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級(下)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5/7/7 16:0:15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家鄉贊歌】
-
1.系統找不到該試題
【經典傳唱】
-
2.詩文默寫
(1)開軒面場圃,
(2)
(3)安得廣廈千萬間,
(4)誰道人生無再少?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細細諦聽,組卷:0引用:1難度:0.8 -
3.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完成問題。
【甲】 A____(人名)卻采取了斷章取義的辦法,用《詩》來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來說的是治玉,將玉比人。他卻用來教訓學生做學問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本來說的是美人,所謂天生麗質。他卻拉出末句來比方作畫,說先有白底子,才會有畫,是一步步進展的;作畫還是比方,他說的是文化,人先是樸野的,后來才進展了文化——文化必須修養而得,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如此解詩,所以說“思無邪”一句話可以包括“《詩》三百”的道理。
【乙】 B_____(人名)那一套“四書”注實在用盡了平生的力量,改定至再至三;直到臨死的時候,他還在改定《大學?誠意》章的注。注以外又作了《四書或問》,發揚注義,并論述對于舊說的或取或舍的理由。他在四書上這樣下工夫,一面固然為了誘導初學者,一面還有一個用意,便是排斥老、佛,建立道統。他在《中庸章句序》里論到諸圣道統的傳承,末尾自謙說,“于道統之傳,不敢妄議”,其實他是隱隱在以傳道統自期呢。
(1)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甲】文節選自《經典常談?<詩經>第四》,全書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等經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內容,詳細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與歷史脈絡,是介紹傳統文化的典范之作。
B.春秋時通行賦詩,“詩言志”中的“志”總是關聯著政治或者教化作用,人們用這樣的觀點去解讀作品,如孟子評價《關雎》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C.【乙】文節選自《經典常談?<四書>第七》。文中的“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
D.【乙】文提到的《大學》,是孔門的遺書,是初學者入德的門徑。只有從這部書里,還可以知道古人做學問的程序。
(2)【甲】文中的A是
(3)結合選文【乙】和你的知識積累,說說“B”(人物)對于“四書”的形成發展做出的貢獻。組卷:11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
-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陋室銘》)【乙】 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叔文每稱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議秘策多出叔文。引錫及柳宗元與議禁中,所言必從……叔文敗,坐貶連州刺史,未至,貶朗州司馬。地居西南夷,土風僻陋,舉目殊俗,無可與言者。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性情……故武陵溪洞間夷歌,率多禹錫之辭也。元和十年,自武陵召還,宰相復欲置之郎署。而禹錫作《游玄都觀詠看花君子詩》,語涉譏刺,執政不悅,復出為播州刺史。禹錫嘗嘆天下學校廢,乃奏記宰相,當時不用其言。禹錫晚年與少傅白居易友善,詩筆文章,時無在其右者。常與禹錫唱和往來……禹錫嘗為《西塞懷古》《全陵五題》等詩,江南文士稱為佳作,雖名位不達,公卿大僚多與之交。
(節選自《新唐書?劉禹錫傳》)(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有仙則名/名之者誰
B.往來無白丁/強飲三大白而別
C.無案牘之勞形/必先勞其筋骨
D.斯是陋室/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2)下列句子中,加點“為”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復出為播州刺史
A.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B.為官室之美
C.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D.不足為外人道也
(3)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解釋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用韻。放在書案右邊用以自警的銘文叫“座右銘”。
B.甲文從居住環境、交往人物和居室生活三方面展示作者“德馨”;乙文中“公卿大僚多與之交”佐證了甲文“談笑有鴻儒”的描述。
C.甲文提及諸葛廬、子云亭,是為了以古代名賢自比;乙文提及當時的詩壇領袖白居易,是為了突出劉禹錫出類拔萃的文學才華。
D.甲乙兩文都運用了襯托的寫法,如甲文引用孔子的感嘆烘托自己潔身自好,乙文中以太子的器重、江南文士的稱譽側面襯托劉禹錫的過人才華。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5)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錫以名重一時與之交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5.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問題。
【材料一】
