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新蔡縣八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5/7/6 10:0:13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h2>
A.無數(shù)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殫精竭慮,無怨無悔,創(chuàng)造了我國航天事業(yè)的輝煌。 B.母親沒有灰心,她對窮苦農(nóng)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加強烈了。 C.體育館內(nèi)爆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歡呼聲,冬奧會歷史上首個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軍誕生了。 D.暑假夏令營的“外教帶班”“美式教育”“STEM項目”等各種概念,讓家長眼花繚亂。 組卷:36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書寫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正襟威坐 抑揚頓挫 畸形 匿名 B.蕩然無存 誠慌誠恐 膽怯 懊喪 C.鍥而不舍 微不足道 咆哮 管轄 D.暗然失色 名副其實 犀利 凜冽 組卷:38引用:5難度:0.9 -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畫線處的句子,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br /> 閱讀給予人的饋贈與幫助可謂無窮,它是一種最好的心靈涵養(yǎng)方式。閱讀可得良師益友, ;閱讀讓入心生安寧, ;閱讀亦能怡情養(yǎng)顏, 。
①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對鏡覺面目可憎”,多年沉淀積累,琢顏如玉
②李涉語:“偷得浮生半日閑。”靜坐一隅捧卷而讀,內(nèi)心澄澈
③于謙有詩:“書卷多情似故人。”穿越時空傾情交流,酣暢淋漓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組卷:337引用:22難度:0.8 -
4.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字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妖嬈(ráo) 娉(pīn)婷 紅裝素裹 斷章取義 B.瞥(piē)見 恪(kè)守 矯揉造作 形銷骨立 C.箴(zhēn)言 儒(rú)養(yǎng) 一意孤行 李代桃僵 D.困厄(è) 坍(tān)塌 間不容發(fā) 抽絲撥繭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5.【走進自然】請你補全語段中的古詩文名句。
在語文世界里,大自然就是一首美妙的詩。我們在自然的山水中不僅可以感受到“不畏浮云遮望眼,①組卷:15引用:2難度:0.5 -
6.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似乎與經(jīng)典作品產(chǎn)生了隔膜,你身邊的很多同學沒有耐心,甚至覺得沒有必要讀經(jīng)典。請你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例勸說他們。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7.2015年7月30日下午,州委、州政府召開“六城”同創(chuàng)、精細化建設管理、人性化服務活動動員部署會。州委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海濤強調(diào),以“六城”同創(chuàng)為抓手,推進城鎮(zhèn)精細化建設管理和人性化服務,是州委、州政府的一項全局部署。要充分認識開展這項活動的重大意義,掛圖作戰(zhàn)、精準作戰(zhàn),確保在一年內(nèi)全州城鎮(zhèn)建設管理取得突破性進展。 全州的人民積極響應王書記的號召,大家都在行動,我們明顯的感受到我們的城市清潔了,漂亮了;道寬闊了,通暢了……
我們的街某校九年級2班的語文老師開展了“六城同創(chuàng) 我們在行動”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下面的活動。
①想一想,王書記說的“六城”同創(chuàng),“六城”具體指什么?
②擬一擬,我為“六城”同創(chuàng)擬標語。
③做一做,作為中學生的我們,能為“六城”同創(chuàng)做些什么呢?組卷:1引用:1難度:0.8
二、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問題。
