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蘇州市部分學校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
發(fā)布:2024/11/22 17: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給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關于物質(zhì)的物理屬性及其應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線外層用塑料,是因為塑料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B.人們常用泡沫塑料箱運送冰凍的海鮮,這是因為泡沫塑料的導熱性好 C.用橡膠做汽車的輪胎,是因為橡膠的彈性好 D.輪船用鋼鐵制成,是因為鋼鐵的熔點高 組卷:399引用:9難度:0.7 -
2.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時候,可能造成測量結(jié)果偏大的是( )
A.測量前,指針偏向刻度盤的右邊 B.測量前調(diào)節(jié)橫梁平衡時游碼未放到零刻度線處 C.裝有物體的盤上粘有一小塊泥(調(diào)平時就有,未發(fā)現(xiàn)) D.測量時,使用生銹的砝碼 組卷:259引用:3難度:0.7 -
3.不同材料組成的a、b、c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與質(zhì)量的關系如圖,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者的密度關系ρa>ρb>ρc B.b的質(zhì)量減半時,它的密度為1g/cm3 C.a(chǎn)的密度是b的兩倍 D.c的密度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與其體積成反比 組卷:98引用:2難度:0.6 -
4.甲、乙兩只氧氣瓶內(nèi)裝有相同密度的氧氣,甲的容積是乙的兩倍,當兩瓶用去相同質(zhì)量的氧氣后(均未用完),兩瓶內(nèi)氧氣的密度情況是( )
A.甲瓶內(nèi)氧氣密度較大 B.乙瓶內(nèi)氧氣密度較大 C.兩瓶內(nèi)氧氣密度一樣大 D.以上情況均有可能 組卷:242引用:3難度:0.5 -
5.如表給出了部分物質(zhì)在常溫、常壓下的密度,根據(jù)表格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物質(zhì) 酒精 水 干松木 密度(kg/m3) 0.8×103 1.0×103 0.5×103 物質(zhì) 冰 銅 鉛 密度(kg/m3) 0.9×103 8.9×103 11.3×103 A.固體的密度都比液體的密度大 B.相同質(zhì)量的實心銅球和鉛球,銅球更小些 C.能裝下1kg酒精的塑料瓶,裝不下1kg水 D.同種物質(zhì)的密度不一定相同 組卷:123引用:8難度:0.7 -
6.將b、c兩輕質(zhì)小球用絕緣細線懸掛而靜止。現(xiàn)用帶正電荷的a球分別靠近b、c兩球,發(fā)現(xiàn)a、b間排斥,a、c間相互吸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球原來一定帶正電荷,c球原來一定帶負電荷 B.b球原來可能帶負電荷,c球原來可能不帶電 C.b球原來一定帶正電荷,c球原來可能不帶電荷 D.b、c兩球原來可能帶同種電荷 組卷:3103引用:5難度:0.3 -
7.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正電荷,是從絲綢上轉(zhuǎn)移來的 B.鐵塊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有排斥力 C.湯姆生通過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D.太陽是恒星,它是銀河系的中心 組卷:92引用:2難度:0.7 -
8.下列有關力學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守株待兔”故事中兔子撞樹的力是兔子形變產(chǎn)生的力 B.人推桌子,桌子沒有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C.用線將吊燈懸掛在天花板上,燈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體是天花板 D.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組卷:89引用:6難度:0.8 -
9.不考慮空氣的阻力時,下列四幅圖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某同學沿桿勻速向上爬升時,該同學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B.圖乙中小球落入凹槽是由于它受到慣性的作用 C.圖丙中一起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AB之間摩擦力為零 D.圖丁中小球擺到最高點B點時,所有力突然消失,小球?qū)⒆鰟蛩僦本€運動 組卷:139引用:2難度:0.7 -
10.下列措施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
A.浴室腳墊做得凸凹不平 B.自行車下坡時捏緊剎車閘 C.冰雪天汽車輪子加上防滑鏈 D.滑冰用的旱冰鞋裝有滾輪 組卷:213引用:4難度:0.5 -
11.如圖所示升降機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升降機對人的支持力為5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人受到重力和人對升降機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②升降機以1.5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升降機對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
③升降機內(nèi)的人受到的重力等于500N
④升降機以1m/s的速度勻速下降時,升降機對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A.只有①③正確 B.只有②④正確 C.只有①④正確 D.只有③④正確 組卷:847引用:4難度:0.5
三、解答題(本題共11小題,共54分,解答24題時應有解題過程)。
-
32.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甲組同學實驗時,向左盤和右盤同時放入一個不等重的砝碼,這時木塊仍然保持靜止狀態(tài),如圖甲,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
(2)乙組同學針對甲組的問題做了改進,將木塊抬離桌面完成實驗,當木塊靜止時,發(fā)現(xiàn)拉線不在同一直線上(如圖乙所示),于是他們得出: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可以不在同一直線上,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
(3)丙組同學針對乙組的問題做了改進,將木塊換成了小卡片如圖丙,為了探究平衡的兩個力是否必須在同一直線上,應 (剪開/旋轉(zhuǎn)/向下拉)小卡片,觀察卡片 (剛釋放時/最終)是否保持平衡。組卷:114引用:2難度:0.5 -
33.一同學根據(jù)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猜想:運動物體所受空氣阻力可能與其運動速度有關。他在老師的幫助下利用一些“小紙杯”作為研究對象,用超聲測距儀等先進儀器測量“小紙杯”在空中直線下落時的下落距離、速度,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該同學首先測量了單只“小紙杯”在空中下落過程中不同時刻的下落距離,將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中,圖(a)是對應的路程時間圖線,則
t/s s/m 0.0 0.000 0.4 0.036 0.8 0.469 1.2 0.957 1.6 1.447 2.0 x
(1)圖(a)中的AB段反映了運動物體在做運動,表中x處的值約為m。
(2)接下來,該同學將不同數(shù)量(1只、2只、3只、4只、5只)的“小紙杯”先后疊放在一起從空中釋放,并分別測出它們的速度一時間圖線,如圖(b)中圖線1、2、3、4、5所示,則觀察圖(b)中單個紙杯的速度一時間圖線1可知,小紙杯在直線下落的開始階段,其運動速度的變化具有的特點,小紙杯最后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它所受空氣的阻力自身重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單個紙杯和5只疊放紙杯比較,在它們各自到達勻速運動時所受的空氣阻力之比為f1:f5=;再結(jié)合圖(b)中的圖線1和圖線5可知,物體運動時遇到的阻力確實隨著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關系,理由是:。組卷:76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