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東省華中師大附屬惠陽學校八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12/10 6: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
1.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類似“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吸煙可以抗擊病毒”“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風險”的傳言滋生蔓延。當在網上看到敏感、不知道真假的疫情信息時,青少年應該( )
A.制定法規,自覺遵守 B.理性對待,積極求證 C.加強管控,凈化環境 D.及時轉發,付之于行 組卷:446引用:39難度:0.7 -
2.中國網民已達7.31億,網上可上傳信息,查詢資料,學習求教;可淘寶購物,工作娛樂,結交新友;也可以了解政府的施政綱要,利民措施。如今已進入“人人都是通訊社,個個都有麥克風”的時代。這一情況反映了( )
①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交往很誘人,它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②網絡交往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以前的交往方式
③網絡世界有自身獨特優勢,我們可享受網絡的諸多益處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3.先秦時期,儒家學者們就提出了“仁義禮智信”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社會行為。如“愛人者,仁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下列能體現“仁”的有( )
①為了幫助小軍,王強拿作業給他抄
②婷婷幫助生病的李麗打掃教室衛生
③袁隆平為我國糧食安全做出重大貢獻
④藥學家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標志著人類抗瘧疾藥物發展的新方向。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組卷:199引用:7難度:0.7 -
4.“有一天,我上著QQ、逛著淘寶、搖著微信,突然就有人發微信給我--說我中了寶馬了要先上稅,孩子車禍交藥費…記住!要你轉賬都是忽悠。”這一逗趣內容提醒網民要( )
①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②明辨是非,享受安全的網絡生活
③遠離網絡,以免自己上當受騙
④保持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2引用:4難度:0.7 -
5.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從建立的基礎社會關系可以分為( )
①婚姻關系
②血緣關系
③業緣關系
④地緣關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8引用:10難度:0.6 -
6.“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網時遇到過不良信息,對此認識正確的有( )
①未成年人要提高網絡媒介素養,明確是非善惡,面對網絡信息要學會選擇
②國家有關部門既要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又要加大監管力度,凈化網絡環境
③互聯網企業要加強自律,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④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控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少搜索和瀏覽不良信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組卷:1引用:3難度:0.7 -
7.走進社會,了解社會,感受社會豐富多彩的生活,下列了解社會的方式不恰當的是( )
A.參加暑期的夏令營 B.上網看新聞 C.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D.呆在家里自我體會 組卷:6引用:12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22.材料一:自2014年3月起,中國政府網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常設欄目,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直接送到總理辦公桌上。這讓網民的電腦桌和總理的辦公桌實現了零距離接觸。據統計,2017年“我向總理說句話”建言超40萬條,其中,“民生與保障”領域最受關注。
材料二:網絡的快速發展加上社交平臺的便利,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益加快。不過,便捷的網絡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2018年1月31日,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1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健康類新聞失實占大部分內容,包括房間放洋蔥可以防流感、喝白酒能抗癌、火腿腸都是由各種牲畜死尸制作而成的,等等。
(1)結合材料一,談談開展這項活動有何意義。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從道理角度,分析“朋友圈十大謠言”告訴了我們什么。組卷:4引用:2難度:0.4 -
23.觀漫畫,回答問題。
(1)漫畫一、漫畫二分別體現了哪些方面的社會秩序?
(2)我們應如何遵守社會規則?組卷:1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