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陽江市高二(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16 23:0:2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大學》在開篇即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強調“大人之學”“君子之學”的宗旨是要將人性中本有的善性、美德加以彰顯、發揚,達到盡善盡美的至高境界。
②明德乃根于天命之性,為人天生本就具有,只因受后天環境、個人私欲等因素的影響而被蒙蔽和遮蓋。本質上說,儒家倡導的仁義禮智、良知良能、赤子之心等都屬明德的范疇。孟子提出的“四端之心”,是明德的具體展現,他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王陽明提出的良知也是明德,因為良知本存于人心,不假外求,正如“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盡管明德在不同社會、年代的具體內容、要求與表述存在一定差異,但萬變不離其宗,其作為天道賦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的本質不會變,正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③對善良本性、美好品德的推崇和追求,始終是人們共同的信念和愿望。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針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狀,曾發出感慨:“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孟子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表達對良善美德的倡導與向往。曾子以“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來說明行善定有善果。可見,向善、為善、行善不僅是個人修身應追求的境界,也是人際關系和諧、社會治理安定的重要因素。
④正因為明德“我固有之”,因此人人都有做到“明明德”的潛質,關鍵看內心是否有主動、自覺行善的意愿和動念,“我欲仁,斯仁至矣。”實現“明明德”,離不開內心的自覺。只要內心有堅定的行善意念,行動上就會有所體現。為此,應多做內明、反求諸己之功,祛除過多的貪念和欲望,不被物欲蒙蔽,不為外物所役,不斷提升個人的境界。
⑤“聞一善言,見一善,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從一件善事中獲得的力量就像決口的江河,洶涌澎湃,沒人能夠阻擋。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個愛心善舉,有時不僅能夠“潤物細無聲”,溫暖、滋潤他人心田,還能夠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帶動力和影響力。如前段時間,當河南多地遭遇極端強降雨時,地鐵跪地6個小時救人的試工醫生于逸飛、勇救近70人的鏟車大哥劉松峰、京廣隧道里的喊話人侯文超……正是這一個個凡人善舉,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明明德”的強大力量,也感染、激勵著更多的人去傳遞愛心。
⑥人要弘揚內心的光明品性,使“人之初,性本善”的明善部分發揚光大。尤其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彰顯、擴充、篤行善念,將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逐漸養成習慣,人人為之、處處踐之,才能推動形成一種國家、社會層面的大德,更好地引領社會風氣向上向好。
(摘編自2021年9月26日《中國紀檢監察報》余足云《明德向善,躬身篤行》)
材料二
①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流量藝人自恃“流量為王”,陶醉在粉絲數、熱搜量、廣告額、片酬等數據維持的熱度里,膨脹自滿,屢出不當乃至出格言行,甚至突破道德底線、越過法律紅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流量藝人因為人氣旺盛、粉絲眾多,經常占據微博熱搜和娛樂頭條,在青少年群體中有一定影響力。藝人傳播什么樣的文化和價值觀,對社會來說具有一定的示范意義。尤其對青少年粉絲來說,生活中追什么樣的星、明星發什么樣的光,影響著他們的價值認知。藝人有品有德,才能更好地引領粉絲向上向善。
②相較于以前,近年來隨著文娛產業的發展和社交媒體的普及,藝人和粉絲之間呈現一種強互動關系。特別是對流量藝人而言,他們的晉級、出道、作品宣發、形象維護,等等,幾乎每個環節都離不開龐大的粉絲群體以及日漸規模化、體系化的粉絲運營。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流量藝人發揮對粉絲群體的正向價值,帶頭遵紀守法,從嚴道德約束,執著藝術追求,讓自身的作品和德行真正匹配所擁有的流量。
