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七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9 7:0:1
一、積累與運用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醞釀(liàng) 窠巢(kē) 黃暈(yùn) 發髻(jì) B.水藻(zǎo) 看護(kàn) 花苞(bāo) 棱鏡(lén) C.靜謐(mì) 高邈(miǎo) 蒞臨(lì) 吝嗇(sè) D.賣弄(lòng) 風箏(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組卷:104引用:6難度:0.9 -
2.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
A.癱瘓 絮叼 捶打 沉寂 B.淡雅 決別 爛漫 信服 C.嘔吐 遮蔽 陰影 告誡 D.警醒 復蓋 傾側 陰蔽 組卷:14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學校打掃除期間,有的同學拈輕怕重,把重活兒臟活兒累活兒留給別人,自己挑輕的。 B.對于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我們都不能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而是要用真情去溫暖他們,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 C.報刊上使用的語言更要認真推敲,反復斟酌,不要以訛傳訛。 D.當今社會,只有不斷地解放思想,才有創新的空間。因而我們要循規蹈矩,落實好每一個步驟,這樣才有發展的前途。 組卷:10引用:1難度:0.8 -
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B.“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卻閃著光,田野是靜的,但雨在傾訴著。 D.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簑,戴著笠的。 組卷:122引用:9難度:0.9
三、閱讀
-
11.閱讀。
君子知“怕”游宇明??①朋友是個小心謹慎的人。沒在家的時候,他從不讓洗衣機、電飯煲等工作,也不給手機充電,怕引發電氣火災;晚上睡覺一定要關掉煤氣,怕煤氣發生泄漏;出遠門,則會鎖好家里全部的門窗,怕小偷進門;上街絕對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怕出現交通意外;與異性交往,玩笑倒是開過,但帶色的絕對沒有,在他看來,開玩笑惹人翻臉是最沒面子的事。
??②后來,朋友做到了一個地級市的國土局長,也還是秉承了“怕”的風格:該辦的手續他會囑咐下屬及時辦理,他擔心當事人多跑路;不該批的條子,他堅決頂著,他害怕被上級部門點名批評,更害怕一不留神成為階下囚。
??③對朋友的“怕”,坊間議論不一,有人說他老實、可靠、守規矩,是個好人;有人說他迂腐、呆板,是個傻蛋。我倒是非常贊賞他。我覺得,朋友的為人處世始終貫串著一個概念:敬畏。
??④人應該知“怕”。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賜予的命運;大人指有地位、有號召力的人;圣人之言,自然是指古往今來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發表的種種看法。孔圣人主張應該畏(怕)的那些東西到底對不對,我們可以討論,但他主張人要知所敬畏,則是對的。在現代社會,我覺得人應該“怕”的事物至少有兩種:一是應該“怕”道德,也就是那些雖不違法,但明顯會被人指脊梁骨的事絕對不能做;二是應該“怕”規則,就是要敬重社會基本的規章制度與法律,用古人的話說,叫“畏法度”。一個人生存于世,干什么都只憑個人性情,一點也不知“怕”,不僅很難贏得他人的正面評價,甚至可能會葬送自己的一生。
??⑤一個人要學會知“怕”,一個國家、民族也是如此。許多民族、國家都出現過苦難、挫折,這些苦難、挫折曾經使那里的人們深受其害,也極大地打斷了這些民族、國家的文明進程。有的社會不知“怕”,對過去的苦難、挫折毫不上心;有的社會總是“怕”著,生怕類似的悲劇重演。1845年,一種卵菌登陸愛爾蘭島,使得全島土豆產量減少三分之一,災荒一直持續到1852年。這場大饑荒使愛爾蘭人口銳減20%至25%。愛爾蘭人沒有忘記這場苦難,他們在首都柏林街頭豎起了大型的紀念性雕塑,其中一組饑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像在提醒人們歷史并未走遠。不遠處的利菲河上,停泊著“鄧布魯蒂號”帆船,原船1845年建造于魁北克,大饑荒時曾運送大量饑民到新大陸。2001年由肯尼迪基金會出資,按照19世紀的原貌復制了該船,大部分時間停留在港內,供游人參觀。在羅斯康芒郡的一座莊園里還設有大饑荒博物館,里面有關于這場饑荒的最完整的收藏。愛爾蘭的史學家與文學藝術家更沒有忘記這場大饑荒,關于這場饑荒的著作、論文、文藝作品如潮奔涌。生活是公正的,不知“怕”的社會,經常有各種恐怖的非常事件出現;而像愛爾蘭這樣知“怕”的國家,那些災難性的意外事件則一次次遠離它們。
??⑥中國人一向諱言“怕”,在一些人看來,說自己“怕”,就等于自己怯懦,其實這完全是誤解。一個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君子;一個國家、民族知道必要的“怕”,它才會設計各種社會規則,使之成為全體公民的溫暖、快樂的命運共同體。
(1)概括文章①、②兩段的主要內容。
(2)第④段引用孔子的話是為了闡釋一個什么道理?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第⑤段是從什么層面上來說的?意在闡述一個什么道理?
(4)下列對選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①至③段列舉朋友的例子,意在提出“人該不該知‘怕’”的論題。
B.作者認為,現代社會中的人也應該有所“怕”——一“怕”道德,二“怕”規則,這和孔子所主張的“三畏”是一致的。
C.第⑥段在結構上起總結全文、深化中心論點的作用。
D.文章主要論述的觀點是“一個人要學會知‘怕’,一個國家、民族也是如此”。組卷:4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
-
12.以《這天,我回家晚了》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組卷:181引用:10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