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12 8:0:8
一、選擇題:(1-7單選每題2分,8-9多選每題3分,多選題多選、錯選不得分,滿選得1分,計20分)
-
1.為提高學生體質,很多城市把跳繩列入了初中體育學業水平測試項目。某初三學生1min完成了180次跳繩,以下相關估測不符合實際的是( )
A.學生質量可能是50kg B.每次跳起的高度約5cm C.學生1min做功約5000J D.學生做功的功率約為35W 組卷:338引用:3難度:0.5 -
2.如圖所示的四個運動情境中,說法正確的是( )
A.撐桿跳高運動員的手用力握住撐桿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B.跳遠運動員在起跳前助跑可以跳得更遠,這是利用慣性 C.若滑冰運動員正在滑行時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運動將立即停止 D.舉重運動員所受重力和地面對運動員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組卷:144引用:8難度:0.7 -
3.細心的小明通過平時觀察發現如下現象,其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A.
“覆杯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B.
盆景自動供水裝置利用了連通器原理C.
小明看到攔河大壩“上窄下寬”,是為了能夠承受水深處的較大的壓強D.
飛機獲得升力是因為其上表面空氣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氣的流速組卷:187引用:4難度:0.7 -
4.2023年初,“奮斗者”號潛水器圓滿完成國際首次環大洋洲載人深游科考任務,順利返回三亞,如圖所示,本航次中,“奮斗者”號最大下潛深度約10010m,這是人類首次抵達蒂阿曼蒂那海溝開展實地觀察和取樣。取海水的密度為1.0×103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浸沒在水中的潛水器,在下潛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變大 B.浸沒在水中的潛水器,在下潛過程中所受壓強大小不變 C.潛水器從剛接觸水面到完全浸沒的過程中浮力在逐漸變大 D.浸沒在水中的潛水器,在下潛過程中它表面每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海水的壓力不變 組卷:308引用:3難度:0.5 -
5.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返回艙于2023年6月4日6時33分,成功在東風著陸場著陸,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安然無損地出艙,宣告了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如圖),返回艙接近地面時,反推發動機點火,返回艙減速下降,安全降落在著陸預定區域。在此過程中,對于返回艙能量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
A.返回艙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B.返回艙動能不變,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C.返回艙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不變 D.返回艙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組卷:88引用:2難度:0.7 -
6.如圖所示,將質量相等的水,分別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兩個形狀不同、底面積相等的容器中(不溢出),則水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強和壓力正確的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組卷:553引用:24難度:0.6 -
7.在如圖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瓶蓋起子B.
食品夾C.
起釘錘D.
核桃夾組卷:690引用:14難度:0.8 -
8.做為青龍市民的我們要積踐行“文明出行”的各項規定,比如對騎摩托車或電瓶車的規定為:出行要戴頭盔(頭盔外部材料堅硬,內部材料松軟),不帶12歲以上的人,不超速行駛,下面對以上解釋正確的是( )
A.頭盔內部材料松軟,發生碰撞時增大頭部的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B.超速行駛的摩托車不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C.頭盔外部材料堅硬,能抵抗一定程度來自外部的力量,減小對頭部的傷害 D.電瓶車總質量越大、速度越大時,動能越大,發生交通事故時將造成更大的傷害 組卷:50引用:5難度:0.8
四、實驗探究、作圖題(作圖2分,每空1分,計24分)
-
23.如圖是小明小組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實驗記錄數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G/N h/cm F/N s/cm η 1 2 3 0.9 9 74% 2 3 3 1.2 9 83% 3 3 3 0.8 15
(2)第3次實驗測的是圖 (選填“甲”、“乙”或“丙”)的機械效率。
(3)第2次實驗的有用功是 J,第3次實驗的機械效率是 。
(4)由 (填實驗序號)兩次實驗可知,掛同樣重物時,動滑輪個數越多,機械效率越 。組卷:42引用:3難度:0.6
五.綜合應用題(每空1分,計6分)
-
24.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無砟軌道的高速列車無砟軌道(如圖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鐵軌和軌枕直接鋪在混凝土上,這可減少維護、降低粉塵等,滬寧城際高速鐵路將建成投入運營,標志著我省進入了高速鐵路時代,高速列車在無砟軌道上運行時如子彈頭般穿梭而過,時速可達350千米(如圖乙),傳統鐵路的鋼軌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為小碎石鋪成的路砟(如圖丙)。
(1)列車設計為子彈頭型,目的是為了在運行過程中 空氣阻力(填“增大”或“減小”),列車在勻速行駛過程中,列車的動力 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寬大柔軟的座椅,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的 。
(3)通往青藏高原的列車中,為了預防乘客發生高原缺氧,在每節車廂內都配有兩套供氧系統:一套是“彌散式”供氧,可保證車廂內含氧量都在合適水平;另一套是獨立接口吸氧,旅客可以隨時用吸氧管呼吸氧氣,高原地區的特點是:海拔高度越 ,大氣壓強越 (均填“高”或“低”)。
(4)高鐵下方的軌道如果采用填充碎石頭,當列車高速運行時,列車底部和軌道之間氣壓將會 (填“增大”或“減小”),碎石頭可能飛起來落到軌道上,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高速軌道是不能填充碎石頭的。組卷:6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