③與此同時,針對粉絲文化中為了流量拉踩引戰、互相謾罵,為了熱度散盡千金、奢靡打榜等不良傾向,流量藝人不能一味迎合甚至誘導助推,而要敢于引導,勇于糾偏。通過自身理性看待流量,引導粉絲理性追星,在流量帶來的名利誘惑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始終心存敬畏,把流量轉化為動力,實現與粉絲的良性互動、共同成長。
④粉絲文化制造著大流量,也在呼喚著正能量。大量“暖新聞”頻頻引發網絡關注,“感動”“淚目”成為視頻網站的刷屏彈幕,不少主旋律文藝作品在年輕觀眾中反響強烈……這些都表明,包括青少年群體在內的社會公眾對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能夠喚起人情感共鳴、給人前行力量、激勵人向上向善的內容,不僅有流量,而且能夠成為真正的大流量。倡導和鼓勵更多藝人堅持正確導向,以優秀創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才能更好滿足青少年群體的精神需求。
⑤流量越大,社會責任越大。在整治不良粉絲文化、引導粉絲文化步入健康軌道的過程中,要進一步端正對流量的認識,加強對流量的引導。要用大流量放大主旋律的聲量、擴大正能量的傳播,讓更多流量向上向善。這樣,粉絲文化、網絡文化才能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真正行穩致遠。
(摘編自2021年8月10日《人民日報》胡妍妍《藝人有品有德,才能引領粉絲向上向善》)(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德是人天生具有的,但因受后天因素的影響而被遮蔽。孟子的“四端之心”和王陽明的“良知”都屬明德范疇。
B.于逸飛、劉松峰、侯文超等人的善舉,既讓我們感受到“明明德”的強大力量,也激勵著更多的人去傳遞愛心。
C.只要人人弘揚內心的光明品性,讓“明善”發揚光大,就能形成國家、社會層面的大德和向上向好的社會風氣。
D.針對粉絲文化中為了流量而出現的不良傾向,藝人要引導粉絲理性追星,把流量轉化為動力,與粉絲良性互動。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明德在不同社會、年代的具體內容、要求與本質存在一定差異,但其作為天道賦予人的美好、善良品性不會變。
B.材料一引用“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旨在論述只要內心有堅定的行善意念,行動上就會有所體現。
C.因為流量藝人在青少年群體中有一定影響力,所以青少年粉絲追怎樣的星,決定了他們的價值認知和道德取向。
D.社會公眾對主旋律正能量有旺盛需求,藝人只有以優秀創作傳遞正能量,才能更好滿足青少年群體的精神需求。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A.東京奧運會期間,國內一些演藝明星與中國奧運健兒在社交媒體上互訴喜愛、溫情互動。
B.粉絲為明星打榜投票把大量牛奶倒掉,如此明目張膽浪費食品的行為竟然在現實中上演。
C.藝人楊紫就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侮辱楊紫的不當言論,啟動訴訟程序,追究其法律責任。
D.粉絲為追隨某偶像,在上海虹橋機場出現不驗票直接沖撞的舉動,導致該航班被迫延誤。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2021年8月25日,中央網信辦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明確了各方責任,作出了剛性要求,直擊“飯圈”亂象問題。要讓“飯圈”文化回歸清朗,各方應怎么做,請結合材料概括分析。組卷:6引用:3難度:0.2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湘江一夜(節選)
周立波
一九四五年七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吃罷夜飯,八路軍一支軍隊的前衛部隊從湘東的山區出發,越過一個大煅,往湘江急進。
迷蒙的月色籠罩著村莊、樹叢、水田和茅封草長的田塍路,也照出了映在田邊的急移的人影。司令員董千帶著一群人到達一個老坳底下。這里就是前沿指揮所。
“敵人離我們好遠?”董千拿起望遠鏡,了望蒙朧的南面。
“就在前邊村子里。”大隊長指著遠處一片墨黑的地方。
“敵人為什么不開火,也不前進?”董千沉思一陣說,“鬼崽子們還沒有摸清我們的企圖。”
一片蛙鳴里,從南邊地面傳來一種響動,那是鐵鍬挖掘泥土和沙石的聲音,董千判斷說:“挖掩體。看樣子,鬼崽子們是采取守勢。”
董千大手一揮命令大隊長:“去攻打東邊公路的碉堡,吸引他們注意通往長沙的公路。”
不久,機槍聲大作。手榴彈的爆炸,激蕩著夜空。敵人的炮火越來越熾烈,他們不光是對準公路,而是向東、西、北三個方向盲目狂轟了。
敵機在天空吼叫。聽到敵機下蛋的刺耳的噪音,警衛員寶古佬猛一下子把董千推倒在高坳底下的蕎麥田里,自己撲到他身上。一顆炸彈落在坳上水田里,一陣泥雨落在寶古佬的肩背上。飛機還在近處低空盤旋著。董千暴怒地把寶古佬掀開,爬上高墈,對戰士們揮手叫道:
“散開,躺倒,不要驚慌,不要亂跑。輕重機槍向天空瞄準。”
警衛員們爬上墻來,拉司令員下墈。董千叫道:
“走開。”
“你得下去。”警衛員的嗓音也不小。
這時候,通訊員向董千報告,大部隊擺渡完畢。董千問道:
“門虎他們呢?”
