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明望中學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6 11:0:15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21分)
-
1.根據語境和拼音,請用楷體字寫出下面橫線處的詞語。
真正美麗的生命應該像聞一多先生那樣,執著地追求著真善美。它不會qū yán fù shì組卷:8引用:1難度:0.9 -
2.在下列橫線上默寫相應的內容。
(1)
(2)
(3)
(4)月下飛天鏡,
(5)明月松間照,
(6)劇哉邊海民,
(7)王績《野望》中“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文學史上的“三蘇”是指北宋散文家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位列“唐宋八大家”。 B.“桃李”“烽煙”“嬋娟”“紈绔”依次指代“學生”“戰爭”“月亮”“富家子弟”。 C.《與朱元思書》中的“書”是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贖”或“信禮”,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D.“布衣”指平民,中國古代對百姓的稱呼還有黎民、庶民、黎庶、殿下、白身、氓等。 組卷:47引用:6難度:0.9 -
4.為促進同學們對小說閱讀的深度理解與感悟,九年級(6)班組織開展了以“走進小說天地”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1)在“小說故事會”環節,小文同學搜集到了以下四幅插圖,但小博同學認為有的不合主題。請說說你的看法。
(2)在“小說人物大家談”環節,同學們對于《故鄉》中楊二嫂這一人物形象展開了討論,請你補全下面的對話。
小文:我不喜歡楊二嫂這個人物,因為她
小博: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楊二嫂同樣是一個值得同情的可憐人,她組卷:16引用:3難度:0.8 -
5.下列表述中有兩項是錯誤的,請找出來并改正。
(1)孫悟空大鬧天宮后,回到花果山,在獨角大王的提議下,號稱“齊天大圣”。后受觀音菩薩的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凈壇使者。
(2)《水滸傳》采用先分后合的鏈式結構。第四十回先講單個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匯海,逐步發展到水泊梁山大聚義。第七十回以后,寫他們歸順朝廷,走向失敗。
(3)20世紀30年代艾青詩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長詩《向太陽》《火把》借歌頌太陽、索求火把,表達了驅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詩人也因此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4)《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只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組卷:2引用:3難度:0.8
二、現代文閱讀(18分)
-
6.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
鄉宴 ①停刀落箸,鄉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鄉宴的廚師叫“大師傅”,平日里,他們與土地為伍,與糧食蔬菜相伴,并無異于常人之處。只有在喜事場上,他們才被主家以“天地君親師”中的“師”稱呼,身份便有了些許特殊。
③只見“大師傅”馬步扎得穩當,一只炒鍋盈握在手,翻炒之間盡顯如虹氣勢,“砧板”和“傳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許,他們不知“八珍”是何烹飪之術,更叫不出幾道“滿漢全席”中的菜品名號,不論是批切鍥斬,還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傳續,耳濡目染,他們用嫻熟的烹飪技藝制作出富有地方風味的菜肴,靈趣中透出憨魯,粗糲中帶著精細,一如他們性情的折射。
④幾乎每個村子里都有一名做鄉宴的“大師傅”,我們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爺。二堂哥建春結婚的時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長輩,本應到外村請“大師傅”來伺廚的,他不允,說還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過他,只好答應。
⑤隨著建春哥婚期的臨近,我似乎聞到了那股濃濃的菜香。
⑥大爺常說,做宴席講究五個字:質、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對于食材的質,大爺向來很在意。俗話說,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親近唇齒的味道,就不能忽視本地食材,因為它們接了我們腳下的地氣,還有滲入我們肌體的水氣。
⑦按照本地風俗,不管誰家辦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鄰右舍都要去幫忙。爐灶鍋臺,杯碟碗筷,刷得纖塵不染,干貨菜蔬,雞鴨魚肉,逐一備齊。大爺并不急于過油、走紅,而是先吊了鍋清湯。照他的話說,這叫“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廚師沒了清湯,做出的菜肴就沒有底味,不論是燒、扒,還是燉、燜、煨、汆、涮、燴、熬,味道再好,終究是浮著的。為人處世亦是如此,沒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過是浮夸之輩。
⑧爐膛中,松柴畢畢剝剝地燃燒著,醬鍋里的湯汁上下翻涌,鍋底箅絲上的肉慢慢紅潤起來。大爺一聲令下,大家抖擻起精神,火速“備宴”。攪動雞蛋的嘚嘚聲,切蔥姜末發出的唰唰聲,“粗斬細剁”肋條肉形成的馬蹄聲,給鯉魚、光雞過油響起的噼里啪啦聲……各種聲音融匯在一起,抑揚頓挫,和諧悅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這氣氛所感染,歡快地搖曳著。
⑨薄暮時分,“備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來糖茶,表示感謝。大家圍坐在八仙桌旁,講古說今,大爺話不多,深邃的眼神讓人捉摸不透。晚九點左右,大家散去,大爺斜躺在連椅上,不一會兒就響起了沉重混沌的鼾聲。
⑩第二天,陽光燦爛,天氣晴好。嗩吶聲聲,鞭炮齊鳴。建春哥迎來了堂嫂。他們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對拜,空氣中彌漫著鞭炮炸開花的嗆味,非常好聞。另一頭,大爺將兩碗寬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紅漆木盤端給兩位新人。寬心面,嫩香腆潤,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蘊含美好的寄托。這時,“傳菜”的伙計捎話過來,客人已經遵照安排入座,大爺將手勺一揮,宣布開席!
