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50分。1-30每小題1分,31-40每小題1分。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下列生物中,性狀的遺傳可能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是( )
A.酵母菌 B.藍細菌 C.乳酸菌 D.噬菌體 組卷:3引用:4難度:0.8 -
2.如圖表示家系中某遺傳病的發病情況,則4 號個體的有關基因組成應是( )
A. B. C. D.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3.有關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卵細胞、一半來自精子 B.受精作用進行時,通常是精子頭部進入卵細胞,然后精卵細胞核相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和本物種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相同 D.通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產生的子代具有多樣性,這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 組卷:45引用:6難度:0.8 -
4.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孟德爾的雜交實驗中,F1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遺傳,也證實了基因的分離定律 B.“控制果蠅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體上,而Y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屬于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的假說 C.基因在染色體上這一結論是由薩頓采用假說演繹法通過對蝗蟲減數分裂過程的研究而提出的,并有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得以驗證 D.孟德爾雜交實驗的F2中3:1的性狀分離比的得出不一定依賴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組卷:19引用:4難度:0.7 -
5.若用玉米為實驗材料驗證孟德爾分離定律,下列因素對得出正確實驗結論影響最小的是( )
A.所選實驗材料是否為純合子 B.所選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是否易于區分 C.所選相對性狀是否受一對遺傳因子控制 D.是否嚴格遵守實驗操作流程和統計分析方法 組卷:38引用:10難度:0.7 -
6.下列比例最能直接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 )
A.顯性純合子與隱性雜交,子一代全部為顯性 B.雜合子自交,后代中顯性:隱性=3:1 C.雜合非糯性水稻產生兩種配子的比例為1:1 D.純合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雜交得F1,F1測交后代表型比為1:1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7.下列關于“建立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模型”活動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演示減數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最少需要紅色橡皮泥和黃色橡皮泥制作的染色體各一條 B.將兩條顏色、長度相同的染色單體中部用同種顏色的小塊橡皮泥粘起來,小塊橡皮泥代表著絲粒 C.該活動能模擬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互換 D.用兩種顏色橡皮泥制作的兩種染色體分別表示來自不同親本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8.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aaBb個體雜交,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且均為完全顯性,則F1的表現型比例是( )
A.9:3:3:1 B.1:1:1:1 C.3:1:3:1 D.15:1 組卷:90引用:7難度:0.5 -
9.在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若n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則3n能代表( )
A.F1形成配子的個數 B.F2的基因型種類數 C.F1形成配子的類型數或F2的表現型種類數 D.F1形成F2時雌雄配子的組合數 組卷:28引用:2難度:0.6 -
10.圖示為正在進行細胞分裂的某生物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細胞是次級卵母細胞 B.細胞中染色單體正在分離 C.該細胞含8個核DNA分子 D.分裂產生的4個子細胞具有生殖功能 組卷:31引用:4難度:0.5 -
11.進行生物實驗時正確選擇實驗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確結論的前提。下列關于實驗材料或方法的選擇正確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過程——放射性同位素標記 B.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構建概念模型 C.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差速離心法 D.證明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用豌豆做雜交實驗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12.某種植物的羽裂葉和全緣葉是一對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對性狀。某同學用全緣葉植株(植株甲)進行四個實驗,其中不能判定植株甲為雜合子的是( )
①植株甲進行自花傳粉,子代無性狀分離
②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均為全緣葉
③用植株甲給羽裂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植株與羽裂葉植株的數量比為1:1
④用植株甲給另一全緣葉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緣葉植株與羽裂葉植株的數量比為3:1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19引用:5難度:0.7 -
13.某一生物有4對同源染色體。假設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在產生精細胞的過程中,其中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對姐妹染色單體移向了同一極,則這個初級精母細胞產生正常精細胞和異常精細胞的比例為( )
A.1:1 B.1:2 C.1:3 D.0:4 組卷:204引用:128難度:0.7 -
14.下列關于基因與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復制產生的兩個基因會隨染色單體的分開而分開 B.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狀與性別決定都有一定關系 C.非同源染色體數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組合的種類也越多 D.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種性狀 組卷:9引用:3難度:0.6
二、非選擇題
-
43.研究人員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用同位素標記技術、密度梯度離心等方法研究DNA復制的機制。關于DNA復制,科學家曾提出三種假說,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研究人員先用含有15NH4Cl培養液培養大腸桿菌,讓大腸桿菌繁殖多代,培養液中的氮可被大腸桿菌用于合成四種
(2)將含15N的大腸桿菌轉移到14NH4Cl培養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腸桿菌的DNA(F1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得到如圖2離心管A中的條帶分布,將F1DNA用解旋酶處理后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得到如圖離心管B中的條帶分布。根據實驗結果,某同學排除了“彌散復制”假說,依據是
(3)為了進一步驗證假說,研究人員將上述F1代大腸桿菌繼續在含14N的培養基上再繁殖一代,進行密度梯度離心,請預測支持“半保留復制”假說的實驗結果:離心后DNA分子在離心管中的條帶分布是
(4)如圖3表示細胞中某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已知該DNA分子含有48502個堿基對,而子鏈延伸的速度為105個堿基對/min,則此DNA復制約需要30s,而實際時間遠遠小于30s,據圖分析其原因是組卷:21引用:4難度:0.6 -
44.現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幾種果蠅,已知表中所列性狀的遺傳涉及兩對等位基因。研究人員通過不同品系果蠅的雜交實驗,闡明了相關基因的遺傳規律。
品系名稱 品系的部分性狀特征 裂翅 灰體、裂翅 黑檀體 黑檀體、直翅 野生型 灰體、直翅
(1)選擇果蠅作為實驗材料的原因是:
(2)科學家通過實驗確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在此基礎上繼續研究,完成了下列實驗:
經統計發現F2中裂翅品系:野生型=2:5.由上述實驗可推出直翅性狀由
(3)若要確定黑檀體基因是在X染色體上還是在常染色體上,請選擇表中的果蠅品系設計實驗進行研究。
實驗方案:
實驗結論:組卷:34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