“還沒有回來。”通訊員回答。
司令部的人都知道,董千蠻喜歡門虎。這個虎背熊腰的漢子,年紀還只有二十五歲,戰斗經驗卻很多,而且,干啥都有那么一股勁。對他來說,好像什么困難和危險都不在話下。他和他的隊員們偵察敵情,既大膽,又細心,得來的情報相當準確。他的責任心很強,司令員交下的任務,他總是千方百計去完成,從不打回扣。
“帶信過去,叫過了河的同志們就地休息,我這里也快收攤子。”
夜氣涼如水,月亮偏西了。船飛快地前進,層層水浪活騰地沖擊船頭,發出節奏均勻的柔和悅耳的音響。河西河面,一片平靜。董千看看倒映了月亮和星星搖漾的光亮的水波,微笑對張參謀說道:
“將來,等到太平了,我要再到這里來,看看這河水,這月亮和星光的倒影。小張,你懂詩嗎?”
“詩?我不懂。”小張坦率地回答。
“到了那時候。”司令員困極了,說到這里,打個呵欠。
“什么時候?”小張詢問。
“人民當權的時候。”董千說。
突然,從上游傳來了汽艇的馬達聲。在水上突然碰到了敵人,氣氛一時有一點緊張。船上的人把大小槍支都壓上子彈。正在這時,上游傳來手榴彈的一聲巨響和一陣槍炮聲,接著又是幾響手榴彈。隨后,大河上下,一片寂靜,汽艇的馬達也啞巴了。董千的困勁給這意外的情況攆得無影無蹤了。
船靠了岸。
司令部的炊事員老伍提著一條魚,笑瞇瞇地走過來,送給董千看。
波江順利。過了河,很快要進到山區,敵人奈何不得了。部隊將一路滔滔,按照中央的部署,直趨粵境。想起這些,董千很愉快,他興致淋漓地跟老伍說道:
“去,我幫你去燒魚。”
沒多久,魚燒好了。正在這時候,一個便衣莽漢闖到了大門口。
“什么事呀?”