?宴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從天剛破曉到日上中天,大爺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亂,一口炒鍋在手,或翻或轉,動作流暢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長舒一口氣,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臉膛泛紅,讓人感覺很溫暖。
?送走賓客,伯父安排大家會餐,再次表示感謝。我又嘗到了大爺的手藝。大爺多喝了兩盅,他說,他記不清做過多少次鄉宴了,但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滿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說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擺擺手說,每次都很用心,但這次感覺不一樣,至于啥感覺,一時半會說不清。
?許多年過后,我結婚了,“大師傅”是從外莊請來的,因為大爺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說,我永遠沒有機會品嘗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調料,客人推杯換盞,贊不絕口,我卻停了一下筷子,憶起大爺,還有他做的鄉宴。
?那滋味,那么美,是濃濃的親情,是家的味道。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說說你的看法。
(2)理解第⑦段畫線處“為人處世亦是如此,沒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過是浮夸之輩”這個句子的含義。
(3)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①攪動雞蛋的嘚嘚聲,切蔥姜末發出的唰唰聲,“粗斬細剁”肋條肉形成的馬蹄聲,給鯉魚、光雞過油響起的噼里啪啦聲……各種聲音融匯在一起,抑揚頓挫,和諧悅耳。(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②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長舒一口氣,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臉膛泛紅,讓人感覺很溫暖。(從描寫方法的角度)
(4)文章的題目是“鄉宴”,開篇卻從做鄉宴的大師傅寫起,這樣寫離題嗎?請結合全文內容說一說。組卷:347引用:5難度:0.6 -
7.仔細閱讀下面的文章,認真作答各題。
母愛的溫度 ①我10歲時,她偷偷塞給我的糖塊要比給弟妹們的還多;我13歲上初中時,她常步行十幾里路給我送來飯菜;16歲我考入中師,她逢人就夸我聰穎好學;我22歲結婚時,她不顧兒女們反對給我準備了豐厚的嫁妝;我34歲被丈夫拋棄時,她曾拿著菜刀為我拼過命討過說法;到我40歲以后,她仿佛變成了我的孩子,緊緊依賴著我舍不得離去……
②別人都說我們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媽,也不曾忘記她以前對我的不好。
③她嫁給爸爸時帶來四個孩子,四個孩子跟我的年齡不上不下。她懶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個三丫頭,叫得我真跟個丫頭似的低眉順眼,忍氣吞聲。我為哥哥姐姐們洗衣做飯,為弟弟妹妹們梳頭疊被,她還不滿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罵上半天。
④她一輩子爭強好勝,一輩子不說軟話,一輩子不肯吃虧。這么一個強硬的人,卻在去年病重時,淚水漣漣地拉著我的手反復提起一件關于雞蛋的往事。
⑤她以為我當時年幼,如今早已忘記。那天是她第一次給我吃雞蛋,那天是她第一次緊緊地摟抱我,那天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愛的開始,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會忘記?
