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中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5/11 8:0:9
一、積累與運用。(27分)
-
1.默寫。
(1)野曠天低樹,
(2)誰言寸草心,
(3)
(4)斯是陋室,
(5)
(6)組卷:49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各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煙臺剪紙、螳螂拳、八仙葫蘆、煙臺絨繡……多姿多彩的非遺技藝,吸引了眾多游客。——這句話中標點符號運用是恰當的。 B.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壤,雷鋒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時間的無限魅力。——這句話沒有語病。 C.“余強飲三大白而別”“觥籌交錯”“一豆羹”——“白”“觥籌”“豆”在古代都指酒杯。 D.《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的史事。——這個文學常識表述是準確的。 組卷:229引用:1難度:0.5 -
3.學校開展“走近母親河弘揚黃河文化”綜合性學習活動。
(1)班長小文為“詩覽黃河”古詩詞交流會擬寫了一段開場白,請補充完整。
??詩人們常把黃河寫入詩篇,創設意境。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寫出了黃河波瀾壯闊的氣勢;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
(2)為了解黃河的歷史變遷,小文搜集到下列材料,請仔細閱讀,完成各題。
??材料一:古老的河道愈加雜亂無章,這似乎又給黃河以變換手法繼續粗野的口實。在典籍記載或有水文資料的全部兩千五百年間,撒潑打滾的黃河放sì地胡作非為,上演出無數場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鬧劇。任性的破壞直接釀成黃泛區接踵而至的生靈涂炭。“黃患”災民,經常在被迫無奈之下背井離鄉的逃難。
(節選自趙玫的《若重若輕的牽掛》)??材料二:目前山東正積極打造沿黃河文化體驗廊道,“黃河大集”成為重要載體。“黃河大集”( )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化,( )重點景區、遺址遺跡、古城古鎮古村等節點,( )“山東手造、山東智造”優質產品。“黃河大集”之興展現了老百姓物質生活富足和消費品位的提升。
(節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①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點字注音。
放sì
載
②材料二括號處填寫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A.整合 貫通 匯集 B.融合 貫通 集合 C.整合 連通 集合 D.融合 連通 匯集
上聯:憶往昔河道多變致生靈涂炭
下聯:
(3)小文搜集了關于黃河文化內涵的文字和兩段歌詞。請根據提示,完成探究任務。
??黃河文化內涵: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標志性符號,是一種國家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命運與共”的家國情懷、“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觀念和“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的價值理念。黃河文化還蘊含著我國從古至今治國理政的最高智慧,飽含以民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摘自《河南日報》)??歌詞一: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節選自《黃河頌》)??歌詞二: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節選自《我的中國心》)根據對“黃河文化內涵”的理解,歌詞一、二中“黃河”的文化內涵分別是組卷:80引用:1難度:0.7
二、閱讀。(43分)
-
9.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飛來樹