我為什么喜歡讀童話 ①我初始的閱讀,大都是童話和民間傳說。有一個童話故事我至今仍記憶猶新。故事講述一個勇士受到上天的指令,讓他去捕捉一只玉鳥,于是登上冒險的征途。上天以很鄭重的語氣派遣他,他就以為這次出行會很困難,艱險重重。想不到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到達了玉鳥所在的宮殿。宮殿的門敞開著,也無人看守。進到深處,玉鳥獨自立著,絲毫沒有反抗,順從地讓勇士捕捉在手。玉鳥對勇士說:“我可以跟你走,但有一個條件,就是我給你講故事,你聽了我的故事不能嘆息,你一聲嘆息我就飛回去了。”于是,勇士就松開手,玉鳥立在他的肩頭,往前走去。玉鳥講了第一個故事,勇士忍不住發(fā)出嘆息,玉鳥就飛回去了。勇士返身抓回玉鳥,再一次上路。玉鳥講了第二個故事,勇士又嘆息了。玉鳥飛回去,勇士回去抓,第三個故事開頭……來回反復,一直到第九次,第九個故事,勇士沒有嘆息,方才成功捉到玉鳥完成上天的任務。我現(xiàn)在一點也想不起,既想不起玉鳥讓勇士嘆息的故事,也想不起最后勇士不嘆息的那個故事,可是它的結構卻深印在我腦海。人的記憶很奇怪,像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在選擇,安排你記住什么,忘記什么。也許就是玉鳥故事中被我遺忘的內(nèi)容的部分,從此變成一個逼迫,逼迫我不斷地想象故事,使人嘆息、嘆息、嘆息到不嘆息的故事。人家的故事忘了,我只有編自己的故事。
②還有德國的《格林童話》,其中一則故事,說的是一個力大無窮的傻子。有一天,他跑到鄰國去,看見城門上貼著告示,因城堡出現(xiàn)怪物作祟,很多勇士信心滿滿地進去,不是落敗而逃,就是被怪物吃掉。一時間國人談怪色變,無人敢應征除怪。國王非常不安,于是發(fā)出公告,許諾說誰能征服怪物,奪回古堡,就把公主嫁給他。這種模式的故事有很多,包括意大利歌劇《圖蘭朵》和中國戲曲《西廂記》,只是結尾各不相同,《西廂記》是老太太毀約了,這則童話故事則很樸素,傻子勇猛地斬殺怪物,天下太平,國王立刻兌現(xiàn)承諾,把公主嫁給他。公主對他也沒什么大不滿,并不覺得他傻,只有一樣使公主糾結,就是他不懂得害怕,任何事情都不能使他怕得發(fā)抖。公主有一個很聰明的宮女,就像鶯鶯小姐的紅娘,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嚴冬寒冷的早上,鑿開河上的冰,撈了一桶魚,提到臥室,把傻子的被子掀起來,一股腦澆在他身上,傻子被凍得渾身戰(zhàn)栗,大叫道:“哎呀!我知道什么是發(fā)抖了!”從此他們就過著幸福的生活。
③小時候,只覺得故事有趣,后來想起來,這有趣里藏著許多隱喻:為什么公主把懂不懂得害怕作為一個人智商的標準,害怕和智慧有關系嗎?仔細想想,又似乎有關系。古語有云:知所敬畏,方為智者。又道:無知者無畏。再有,如果這傻子是有智慧的人,懂得害怕,那么他就不敢去征服怪物,也不會娶到公主。這么一來,故事不是沒有了嗎?看來,這個傻子不傻啊!這是一個悖論,我的小說往往都是悖論。
④童話是很有意思的。意大利的卡爾維諾收集編撰過一部《意大利童話》,其中一個故事說的是野兔和狐貍。有一天,狐貍在樹林看見兔子快樂地跳來跳去。狐貍問兔子為什么那么高興,兔子回說它娶了一個老婆。狐貍恭喜兔子,兔子說不要恭喜它,因為它的老婆很兇悍。狐貍說,那你真可憐。兔子說不,也不要同情它,因為老婆很有錢,帶給它一棟很大的房子。狐貍再道恭喜,兔子又說不要恭喜它,因為房子已經(jīng)一把火燒掉了。狐貍說可惜可惜,兔子說也別覺得可惜,因為它那兇巴巴的老婆也一起燒掉了。
⑤我寫小說常常是這個樣子。從起點開頭,經(jīng)過漫長的旅程走到終點,卻發(fā)現(xiàn)是回到了原點,但是因為有了一個過程,這原點就不是那原點。所以我們又很像神話里那個推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把石頭推上去、落下來,再推上去、落下來……永遠在重復做一個動作。但這一次和下一次不同,就是那句哲言:“人不會兩次涉入同一條河流。”
⑥幼年時看童話故事,覺得很好看。它建設了一個奇異的世界,是在現(xiàn)實生活里不可能發(fā)生的。慢慢地,成年以后,我對童話的認識似乎遞進著,常想常新,今天想是這個樣子,明天想又有不同的感受。童話故事看似是孩子的閱讀物,但其實,它的意味和形式,隱匿在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里。閱讀童話的經(jīng)歷實際上一直如影隨形在我后來的寫作生活中。
(1)讀①段,說說文中加點的“記憶猶新”和“想不起”的分別是什么。
(2)讀第②—③段,簡要回答“傻子不傻”在文中的具體含義。
(3)請根據(jù)文章④⑤兩段,說說劃線句子“我寫小說常常是這個樣子”中“這個樣子”是什么樣子。
(4)讀第⑥段,結合全文內(nèi)容,說說“我為什么喜歡讀童話”。組卷:8引用:1難度:0.5 -
9.閱讀下文,完成后面的題。
侗家風雨橋 ①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著名的橋,有的以它們的悠久歷史聞名于世,有的以它們高超的建筑技巧而留芳史冊。就它們的作用來說,皆是方便交通,使“天塹”變成通途。那么,世界上有沒有既方便交通,又可供人休息娛樂的橋?有,獨具一格的侗家“風雨橋”就是這樣一種橋。
②侗族擅長建筑,特別是橋梁建筑。凡是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橋,有石拱橋、石板橋、竹筏橋等。它們結構別致,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中一種長廊式的“風雨橋”,以它獨特的造型藝術和高超的建筑技巧而久負盛名。