“門虎他……”
“快說!”董千著急地緊催。
“咱們船跟敵艇遭遇。”便衣偵察員繼續說道,“門虎說,‘不能叫它下去。咱部隊正在擺渡。’他叫艄公把船打橫,攔住敵艇,隨手摔了一個手榴彈,機器啞了,敵艇歪了。鬼子們還擊。他……”便衣大漢用手捂住臉,泣不成聲,斷斷續續說,“咱們隊長,他……英勇……犧牲了。”
后邊的話,董千還沒有聽完,就暴跳起來,往桌面上猛一巴掌,盆盆碗碗,調羹杯子,震得狂翻亂跳。司令員一陣狂風一樣地沖出堂屋,怒聲叫道:
“都給我走開。出發,立刻出發。”他沖出瓦屋的大門,一人一騎,飛奔前進。
堂屋里,馬燈下,老伍在收拾桌面。眼瞅著躺在桌上的被冷落的大鯉魚,聲調低沉地說道:“魚呵,你真不趕巧。”
七月早晨的南風,略有些涼意。道路兩邊的山里,滴著露水的通紅的山花,爍眼地點綴在青翠的松樹、楠竹和柞木的中間。這一天,行軍六十里,董千沒有開口說過話。張參謀后來回憶這段路程說,“司令員看見了路西一拱黃土新墳,連忙把臉轉到東邊去。由于一種痛心的聯想,在早晨的陽光里,司令員的眼角掛著一顆顆淚珠。”但是這一點。沒有第二個人證實。也許,正是張參謀自己的眼睛被淚水蒙住了吧?寶古佬不但沒有看見這事情,還堅持說:“我們的司令員是一條硬漢。他從不掉眼淚,也從不嘆氣,脾氣倒是有一個,那是不假。”
到了宿營的村莊,董千才開口,他高聲叫道:“張參謀,叫他們趕快架起電臺,向延安通報。”跳下騾子,他接著吩咐,“你給我們起個草,報告毛主席。稿子送政委和副政委看看。”
張參謀奉命電報的內容是:
“主席:已渡湘江。正經湘中,往湘南粵北戰斗前進。董、王、王。”
(有刪改)(1)下列對這篇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敵機轟炸時,董千指揮戰士的語言描寫富有動作性,極具表現力,讀者可以想見戰斗的激烈情狀和董千的心理變化。
B.小說情節設置精妙,偵察員對門虎犧牲經過的講述,交代了之前董千渡江轉危為安的原因,解開了懸念,照應萬妙。
C.結尾電報內容簡勁有力,流露出董千所部完成黨中央戰略部署的強烈自豪,彰顯了人民軍隊無往不勝的戰斗風采。
D.小說注重場景描寫,各種場景交替出現,戰斗場景驚心動魄,生活場景富有情趣,有張有弛,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2)下列從敘述的角度對畫線部分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通過多次變換視角敘述同一場景中的人與事,強化了關鍵細節董千落淚的審美價值。
B.張參謀和寶古佬兩人言說內容的矛盾,增加了敘述的張力,拓展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C.作者強調“沒有第二個人證實”,意在點出張參謀關于董千落淚的敘述并不可信。
D.張參謀和寶古佬敘述腔調的差異,折射出兩人性格的差異,從側面刻畫了董千形象。
(3)小說重點寫“湘江一夜”這一橫斷面,表達效果獨特。請簡要分析。
(4)董千是小說著力塑造的英雄形象,這一形象有何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組卷:28引用:8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用蝸牛美容已經在一些國家流行了很長時間,方法是讓蝸牛在臉上爬行,通過其分泌的黏液來美白和保養皮膚。但是,①______,原因可能是蝸牛分泌的黏液中的有效美容成分不充足。
研究人員對蝸牛黏液進行了成分研究和分析,發現其中含有尿囊素和乙醇酸,②______,因為尿囊素有加速細胞生長、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能讓皮膚變得更為細嫩。據國外媒體報道,最近,意大利巴里大學的研究人員用蝸牛的黏液誘導形成適用于生物醫學應用的金納米粒子,其主要成分肽和氨基酸更能發揮同樣的作用,在體外能夠保護人的皮膚細胞,③______,有利于對抗炎癥。
(1)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A.乙醇酸起去除皮膚角質的作用
B.還有乙醇酸去除皮膚角質的作用
C.乙醇酸有去除皮膚角質的功能
D.乙醇酸還有去除皮膚角質的功能
(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組卷:14引用:2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百年前,我們的祖輩在《新青年》中吶喊:“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五十年前,我們的父輩在《青春萬歲》中高歌“我們有力量,有燃燒的信念,我們渴望生活,從來不淡漠”;今天,廣大青年既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斗和奉獻。廣大青年在奮斗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800字。
①請以“我奮斗,我幸福”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講述上面材料某一代人中的他或他們的故事。
要求:感情充沛,描寫合理。
②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合理。組卷: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