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東莞市虎門外語學校七年級(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
發布:2024/7/26 8:0:9
一、選擇題
-
1.下面所列各項都屬于生物的一項是( )
①草 ②家鴿 ③珊瑚 ④鐘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龍化石 ⑦蘑菇A.①②⑤⑦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⑥ D.②⑤⑥⑦ 組卷:212引用:110難度:0.7 -
2.“落葉知秋”,吉林市到深秋就落葉,體現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
①具有生長現象
②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③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
④能適應環境
⑤能繁殖后代
⑥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組卷:69引用:5難度:0.8 -
3.臭鼬在遇到危險的情況時,會放出很臭的氣體,這一現象說明了( )
A.生物能排出廢物 B.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C.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生物需要營養 組卷:5引用:4難度:0.9 -
4.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現象與其實例不符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營養——獵豹發現獵物后迅速追擊 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朵朵葵花向太陽 C.生物能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植物落葉 D.生物能生長發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組卷:28引用:9難度:0.7 -
5.小紅在戶外登山時發現在有些巖石上有一些“斑點”,這些斑點有大有小,她不能確定這些斑點是不是生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這些斑點不是生物,因為它們不會動 B.這些斑點不是生物,因為巖石是不會長出東西來的 C.這些斑點不是生物,因為用肉眼觀察它們看起來像泥土 D.這些斑點是生物,因為用顯微鏡觀察時發現它們具有細胞結構 組卷:94引用:12難度:0.7 -
6.如圖是某生態系統部分食物網示意圖。下列關于該食物網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 B.蛇和貓頭鷹只存在捕食關系 C.食物網中每一條食物鏈的起始環節都是草 D.食物鏈和食物網只反映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 組卷:263引用:13難度:0.5 -
7.原雞是家雞的祖先,家雞和原雞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雞的產蛋量高。人們能把原雞馴化成產蛋量高的家雞,主要是利用生物( )
A.生長和繁殖的特征 B.需要營養的特征 C.遺傳和變異的特征 D.新陳代謝的特征 組卷:24引用:5難度:0.5 -
8.“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詩句中共有幾種生物(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組卷:52引用:5難度:0.9 -
9.下面是某同學設計的“調查本市初中學生近視發病率”的幾種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對市內所有的初中生進行調查 B.選取市內部分農村中學的學生進行調查 C.選取市內部分城市中學的學生進行調查 D.選取市內部分農村和城市中學的學生進行調查 組卷:6引用:7難度:0.6 -
10.為了嚴格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市疾病控制中心對轄區內外來人員以及與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往來人員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走訪,這種方法是( )
A.觀察法 B.比較法 C.調查法 D.實驗法 組卷:9引用:5難度:0.6 -
11.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 )
A.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 B.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C.瑞雪兆豐年,五谷登豐收 D.雨露滋潤禾苗壯,萬物生長靠太陽 組卷:7引用:6難度:0.7 -
12.泉州灣地區臺風災害頻發,生長在泉州灣的紅樹林因為有錯綜復雜的氣生根、板狀根能牢牢固定在灘涂上,可抵抗強風暴的襲擊。這說明( )
A.生物依賴環境 B.生物適應環境 C.生物改變環境 D.生物影響環境 組卷:185引用:8難度:0.6 -
13.下列現象中不屬于非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的是( )
A.在寒冷地區栽種的橘,果實又小又酸 B.高原地區人體內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含量較高 C.葵花朵朵向太陽 D.大樹底下好乘涼 組卷:116引用:7難度:0.5
二、填空題
-
40.識圖作答題
(1)圖3竹節蟲的身體與樹枝相似(擬態),有利于躲避捕食者的追擊。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
(2)大熊貓愛吃竹子反映了生物之間最為普遍的
(3)反映同種生物之間相互斗爭關系的是圖
(4)能體現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的是圖組卷:113引用:7難度:0.8 -
41.如圖是某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字母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數字表示生理活動。據圖分析回答。
(1)A所表示的生物成分是
(2)大氣中的CO2進入生物體內主要是通過[
(3)寫出該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
(4)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能量流動具有的特點是組卷:47引用:4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