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濰坊市昌樂二中高三(上)月考地理試卷(11月份)
發布:2024/9/6 17:0:8
一、單選題
-
1.小明在我國某地旅游時拍攝了以下美景(如圖):山路的一邊是暖黃色的水杉林,另一邊是墨綠色的柳杉林。水杉屬落葉喬木,喜溫暖濕潤,適生土壤為酸性山地土壤或沖積土,多生長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濕潤或稍有積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綠喬木,喜歡溫暖濕潤、云霧彌漫、夏季較涼爽的山區氣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質土壤,忌積水。據此完成17~19小題。
導致該山路兩側植被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 B.氣溫 C.降水 D.土壤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
2.小明在我國某地旅游時拍攝了以下美景(如圖):山路的一邊是暖黃色的水杉林,另一邊是墨綠色的柳杉林。水杉屬落葉喬木,喜溫暖濕潤,適生土壤為酸性山地土壤或沖積土,多生長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濕潤或稍有積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綠喬木,喜歡溫暖濕潤、云霧彌漫、夏季較涼爽的山區氣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質土壤,忌積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圖示季節( )A.羅馬街頭春意盎然 B.墨累—達令盆地的農民在收割小麥 C.適宜前往北極旅游 D.開普敦的正午太陽高度在逐日減小 組卷:0引用:0難度:0.50 -
3.小明在我國某地旅游時拍攝了以下美景(如圖):山路的一邊是暖黃色的水杉林,另一邊是墨綠色的柳杉林。水杉屬落葉喬木,喜溫暖濕潤,適生土壤為酸性山地土壤或沖積土,多生長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濕潤或稍有積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綠喬木,喜歡溫暖濕潤、云霧彌漫、夏季較涼爽的山區氣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質土壤,忌積水。據此完成17~19小題。
該美景最可能出現在( )A.天山山麓 B.長江三角洲 C.太行山山麓 D.四川盆地東部山地 組卷:0引用:0難度:0.80
二、綜合題
-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洞庭湖原為斷陷盆地,長期處在緩慢沉降中。長江對洞庭湖的湖盆形態變化起主導作用。小明乘船游覽洞庭湖時,意外發現一座仿佛建在水中的浮塔,因擔心船只擱淺不敢靠近觀察。據當地漁民說,每年特定季節可乘船近距離觀察這座“水上奇塔“。資料記載,該塔是始建于1782年的鎮江塔(如圖),當初建在資水入湖口的西岸陸地。
(1)判斷乘船近觀鎮江塔的最佳季節,并說明理由。
(2)小明猜想“水上奇塔“的形成可能與洞庭湖的湖盆形態變化有關。根據這一猜想,說明“水上奇塔“的形成原因。
(3)除小明的猜想外,你對“水上奇塔“的形成還有其他何種猜想?請提出一種猜想,并列舉為驗證猜想所需查找的資料。組卷:3引用:3難度:0.3 -
19.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柔草地(主要為高寒草甸)位于青藏高原東緣,平均海拔3033m,年平均氣溫為0.7℃,年均降水量400mm。阿柔草地夏季長勢良好,10月底至第二年3月底,是高寒草甸的非生長季。阿柔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碳吸收能力很強。如圖為2008年7月到2009年12月的阿柔高寒草甸生態系統NEE月總量(單位:mgC/m2/月)的季節變化圖。陸地與大氣系統間的凈生態系統碳交換量(NEE)=Ra+RMICROBE-PG;Ra為植物的呼吸釋放碳通量,RMICROBE為土壤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機質的呼吸釋放碳通量,PG為光合作用碳固定的碳通量;NEE正值表示碳排放,負值表示碳吸收。
(1)相對世界上其他草地生態系統而言,分析阿柔高寒草甸具有強大的碳吸收能力的主要原因。
(2)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分別出現碳排放峰值,試分析其共同原因。
(3)Q10表示溫度每升高10℃,土壤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數,反映了土壤呼吸對溫度變化的響應程度。阿柔草地2008-2009年的Q10平均值為3.28,趨向于生態系統Q10的平均幅度范圍的上限。試分析全球氣候變暖對阿柔草地碳吸收能力的影響。組卷:14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