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20 8:0:9

          一、填空題(共16分,每空1分)

          • 1.英國物理學家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力與運動的關系: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名字命名為力的單位。

            組卷:12引用:1難度:0.7
          • 2.如圖所示是中國隊在2022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賽中勇奪中國首金比賽時的情景.圖中運動員所穿的冰刀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屬于
            (選填“滑動”或“滾動”)摩擦;運動員沿彎道勻速滑行時,運動狀態
            (選填“改變”或“不變”)。

            組卷:18引用:1難度:0.7
          • 3.如圖所示是某棟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圖,放水時水龍頭與水塔構成了一個
            ,若將水龍頭(型號相同)單獨打開并將開關旋至最大,則
            (填“甲”或“乙”)水龍頭出水速度大。

            組卷:199引用:5難度:0.8
          • 4.高鐵站臺上的工作人員總是提醒“請站在黃色安全線外排隊候車”,這是由于當列車駛過時,安全線與列車之間空氣的流速比安全線外空氣的流速
            ,越靠近列車,空氣壓強越
            ,也就越危險。(選填“大”或“小”)。

            組卷:442引用:8難度:0.8
          • 5.2022年2月,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張家口舉行。如圖所示,在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將冰壺擲出后,冰壺由于
            繼續向前運動,此時水平冰面對冰壺的支持力
            (選填“做功”或“不做功”)。

            組卷:865引用:10難度:0.5
          • 6.隨著城市的發展,現代高樓越來越多,高空墜物、高空拋物時有發生,可能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損害,更不可有意為之,這是因為高空中的物體具有較大的
            能,物體下落過程中,其主要的能量轉化方式是將此能轉化為
            能。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7.如圖所示,現在很多地方設有輪椅專用通道,為殘疾人通行提供方便。它實際上就是簡單機械中的
            (選填“杠桿”、“滑輪”或“斜面”);屬于
            (選填“省力”、“費力”或“省功”)機械。

            組卷:663引用:12難度:0.7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28分,每小題7分,每空1分)

          • 20.如圖是小英同學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的水所受重力的關系的過程情景,請根據圖示完成下面的問題。(g取10N/kg)

            (1)實驗中所用圓柱體的質量是

            (2)圖B裝置存在的問題是
            ,如果繼續利用該裝置實驗,會得到的實驗結論是: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體排開的水所受重力。
            (3)糾正圖B中的錯誤后,繼續完成實驗步驟C、D,在圖C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為
            N。根據圖
            可以得出圓柱體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為1N。
            (4)實驗結果表明: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體排開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5)另一同學在糾正圖B中的錯誤后,讓圓柱體從剛接觸水面到全部浸沒水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逐漸減小,水對杯底的壓強
            (選填“逐漸增大”“逐漸減小”或“保持不變”)。

            組卷:255引用:4難度:0.7
          • 21.小明和小華在做“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1)除了如圖所示的器材和彈簧測力計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2)實驗過程中應該沿豎直方向緩慢
            拉動彈簧測力計。
            (3)小明按照圖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次數 鉤碼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繩端拉力F/N 繩端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2 0.3 83%
            4 8 0.1 2.5 0.4
            【分析與論證】
            (1)第4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2)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第4次實驗是利用圖
            所示裝置做的實驗。
            (3)通過比較
            (填實驗次數)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提升同一重物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繩子段數無關。
            【交流與反思】
            (1)同桌小華發現實驗過程中邊拉動彈簧測力計邊讀數,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應該靜止讀數.小明認為他的想法不正確,因為他沒有考慮到
            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
            (2)如果用圖丙滑輪組提升7N的重物,則它的機械效率可能是
            (選填序號)。
            A.60%
            B.70%
            C.80%

            組卷:39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