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北京八十中高考物理三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下列各種物理現象中,與原子核內部變化有關的是(  )

            組卷:100引用:1難度:0.7
          • 2.關于下列實驗或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64難度:0.8
          • 3.如圖所示為一束太陽光射到截面為六角形的冰晶上時的光路圖,a、b為其折射出的光線中的兩種單色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37引用:6難度:0.5
          • 4.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用輕繩一端系著三角板a點,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在三角板的c點作用水平拉力F,當系統處于平衡狀態時,細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0°,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27難度:0.5
          • 5.下列有關生活中的圓周運動實例分析,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10引用:5難度:0.7
          • 6.2022年2月27日,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搭載22顆衛星發射升空,在達到預定軌道后分12次釋放衛星,將他們分別送入預定軌道。設想某兩顆衛星釋放過程簡化為如圖所示,火箭在P點同時將衛星1和衛星2釋放,把衛星1送上軌道1(近地圓軌道),把衛星2送上軌道2(橢圓軌道,P、Q是近地點和遠地點),衛星2再變軌到軌道3(遠地圓軌道)。忽略衛星質量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95難度:0.5

          三、解答題

          • 19.一球形人造衛星,其最大橫截面積為A、質量為m,在軌道半徑為R的高空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由于受到稀薄空氣阻力的作用,導致衛星運行的軌道半徑逐漸變小。衛星在繞地球運轉很多圈之后,其軌道的高度下降了ΔH,由于ΔH<<R,所以可以將衛星繞地球運動的每一圈均視為勻速圓周運動。設地球可看成質量為M的均勻球體,萬有引力常量為G.取無窮遠處為零勢能點,當衛星的運行軌道半徑為r時,衛星與地球組成的系統具有的勢能可表示EP=-
            GM
            m
            r

            (1)求人造衛星在軌道半徑為R的高空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
            (2)某同學為估算稀薄空氣對衛星的阻力大小,做出了如下假設:衛星運行軌道范圍內稀薄空氣的密度為ρ,且為恒量;稀薄空氣可看成是由彼此不發生相互作用的顆粒組成的,所有的顆粒原來都靜止,它們與人造衛星在很短時間內發生碰撞后都具有與衛星相同的速度,在與這些顆粒碰撞的前后,衛星的速度可認為保持不變。在滿足上述假設的條件下,請推導:
            ①估算空氣顆粒對衛星在半徑為R軌道上運行時,所受阻力F大小的表達式;
            ②估算人造衛星由半徑為R的軌道降低到半徑為R-ΔH的軌道的過程中,衛星繞地球運動圈數n的表達式。

            組卷:37引用:3難度:0.5
          • 20.如圖甲所示,真空中有一長直細金屬導線MN,與導線同軸放置一半徑為R的金屬圓柱面。假設導線沿徑向均勻射出速率相同的電子,已知電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e。不考慮出射電子間的相互作用。
            (1)可以用以下兩種實驗方案測量出射電子的初速度:
            a.在柱面和導線之間,只加恒定電壓;
            b.在柱面內,只加與MN平行的勻強磁場。
            當電壓為U0或磁感應強度為B0時,剛好沒有電子到達柱面。分別計算出射電子的初速度v0
            (2)撤去柱面,沿柱面原位置放置一個弧長為a、長度為b的金屬片,如圖乙所示。在該金屬片上檢測到出射電子形成的電流為I,電子流對該金屬片的壓強為p。求單位長度導線單位時間內出射電子的總動能。

            組卷:1447引用:1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