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七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7 8:30:2
一、生活情境辨識(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3分,共45分)
-
1.2021年國慶期間,抗美援朝戰爭題材電影《長津湖》熱映。電影真實還原了71年前那場壯烈的戰役,為了民族的尊嚴和新中國的安全,志愿軍戰士們以鋼鐵般的意志、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前赴后繼又浴血奮戰,擊碎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鍛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以下最能體現這一精神品質的語句是( )
A.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 B.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須一笑不須愁 D.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組卷:34引用:4難度:0.8 -
2.有一句青春格言這樣說道:“所有成功的門都是虛掩的,不過這虛掩的門不會自動打開請你進入,而要靠你的雙手用力才能把它推開。”這啟示我們( )
①成功的夢想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
②總有一個夢想會在現實中開花,只要付出就一定能成功
③努力是通向成功的重要途徑,不努力就難以推開成功之門
④志向是人生的航標,我們要早立志、立長志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組卷:21引用:1難度:0.6 -
3.以下是“費曼學習法”的步驟。
第1步:確定學習目標
第2步:像老師一樣教給別人
第3步:如果講解時卡殼,找到漏洞,重新學習
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②掌握了“費曼學習法”,就會成為學霸
③被動學習過時了,應該淘汰
④在學習上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提高自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29引用:1難度:0.7 -
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體現出正確認識自我的途徑是( )
A.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B.在與他人的比較中認識自己 C.全面客觀地看待他人 D.從他人的評價中認識自己 組卷:232引用:50難度:0.6 -
5.《詩經?衛風》:“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友誼是真摯而美好的,同時也是需要精心呵護的。下列能夠使你和朋友的友誼更長久的做法是( )
①與朋友坦誠相待,就不能有自我空間
②與朋友沖突時,保持冷靜地交流
③當朋友有難時,主動關心和支持
④若朋友違反原則,可以寬容原諒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398引用:23難度:0.6 -
6.去年年底,河北秦皇島一則“一秒變臉”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一名教師在走廊里一臉疲憊,走到教室門口時他停住,整理了一下衣服,咧嘴、露齒,調整面部表情后“滿面春風”地進入教室……這段視頻感動了眾多網友。對此下列評論錯誤是( )
A.及時發泄情緒有利于保持身體健康,老師不應該這樣壓抑自己 B.這是教師尊重學生、尊重職業的表現,為這位老師點贊 C.視頻讓我們了解了課堂之外的老師,讓我們對教師這份職業越發尊重 D.將辛苦疲憊留給自己,將微笑熱情傳給學生,這樣的老師平凡而又偉大 組卷:54引用:1難度:0.6
二、生活問題解析(共55分)
-
17.我愛我師
老師的顏色
每個老師在我心中都有獨一無二的顏色。我輕輕地拿出顏料瓶,為老師們貼上他(她)獨有的顏色標簽。
【紅色】語文老師是純正的大紅色,紅色是嚴厲而又溫暖的顏色。語文老師對同學們要求很高,尤其在書寫方面,不巧的是,書寫正是我的“頭號敵人”。語文老師一直耐心地教導我,還找出時間對我進行了字的逐筆點撥,幫助我搞清楚了書寫的方法。慢慢地,我的書寫進步了很多。
【橙色】數學老師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口頭禪大師”。每當有同學走神時,老師會說:“看,有一個小孩兒沒在聽課。”對答案時會說:“開快車,開快車。”互動時說:“來個小孩兒上黑板。”總結時說:“請歸納,請總結。”每當這時,同學們都會跟著老師一起重復,每個人都被老師的活潑話語所吸引,完全融入進課堂中。在我的眼中,數學老師是快樂的、智慧的橙色。
【藍色】地理老師是一個高冷的人。入門測、開課測、周測、單元測……重重疊疊的測驗治好了同學們的“走神病”。上地理課時沒有同學分心,因為老師總是“突擊提問”,稍不注意就被問到。但地理老師也是那么的幽默,老師的玩笑總能活躍氣氛,“一問驚得眾人啞,一笑激起千層浪”,所以地理老師是沉穩的、幽默的藍色。
(1)本文的作者選用了不同顏色,贊美老師對同學們的關愛和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請仿照上面的例文,選取你最喜歡的一位學科老師,為他(她)貼上獨有的顏色標簽。
要求:結合老師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把老師的高尚品性和教育、教學智慧呈現出來,不超過150字,只寫學科老師和顏色標簽的不得分。
(2)每個老師在你心中都有獨一無二的顏色,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面對風格各異的老師,我們該如何正確對待?組卷:42引用:2難度:0.5 -
18.身殘志堅心有大愛
胡雷,28歲,一位殘疾拾荒者。胡雷的童年非常不幸,在他六七歲的時候,因為一場高燒使他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從此他便不能正常行走。之后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爺爺離世,他只能跟著奶奶生活。從小家境困難的他,得到了鄰居以及周邊好心人的幫助。后來他又被送到了福利院,盡管身體不好,胡雷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一直都是努力地活著。
成年后的胡雷沒有留在福利院,而是選擇了外出自力更生,因為身體殘疾不能工作,他只能靠拾荒為生。平日里為了省錢,胡雷常常一天只吃一餐飯。
2021年7月,河南受災,他帶著2萬元的物資馳援河南,周圍人知道他的善舉后,紛紛夸贊他“太偉大了”,胡雷卻表示,國家有難,人民有難,人人有責。11月28日,他又以捐贈的形式慶祝自己的生日,為寧夏某小學學生捐贈了價值三萬元的學習用品。他從2008年開始,一直堅持做公益,他用自己拾荒、賣手工藝品所得和志愿者給他的救助金,陸續捐款100多萬。
(1)經歷了身體殘疾、親人離世等諸多挫折的胡雷選擇了怎樣的人生道路?
(2)胡雷是平凡的,他只是一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拾荒者;但胡雷又是偉大的,雖然他命運多舛、身體殘疾,但仍然愿意用自己的愛去照亮別人!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你對“平凡與偉大”的理解。
(3)與胡雷相比,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家人的疼愛,老師的關心……;但因為在學習、生活上遇到一點點挫折就自暴自棄、甚至采取極端的手段放棄生命的事情也頻頻發生。請你思考:我們該如何增強生命的韌性?組卷:23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