風信子??①母親以前喜歡在門前的菜地邊栽種各種花草。每年春季,色彩斑斕的鮮花次第盛放,迎送我們早出晚歸。有一年春末,花草叢里探出一棵小樹苗。那棵小樹枝葉柔弱下垂,有點像柏木,可是葉片又與柏木葉明顯不同。我家地處秦巴山間的小盆地邊沿,氣候溫和,雨水豐沛,我從小就認識多種樹木和花草,但這棵柔弱的小樹,我從未見過。
??②夏天過完了,這棵小樹長高不多,但枝葉茂盛了許多。有一天,我忽然發現小樹開花了。花生于短小的枝條上,一串一串的,很細碎,淺粉紅略紫,很好看。花期過后,花結出了果實,很小,呈圓錐形,帶有細小的飛絮。我多次觀察這棵小樹,反復回想每年暑假挖中藥或割草時,是否見過。這棵小樹到底怎么來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③有一天下學后,我正站在小樹前凝神,天上突然掉下什么東西砸在后背上,脫下衣服一看,是鳥糞。這啟發了我,或許是飛鳥的鳥糞里帶有未消化的樹種,碰巧鳥糞落在了菜園邊松軟的花草叢里,種子生根發芽,便長成了這棵小樹。這不就是天上飛來的樹么!從此,我便把它叫作“飛來樹”。
??④冬天來臨時,“飛來樹”的葉片漸黃并掉落,剩下光禿禿的枝條。次年初春,灰暗柔弱的枝條上又漸漸萌生細小的葉片,春夏之際再次開花。我喜歡時常站在“飛來樹”前遐想,欣賞其細小的樹葉和外形獨特的花朵。之后幾年,“飛來樹”還是沒長高多少,但每年開花兩次,每次花期都較長,給我們全家增添了許多歡樂。
??⑤有一年我家翻修房屋,表哥用拖拉機運河沙,倒車時不小心把“飛來樹”給壓斷了,卸下的沙子又埋壓了樹根幾個月。待到房子翻修完畢清理場地時,我們發現“飛來樹”的根已經腐爛,這讓全家人傷心了很久。
??⑥后來,我離開家鄉到北方進入林業大學讀書,畢業后在北京從事林業工作,這三十多年里,我到過全國多個林區、苗圃,還是沒有見到過“飛來樹”。去年底,我搬到東四環邊的大郊亭居住,新建小區綠化率很高,樹木花草種類繁多。我經常在小區里散步,觀察并記錄各種植物,遇到不認識的,就用手機里的植物識別軟件拍照辨認。最近,在一大片鋪地柏中,我突然看到一棵“飛來樹”,頓時心情激動。手機識別后,給出的名字是“檉柳”。我立即在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植物志》數據庫里比對,確認眼前這棵久違的柔弱小樹、刻印腦海幾十年不曾忘記的“飛來樹”,正是檉柳科檉柳屬的檉柳。
??⑦我居住的小區栽植了54種、萬余棵樹木,每種樹木少則幾十棵,多則幾百棵,要么成行,要么成片,沒有孤植現象。我又仔細查看小區其他地方,沒有發現這種樹。由此看來,我們小區獨此一棵的檉柳,或許也是來自天上的“飛來樹”。少年時期在南方老家的門口天天見“飛來樹”,時隔幾十年在北京城東四環邊的住宅小區,又可天天與“飛來樹”為伴,這是一種多么難得的樹木緣!
??⑧認識了檉柳,方知檉柳野生分布于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等省份,喜生于河流沖積平原、海濱、灘頭、潮濕的鹽堿地和沙荒地。由此看來,檉柳是我國生態治理特別是荒漠化治理的先鋒樹種。看似柔弱的小樹,卻在荒漠化土地的造林綠化中,勝過那些高大喬木。至此,我更加喜愛扎根心中幾十年的“飛來樹”了。
??⑨飛來樹,天上忽然飛來卻深深扎根人間的片片綠。
(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改)(1)通讀全文,補充下面表格。
①
②
③
(2)第②段畫線句子描寫“飛來樹”的花和果實,突出其“
(3)第①段寫母親在菜地邊種各種花草卻沒有種“飛來樹”,第⑦段寫小區栽植種類、數量眾多的樹木也沒有種“飛來樹”,這樣寫的用意是
(4)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反復提到“飛來樹”的“柔弱”,與其是“荒漠化治理的先鋒樹種”形成對比,突出了“飛來樹”的生命價值。
B.第③段和第⑥段前后照應,交待了“我”由猜樹到認樹的過程,說明“飛來樹”一直是“我”不斷成長的精神動力。
C.結尾段收束有力,“忽飛來”與“深深扎根”表現了“飛來樹”不擇泥土而生的旺盛生命力。
D.文章雖然是寫“飛來樹”,卻在生命狀態及人生價值方面給我們深刻的啟迪和思考。組卷:122引用:1難度:0.5
三、寫作。(50分)
-
10.題目:這一路,風光真好
要求:
①文體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30行);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學校名和地名。組卷:108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