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實驗學校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23 13: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80分)
-
1.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在博學中學讀初中,他回憶自己中學時光時說:“博中是我最感親切的母校,她給予我的培養和教育,對我的成長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袁隆平的話中蘊含的道理是( )
A.中學時代只需要努力獲取知識 B.中學就讀的學校決定我們以后的發展 C.只要努力學習,就一定能成為科學家 D.中學時代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組卷:211引用:60難度:0.7 -
2.2018年的金色9月,乘著秋風,帶著夢想,懷著憧憬,我們步入了初中,初中生活意味著一個新的起點。這里“新的起點”最主要是指( )
A.新的同學 B.新的老師 C.新的學校 D.成長新階段 組卷:46引用:9難度:0.7 -
3.升入中學后,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 )
①為我們提供了發展自我的多種機會
②需要我們投入全部的精力
③給我們提供了發展興趣的平臺
④一定能把我們培養成世界冠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4.進入中學階段,意味著我們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為迎接新生活的挑戰,我們要( )
①激發潛能,實現自我超越
②抓住新環境的機會,重新塑造一個“我”
③走自己的路,開心就好
④積極進取,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0引用:3難度:0.8 -
5.“只要保持自己的夢想,永遠努力,永遠保持對藝術最真誠的熱情,終有一天就會成功。”這是當代著名舞蹈家黃豆豆對自己成功的注解。黃豆豆的話告訴我們( )
A.少年的夢想,是天真無邪的愿望 B.少年的夢想,是美麗可愛的愿望 C.少年的夢想,能讓生活更有色彩 D.努力,是夢想和現實之間的橋梁 組卷:45引用:10難度:0.9 -
6.我國數學家楊樂在上中學時,看到數學書上的定理是以外國人的名字命名的,就立志要把中國人的名字寫進書中。夢想的種子最終有了金色的收獲。他與我國另一個數學家張廣厚的研究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張揚定理”。這啟發我們( )
①有了夢想就一定能成功
②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
③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
④楊樂的夢想就是“張揚定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組卷:19引用:16難度:0.7 -
7.“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作為追夢人,我們應該( )
A.專注學習,不參加課外活動 B.激發潛能,從點滴小事做起 C.改變自己,只注重外在形象 D.珍視未來,不斷努力做大事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80分)
-
20.某校七年級一班的小英經常對自己說:“我雖然個子不高,但也有許多優點,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塑造好更好的自我形象。”對于小英的這種認識,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自高自大的表現,不利于全面認識自己 B.充滿自信,欣賞自己,積極悅納自我的表現 C.缺乏追求美的意識的表現 D.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是自負的表現 組卷:12引用:10難度:0.7
二、材料題(20分)
-
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習近平曾強調:“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要明確當代中國青年的使命不僅為自己,更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激勵當代青年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中。”
請回答:
(1)材料一啟示我們少年的夢想應該有哪些特點?
材料二:進入中學,同學們有了很多困惑:“很少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不喜歡某些科目和老師所以學習成績不好,有時不想學”“學習內容太多,沒有休息、娛樂時間,沒有學習勁頭”。
請回答:
(2)材料二啟示我們除了要明確學習的重要性外,還應該如何學會學習?
(3)面對剛剛開啟的中學生活,我們對未來無限憧憬,我們如何做更好的自己,飛得更高?組卷:12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