學習動機是指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根據動機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直接動機與間接動機。直接動機與學習活動本身直接相關聯,表現為對所學習的學科內容或學習活動的直接興趣和愛好。如喜歡音樂的同學,在聽音樂時非常享受,體驗到愉快,因此在學習音樂時表現出很強的學習動機。間接動機與社會意義相聯系,是學生內化了社會觀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師期望的結果,例如學生為了獲得教師或家長的表揚、物質獎勵而努力學習。一般來說,直接動機更能持久地激發學生努力學習。一般認為一個人的動機越強烈,他的工作學習效率就越高。其實不然,動機強度與工作學習效率之間不是線性關系,而是一種“倒U型”的曲線關系,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影響學習效果。(見圖1)
(摘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材料二】
除了學習動機,我們還要講究一定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
1.整體學習和部分學習。整體學習又稱全部學習,是把所學材料看作一個單元,一遍一遍地學習,直到學會為止;部分學習又稱分段學習,是把所學材料分成若干段落,逐段學習。學會第1段后,再學第2段,以此類推,最后把已學會的各段綜合起來。
2.詳盡發問學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各種“為什么”的發問,這樣就把新舊知識相連接。
3.及時復習。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實驗提出了遺忘曲線(見圖2)。他發現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根據這一規律,復習最好要及時。
4.超強化學習。是指達到一次完全正確再現后仍繼續記憶,例如一篇課文讀10遍后剛好能背下來,在此基礎上再多讀幾遍。一般說來,強化程度以150%為佳,其效果也最好。
5.利用元認知,監控、調節自己的學習。比如讀完一篇文章后,問一下自己:“我已經讀懂這篇文章了嗎?”如果自認為讀懂了,便開始做題;做題時有意關注正確率,如果發現自己做得不順暢或正確率不高,就停止練習待再次復習掌握后,再繼續完成相應檢測。
6.思維導圖學習。它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思維導圖的魔力在我們親手繪制的過程中出現,因為尋找和整理關鍵詞的過程,就是學習者理解和記憶知識的過程。
(節選自《教育與腦神經科學》,有刪改)【材料三】初二(2)班“今日學習小結”精選 甲同學:上午最后一節課,吳老師講了“正比例函數的性質”的知識,我覺得這一節很有意思,特感興趣,就聽得很認真。放學后,我迫切地留在教室完成數學作業,但只做了幾道題,感覺不是很順手,我覺得可能是自己還沒有熟練掌握,就沒有繼續做了,隨即翻開筆記復習。晚自習時再做練習就輕松多了。Yeah,快表揚我吧! 乙同學:昨天,我們學完了《桃花源記》,老師竟然要求我們兩天內背誦全文,太“殘酷”了吧?晚上,我拿出書來開始背。啊,太……長了吧,又是一個“酸爽”的晚自習,又是一個“愉快”的夜晚!
A.小渝為了參加航模比賽能拿一等獎而努力練習屬于直接學習動機。
B.思維導圖最好自己親手繪制,尋找和整理關鍵詞的過程,就是學習者理解的過程。
C.假如你用10分鐘便能背會韓愈的《馬說》,為強化記憶,你需要重復重復再重復。
D.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先慢后快,所以復習最好要及時進行。
(2)結合【材料一】,具體說說面對不同難易程度的任務時,學習動機與效率之間呈現何種關系。
(3)【材料三】中甲同學學習小結中的做法,體現了哪些學習動機和學習策略的影響?
(4)假如你是初二(2)班的語文科代表,請從【材料二】中選取三條合適的學習策略幫助乙同學把課文《桃花源記》背熟。組卷:22引用:1難度:0.3 -
6.閱讀《濟南的冬天》,完成各題。
濟南的冬天 ①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②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6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
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
③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④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⑤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技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 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1)閱讀全文,填空。
作者所寫的濟南的冬天有著①
(2)第一段中的兩個加點詞語“響晴”與“響亮”給人的感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冬天的濟南在作者的眼中是個“理想的境界”,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組卷:8引用:1難度:0.5
三、作文
-
7.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許許多多的美景,許許多多的現象常常讓我們感動,常常讓我們回想,常常掀起我們心中的波瀾。
??請以“______讓我______”為題,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一篇作文。
要求:
①描寫具體生動,有真情實感。
②文體不限,字數不少于600字。
③書寫工整,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和校名。組卷:2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