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7 10:0:14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
1.古詩文名句默寫。
(1)晴川歷歷漢陽樹,
(2)
(3)
(4)
(5)我們現在常用《別董大》的詩句“組卷:2引用:1難度:0.4 -
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資治通鑒》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國別體通史,記載了我國從戰國到五代期間1300多年的歷史事件。 B.《樂府詩集》是北宋文學家郭茂倩編撰的自上古至唐五代的樂府詩歌總集。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詩》合稱為“樂府雙璧”。 C.《山海經》是一部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包含著關于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天文、動物、植物、醫學、宗教及海洋科技等方面的諸多內容。 D.聞一多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毛澤東同志評價他“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組卷:28引用:3難度:0.5 -
3.龍華中學語文組舉辦傳統文化競賽活動,你是參賽選手,這次活動有三道競賽題,設置兩個獎項。
第一題: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唐詩是近體詩的高峰,近體詩包括
第二題:認真閱讀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根據要求答題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1)下面四項對詩歌的評價,哪一項與詩人的想法相距甚遠?
A.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名尋花的地點是“黃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花的數量多。“壓枝低”形象地描繪了花兒密密層層,沉甸甸的把枝條都壓彎了。
C.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是說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這才是最動人的景致,如果沒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沒有什么看頭。
D.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寫嬌鶯清脆鳴耳的啼叫聲。其實,這是一種襯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現黃四娘家花兒的美麗與魅力。
(2)你認為是句中的“留連戲蝶時時舞”中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能夠表現黃四娘家中花怎樣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下面是拆亂了的與中華文化有關的一副對聯,請你運用所學的對聯的知識,重組成一副完整的對聯
傳統 的 精華 學習 里 經典。組卷:410引用:8難度:0.7
二、閱讀(37分)
-
4.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過山農家①
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②焙③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注釋】①此詩是六言絕句。②嗔:嫌怨。③焙:用微火烘。
(1)下面對這兩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游山西村》的尾聯中,詩人表達了渴望乘著月色隨時到古風猶存的農家串門的愿望。
B.《過山農家》首句未出現“山”字而是用與山景相關的“板橋”“泉水”烘托山行的環境。
C.陸詩對“蕭鼓追隨”和顧詩對“焙茶”“曬谷”的描寫,都再現了農民們勞動的熱鬧場景。
D.陸詩描繪生動逼真,對仗工整,語言明白曉暢;顧詩具有格調明朗、節奏輕快的藝術風格。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詩流傳最廣,請自選一個角度,談談你的看法。組卷:8引用:1難度:0.8 -
5.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尉①有夜半擊令②之門者,求見甚急。令曰:“半夜有何事,請俟旦。”尉曰:“不可。”令披衣遽起取火,延尉入坐。尉曰:“某見春夏之交,農事方興,百姓皆下田,又使養蠶,恐民力不給。”令曰:“然則君有何策?”曰:“某見冬間,農隙無事,不若移令此時養蠶,實為兩便。”令笑曰:“君策甚善,古人不及。但冬月何處得桑?”尉瞠目久之。
【注釋】①尉:縣尉。 ②令:縣令。
【乙】 百里奚之未遇時也,亡虢①而虜晉,飯牛于秦,傳鬻②于五羊之皮。公孫枝得而說之,獻諸繆公③,三日,請屬事焉。繆公曰:“買之五羊之皮而屬事焉,無乃為天下笑乎?”公孫枝對曰:“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君為明君,臣為忠臣。彼信賢,境內將服,敵國且畏,夫誰暇笑哉?”繆公遂用之。
【注釋】①虢:guó,諸侯國名。②鬻:yù,賣。③繆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丙】 (子) 嘗獨立,鯉趨①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對曰:“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
【注釋】①趨: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1)請探究“屬”字的構字法和意義的演變過程,辨別選項中“屬”的意思,將其填入合適的空格。=(尾)+(蜀,睜眼察視),表示看頭看尾。
A.三日,請屬事焉
B.屬引凄異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①
(2)虛詞不虛。下列句中的“也”如何朗讀,才能表達其中的不同情感?
