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第2章 聲現象》2023年單元測試卷(37)

          發布:2024/7/27 8:0:9

          一、選擇題

          • 1.圖示為我國民族吹管樂器--嗩吶,用它吹奏名曲《百鳥朝鳳》時,模仿的多種鳥兒叫聲悅耳動聽,讓人仿佛置身于百鳥爭鳴的森林之中,關于嗩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99引用:10難度:0.9
          • 2.如圖所示是敲擊音叉時示波器在相同時間內截取的兩列聲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320引用:12難度:0.6
          • 3.下列關于聲音的產生和傳播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65引用:54難度:0.9
          • 4.“呼麥”是蒙古族的一種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運用技巧,使氣息猛烈沖擊聲帶,形成低音,在此基礎上調節口腔共鳴,形成高音,實現罕見的一人同時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74引用:131難度:0.9
          • 5.目前聲紋鎖在門禁系統得到很好的應用,只有主人說出事先設定的暗語才能打開,他人即使說出暗語也打不開鎖,實現了“芝麻開門”的神話。聲紋鎖辨別聲音主要依據的是(  )

            組卷:91引用:6難度:0.7
          • 6.某同學對下列聲現象進行分析。其中錯誤的是(  )

            組卷:168引用:48難度:0.9
          • 7.下列做法屬于在傳播途徑中控制噪聲的是(  )

            組卷:316引用:70難度:0.9
          • 8.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的是(  )

            組卷:184引用:8難度:0.8

          五、計算題

          • 25.一只船在海上行駛,船上發出一鳴笛聲,旅客在4s后聽到前方懸崖反射回來的聲音,問:
            (1)如果船鳴笛后馬上停止行駛,求懸崖與船的距離。
            (2)若鳴笛的同時,船以20m/s的速度繼續向前行駛,求懸崖與旅客聽到回聲處的距離?(氣溫為15℃)

            組卷:975引用:25難度:0.5
          • 26.在某市“雙創一鞏固”活動中,許多學校開展了“小手牽大手”的活動,學生和家長們利用周末在人行橫道處爭當“文明監督員”。
            (1)若行人闖紅燈就吹哨笛提醒,那么哨笛聲傳到闖紅燈的行人耳中的傳聲介質是

            (2)某人行橫道寬25m,亮綠燈的時間為25s,則行人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才能安全穿過該人行橫道?
            (3)某汽車在距離行人68m處鳴笛提醒前方行人,過了多長時間,行人方可聽到汽車鳴笛聲?

            組卷:5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