⑥30多年前,雞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親竟一下子捎回五個熟雞蛋。在飯桌上,她小心仔細地剝開蛋殼,每剝好一個雞蛋,她都會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氣,說:“好香啊!”【A】然后再一一遞到她的四個兒女手中,一邊幸福地欣賞他們狼吞虎咽,一邊不時地罵道:“慢點吃,噎不死!”
⑦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雞蛋扔到我面前。我小心地剝開,正準備一口吞下時,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親,又想起剛才她嗅雞蛋時陶醉而又貪婪的神情,我強忍著口水掰了一半分給她吃。【B】她驚詫了片刻,繼而一把摟住我,當我回頭時,卻看到她滿臉的淚水。
⑧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溫柔了許多,甚至當著她親生兒女的面親我的臉蛋,說我是她最貼心的乖女兒。很長時間,父親和我都無法適應她突然的轉變。
⑨不敢辜負這么一個厲害女人的愛,我亦從心底去愛她:心疼她,為她洗腳搓背,為她勤奮學習……而她,也像是把對五個兒女的愛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在長達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們早已融為一體。
⑩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個兒女其實都過得比我好,她卻固執地擠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為我訓罵孩子,為我與鄰居爭吵,甚至把兄弟姐妹們塞給她的生活費悄悄攢起來給她的外孫做學費。
?去年她過世后,我常想:“為什么我們的感情比有血緣關系的母女還深?”很久很久,我才明白:我們一直以為母愛是無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卻從來不曾想過母愛也是有溫度的,你用冷心去觸摸它,它是低溫的;你用熱心去觸摸它,它才會燃燒得更熾烈。
(1)概括“雞蛋往事”的內容(25字以內),并說說這件事在文中說明了什么。
(2)本文情節簡單但人物個性鮮明。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
(3)文中描寫細膩感人。對文中描寫母親的【A】【B】兩個畫線句加以品析。
①然后再一一遞到她的四個兒女手中,一邊幸福地欣賞他們狼吞虎咽,一邊不時地罵道:“慢點吃,噎不死!
②她驚詫了片刻,繼而一把住我,當我回頭時,卻看到她滿臉的淚水。
(4)先說說文章?段中劃線句子的含義,再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組卷:10引用:1難度:0.6
三、古詩文閱讀(18分)
-
8.閱讀下面這首散曲,完成問題。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從煉字的角度賞析“古道西風瘦馬”中加點的字。
(2)這首小令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組卷:155引用:5難度:0.5 -
9.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題。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乙】子奇治阿 子奇年十六,齊君使治阿①,既而②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齊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載③皆白首④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決之⑤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鑄庫兵以作耕器,出倉廩⑥以濟貧困,阿縣大治。魏聞童子治邑,庫無兵,倉無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戰,遂敗魏師。
【注釋】①阿:地名,即今山東阿縣。②既而:后來,不久。③共載:同車。載,坐車。④白首:老年人。⑤決之:決斷政事。⑥倉廩:儲藏谷米的倉庫。
(1)解釋【甲】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
①夫環而攻之
②委而去之
③親戚畔之
(2)把【甲】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齊君使治阿/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 (《周亞夫軍細柳》)
B.追者反/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子奇至阿/雖有至道(《雖有嘉肴》)
D.阿人父率子/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4)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
夫 以 老 者 之 智 以 少 者 決 之 必 能 治 阿 矣
(5)根據【甲】文和【乙】文回答問題。
①從【乙】文中找出一句話(原文句子)來印證【甲】文中“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的道理。
②從【乙】文看,“阿縣大治”是因為子奇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用自己的話回答。組卷:26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40分)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吃飽了撐的,本義是指一個人吃飽了,會撐得難受。食物是用來喂胃的,欲望是用來喂心的。對于胃來說,食物吸得太多,會讓胃撐得難受;對于心來說,欲望吸得太多,會讓心撐得難填受。有的人生活中充斥著“直播”“抖音”……有的人沉迷“手游”、購物、曬朋友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各樣誘惑、考驗,有的人沒有把控好自己,“吃”得太多,心“撐”得難受,本來愉悅精神、方便生活的東西卻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
根據上面的材料選好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①觀點正確、鮮明,結構完整,有理有據。
②選作文(二)在答題卡上涂B后小方框。
③文中出現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一切能透露作者信息的名稱一律用“xxx”代替。
④書寫清晰規范,卷面整潔,600字以上。組卷:123引用:7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