③風雨橋,不僅連接交通,而且可避風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種木石結構的橋。著名的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風雨橋,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橋長165米,橋面寬10米,橋高15至20米。橋墩以青石砌成,橋面鋪設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長廊,覆以瓦頂,還建有樓亭5座。樓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5層,層層而上,形似寶塔,氣勢宏偉,橋面通道兩側有欄桿。長廊兩旁設有長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觀賞和休息。長廊和樓亭的瓦檐、柱頭都雕花刻畫,龍鳳花草,秀麗玲瓏,蔚為壯觀。
④風雨橋在建筑結構上更為獨特。建橋時不用一顆鐵釘,只在柱子上鑿通無數(shù)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構極為精密,其堅固程度,不亞于鐵橋、石橋,可延兩三百年而不損。這是侗族建筑藝術的特色,也是侗族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
(1)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
(2)侗族橋梁建筑的特點是什么?侗家風雨橋在建筑結構上的特點是什么?
(3)為什么在介紹侗家風雨橋時先提到“世界上有許許多多著名的橋”?
(4)下列對本文使用的說明順序判斷準確的一項是
A.時間順序
B.空間順序
C.時空順序
D.邏輯順序組卷:58引用:3難度:0.8
三、古詩文閱讀(16分)
-
10.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馬說
世有佰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敬之①識才
敬之嘗為《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②一時傳布。敬之愛士類,得其文章,孜孜玩諷,人以為癖。雅愛項斯③為詩,所至稱之,繇④是擢上第⑤。斯字子遷江東人。敬之祖客灞上,見閔人濮陽愿⑥,閱其文,大推挹⑦,遍語公卿間。會⑧愿死,敬之為斂葬。
(注釋)①敬之:楊敬之,文學家。②士林:士大夫。③項斯:晚唐著名詩人,臺州歷史上第一位進士。④繇(yóu):古同“由”。⑤擢(zhuó):提拔。上第:前幾名。⑥濮陽愿:人名。⑦挹(yì):提攜。⑧會:正趕上,恰逢。
(1)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才美不外見 敬之識才 B.不以千里稱也 愈稱之 C.馬之千里者 所至稱之 D.食之不能盡其材 閱其文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會愿死,敬之為斂葬。
(3)用“/”給(乙)文中畫線語句斷句。(限斷兩處)
斯字子遷江東人
(4)(甲)文中“伯樂”“千里馬”和“食馬者”分別比喻哪三種人?
(5)(乙)文中楊敬之是個什么樣的人?表現(xiàn)在哪幾件事上?(用自己的話概括,寫出三件即可)組卷:47引用:3難度:0.6 -
11.賞析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列各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下列對這首詩每聯(lián)(每兩句)大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在掌控著三秦大地的煌煌京城啊,望不見你要去的風煙迷蒙的巴山蜀水。
B、頷聯(lián):與你握手離別時心意相通啊,你我都是被貶將要遠離故土出外做官的人。
C、頸聯(lián):四海之內(nèi)只要有了你這位知己啊,就是遠隔在天涯海角我們也像是鄰居。
D、尾聯(lián):依依惜別在分手的岔路口啊,我們就像多情的少男少女彼此都淚落衣襟。
(2)請概括說說這首送別詩與常見的古人送別詩的不同之處。組卷:260引用:3難度:0.8
四、作文(50分下面兩個作文題目,任選一題寫作.)
-
12.按要求作文。
從蹣跚學步起,人的一生總是在路上。求學的路上、訪友的路上、故鄉(xiāng)的路上、旅行的路上……只要走過的路,總會留下些什么,美景、足跡、歡歌……或者自己的,或者他人的,或者大家的。
請以“路上”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內(nèi)容具體,有真情實感;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2引用:2難度:0.5 -
13.我們可能都有過旅游的經(jīng)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賞自然風光,了解民風民俗,同時也會有許多新奇的感受,產(chǎn)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選擇一處自己游覽過的景點,自擬題目,寫一篇游記。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②文中不要出現(xiàn)真實的姓名、校名。組卷:12引用:9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