①“信賢而任之,君之明也。讓賢而下之,臣之忠也。”
②對曰:“未也。”
(3)小組成員閱讀【甲】【乙】兩文后總結了幾條勸諫經驗。請你仿照示例,也總結一條并具體分析。
示例:勸諫時要抓住對方心理。【乙】中公孫枝從“無乃為天下笑乎”看出了秦穆公的心理要害:怕因任用身份低微的俘虜而成不了明君,被天下笑。于是他抓住秦穆公心理,重新定義“明君”,從而勸諫成功。
(4)小組成員就如何傳承“禮”這一傳統文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會。
小溫:閱讀古文時,潛伏在血脈里的文明因子常被喚醒。如材料【丙】中的兩個“退”看出了兒子對父親的敬重,這就是“禮”,需要我們繼續繼承。
小州:贊同,但也有一些東西引發我們的思考,比如“鯉趨而過庭”中一個“趨”字,就可以推測古時父子關系。如何傳承“禮”這一傳統文化是一門學問。
請你也加入討論的行列,以材料【丙】中的“父子關系”和《送東陽馬生序》的“師生關系”為例,談談如何傳承“禮”這一傳統文化,150字左右。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6.閱讀老臣的《拱橋》一文,完成下列各題。
拱橋是一個人,不是一座橋。
聽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蝦,還有課本上的趙州橋。
我認識他時,他的腰已經很彎,人也很老。那時,他已在村莊東邊一座老舊的石屋里當了許多年的校長。其實,校長、老師也就是他一個人。
他的臉上有許多褶皺,一說話就滿臉開花。胡茬子布滿兩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總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紀律,他從不打手板,而是低沉著嗓音說:“把手伸出來吧,手背兒。”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將下巴挨近那顫抖著的小小面積的手背兒,來回蹭那么幾下,讓你覺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癢痛。因此,我們對他寬寬的下巴充滿畏懼。
我那時讀三年級,很搗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對同班的二青說:“校長的下巴要是腳后跟兒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腳后跟兒同校長的下巴比起來,的確有本質的不同,光溜溜的,沒有鋼針一樣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二青聽了,先是嘎嘎笑了兩聲,然后就當了叛徒,把我出賣給校長。校長便把我找去,用渾濁的老眼定定地望著我,說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我望著他寬闊的臉,敬畏地點點頭。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發出“嚓嚓”的響,說:“怕就別搗亂了,小子。”
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兒,他對我們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彎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橋。
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臨溝。我和其他十來個學生,上學放學是要過溝的。那條四五丈寬的溝,冬天干涸,雨天卻氣勢洶洶,濁流滾滾。溝上沒有橋,水雖僅齊校長的膝蓋,但對十來歲的孩子可是難以逾越的鴻溝了。
我攀“拱橋”只一次,是在怨校長下巴不是腳后跟兒不久。
洪水把我們隔在這岸,校長便從那岸過來,在水中蹚來蹚去。沒人能替他,一個學校三個年級一個老師,校長是最年長的,我和二青則是第二、第三年長的。我是不好意思讓他背的,一是覺著著有關腳后跟兒的比喻對不起他,二是覺著自己大了不能讓人背,尤其是讓一個老人背。八個同學給背過對岸,只剩下我了,再沒辦法去解。校長已垂著彎背,嘩啦嘩啦蹚水過來了。他渾身透濕,喘氣的聲音像是在拉風箱。
“來吧。”他蹲下來,袒給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絕,說,“我敢過。”但這是吹牛,水渾渾的,浪頭一個攆著一個,看著都讓人暈眩,何況那水要淹沒我的肚臍眼兒呢?
“來吧,孩子。”他又說。拱形的脊背一動不動,靜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該怎么辦呢?
“別不好意思,爺爺背孫子嘛。該上課了,快來。咱爺兒倆得趕緊過去,同學們在等呢。”他不容拒絕地說道。
我閉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橋”。身體被浮載起來,晃晃悠悠,邁下水去。浪聲灌滿雙耳,我卻趴得緊緊的,與那面脊背緊緊箍在一起。
臨上岸時,校長趔趄一下,但我并沒有掉下拱橋,因他寬大的手緊緊板著我。“這不過來了嗎?”他說。是的,過來了,我從橋上滑下,落在堅實的大地上,站著。
校長卻沒有站著,而是癱坐在地,大張著缺牙的嘴倒氣,苦笑著臉,說:“老了,老了,我背你們爹媽時,可不是這副模樣。”他的模樣,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橋。
喘吁了一會兒,他站起來,我們擁著他走向老舊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說:“校長背你過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來說人是貶義,我討厭他說校長“爬”,便狠踹了他一腳。
那年秋天,我轉學了,校長也走了,他實在再也教不動書了。小學校便黃了數年,直到蓋起希望小學。已當了鄉長的二青說:“蓋座拱橋吧!”于是,通往學校的溝上就有了座石橋……
許多年過去,我過的橋比小時走的路還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橋。那座寬厚、踏實、溫熱的血肉拱橋,讓我一生都走不到頭。
(有刪改)
(1)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寫出“拱橋”在文中蘊含的三層含義。
(2)校長怎樣懲罰犯錯的男生?為什么要這樣懲罰?
