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教版七年級上冊《第6章 聚落——人類的聚居地-第7章 發展與合作——經濟全球化》2021年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A.工廠和礦區 B.城堡和村落 C.城市和鄉村 D.教堂和寺廟 組卷:54引用:13難度:0.9 -
2.關于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有人居住的地方稱為聚落 B.一般說來,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C.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手工和服務業等工作 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和農業等工作 組卷:175難度:0.5 -
3.亞洲有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即中國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南亞的印度河流域和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又稱為兩河流域.它們形成的共同條件是( )
A.都位于熱帶,熱量豐富 B.降水都很豐富 C.海運都很發達 D.地形都比較平坦 組卷:68難度:0.9 -
4.重慶坐落在嘉陵江與長江的匯合處,石家莊是個鐵路樞紐城市,影響這兩個聚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 ?。?/h2>
A.平坦的地形 B.優越的氣候 C.便利的交通 D.豐富的資源 組卷:53引用:7難度:0.7 -
5.如圖位于廣州番禺的亞運村模式圖,根據聚落與環境的有關知識,分析廣州亞運村的分布屬于( )
A.組團狀聚落 B.條帶狀聚落 C.扇形聚落 D.點狀聚落 組卷:1難度:0.8 -
6.民居與當地的自然環境關系密切,下列四幅圖中反映寒冷環境特點的是( )
A. 北極地區的冰屋
B. 福建的土樓
C. 浙江紹興的斜頂房
D. 東南亞的高架屋
組卷:3引用:1難度:0.6 -
7.如圖,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聚居的高腳屋,長達200米.這樣的生活習慣與何種自然條件或民族習俗有關?( )
A.山坡地區,氣候干熱 B.氣候嚴寒,住木屋 C.氣候濕熱,人們過著聚居生活,種植水稻 D.熱帶干旱,人們過著游牧生活 組卷:62難度:0.9
二、綜合題
-
22.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廣袤土地上的鄉土建筑是我們民族最珍貴的遺產。然而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大量鄉土建筑消失了,殊為可惜。其實研究鄉土文化,搶救有價值的鄉土建筑,也是現代學術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陳志華教授說:“一個物種的滅絕是重大的損失。全世界都已經警覺起來,盡全力保護瀕危物種。為此成立了組織,設立了基金,開展了宣傳,也立下法律來嚴懲膽敢傷害這些物種的人。但是,一種文化的滅絕是更大的損失,似乎世界還缺乏足夠的警覺。我們的鄉土文化是大多數人的文化,由整個民族在上千年的時間里塑造、錘煉、豐富、積累而成,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處于瀕危狀態。鄉土文化最大的一宗,并且作為鄉土文化而存在與發展的物質環境的鄉土建筑,正在迅速地走向滅絕。如果不趕緊下定決心搶救,我們將永遠失去它們,那損失難道會比死光了大熊貓或者金絲猴小嗎?”
材料二 如圖所示。
(1)保護聚落,是不是意味著把所有的鄉土建筑都保護起來?
(2)材料二中,圖中所示民居的名稱叫
(3)對待此文化遺產正確的做法是
A.由于住房、地皮緊張,人口膨脹,干脆拆掉蓋樓房
B.在周圍大力修建高大的現代化建筑物
C.對其進行既符合現代居住需求又不破壞原有風貌的合理改造
D.隨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4)舉例寫出中國的兩處世界文化遺產:組卷:8引用:1難度:0.2 -
23.讀某型飛機生產網絡圖,分析回答.
(1)圖示說明:某型飛機這種高科技的產品需要
(2)從圖中可以看出:飛機零件的生產國,絕大多數是
(3)這個例子說明,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
(4)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是什么?組卷:124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