描寫與修辭。
③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除詩歌外)。
④字數不少于600字。組卷:12引用:3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