(3)文章用了多種描寫方法寫校長的“老”,試舉兩例簡要說明。
(4)從敘事安排角度來看,文章劃線句中“爬”這個動作,是否顯得突兀?為什么?
(5)這座“拱橋”具有怎樣的特點?如何理解這座橋“讓我一生都走不到頭”?組卷:325引用:12難度:0.3 -
7.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問題。
①有些人,他們的姓氏我已遺忘,但他們的臉,與他們萍水相逢的遇見——卻像晴空,在整個雨季中我們不見它,卻清晰地記得它。
②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有一個女老師——我連她的臉都記不起來了,她教過我們些什么,我完全沒有印象。但永遠記得某個下午的作文課,一位同學舉手問她“挖”字該怎么寫,她想了一下,說:
③“這個字我不會寫,你們誰會?”
④我興奮地站起來,跑到黑板前寫下了那個字。她向全班同學說:
⑤“我真高興,我今天多學會了一個字,我要謝謝這位同學。”
⑥我立刻快樂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沒有出現那么自豪的時刻。如果她不會寫“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她的謙遜,她對人不吝惜的稱贊,使我忽然間長大了。
⑦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們的營地嗎?”
⑧“能。”那個胖女人說。
⑨“我已經把錢給你了,可是如果你們不送……”我不放心地說。
⑩“啊!”她驚叫了一聲,眼睛睜得圓突突,仿佛聽見一件聳人聽聞的罪案。“做這種事,我們是不敢的。”
?她說“不敢”兩字時敬畏的神情使我肅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貴古老的賣米行業?還是“舉頭三尺即有神明”?她的臉,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認,但我每遇見那些無所不為的人,就會想起她——為什么其他人竟無所畏懼呢!
?有一個夏天的中午,紅磚人行道燙得人鞋底都要燒起來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人疲軟地靠在一堵墻上,他的眼睛閉著,黝黑的臉扭如一截枯根。他也許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許很憂傷,需要一兩句鼓勵的話。但滿街的人潮流動,美麗的皮鞋行過美麗的人行道,沒有人佇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會兒,想去扶他,但我閨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顧忌,如果他是瘋子,如果他的行動冒犯我……于是我扼殺了我的同情,讓自己和別人一樣漠然地離去。
?但他的痛苦卻盤踞了我的心,他無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長久的自責里。上蒼曾讓我們相遇于同一條街,為什么我有權漠視他的痛苦?我們并非永遠都有行善的機會——如果我們一再錯過。那陌生人的臉,于我是永遠不可彌補的遺憾。
?對于代數中的行列式,我是一點也記不清了。倒是記得那細瘦矮小貌不驚人的代數老師。那年七月,當我們趕到聯考考場的時候,只覺整個人生都搖晃起來。想不到的是代數老師也在那里!他那蒼白而沒有表情的臉,竟會奔波過兩個城市在考場上出現,是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接著,他蹲在泥地上,揀一塊碎石子,為特別愚魯的我講起行列式來。我焦急地聽著,似乎從未那么心領神會過。泥土的大地成為那么美好的紙張,尖銳的利石成為那么流麗的彩筆。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沒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沒有碰過代數書,我的最后一節代數課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個的中學教育也是在那無墻無頂的課室里結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義有多美。
?代數老師姓什么?我竟不記得了,但他比許多我記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價值嗎?
(選自《張曉風散文精選》,有改動)(1)作者提到,與有些人的遇見“像晴空”。請簡要概括文中作者“晴空”般的經歷和感受。
①
②遇見一位誠信的米店老板,讓“我”懂得敬畏并思考社會中的不誠信現象;
③
④遇見一位為學生奔波、耐心講題的數學教師,感受到真摯的關愛與敬業樂業的品質。
(2)品味語言,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人物描寫的角度,品味賞析第⑩段畫線句子。
她驚叫了一聲,眼睛睜得圓突突,仿佛聽見一件聳人聽聞的罪案。
②結合語境,賞析第?段加點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于是我扼殺了我的同情,讓自己和別人一樣漠然地離去。
(3)第?段有處矛盾:開頭寫那天“很不幸”,結尾寫“那意義有多美”。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這矛盾之處的理解。
(4)改編選文時還沒擬題。請你從下列A、B兩個題目中選一個作為本文標題,并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理由。
A.有些人
B.萍水相逢的美好
(5)判斷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詞性。
他蹲在泥地上,揀一塊碎石子,為特別愚魯的我講起行列式來。組卷:33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40分)
-
8.按要求作文。
請以“偶像助我飛舞”或“談偶像”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內容健康積極;②表達真情實感;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不要套寫、抄襲;⑤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