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師大附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30 13:42:58
一、單選題,每小題1分。
-
1.如圖為某同學構建的種群各數量特征之間關系的模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分別指的是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 B.春節前后,某市的人口數量變化主要取決于圖中的③和④ C.預測未來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⑥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某種昆蟲的雄蟲主要是通過控制⑤來影響種群數量的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為了研究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的影響因素,科學家投放了一定量的標記過的斜紋夜蛾,適當時間后用殺蟲燈誘殺,統計被標記個體數占投放的標記個體總數的比例(回收率),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標記個數總數為N,回收率為a,則斜紋夜蛾的種群數量為 NaB.隨著殺蟲燈間距增大,被標記個體數占釋放個體總數的比例上升 C.該研究結果表明,殺蟲燈的殺蟲效果與殺蟲燈間距無關 D.用殺蟲燈誘殺斜紋夜蛾成蟲可改變種群的年齡結構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3.圖甲表示某魚類種群出生數、死亡數和凈補充量(出生數、死亡數之差)與種群密度的關系,圖乙表示該種群凈補充量與種群密度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代表出生數,b代表死亡數 B.E點前該種群的年齡結構屬于穩定型 C.G點對應圖甲中E點,此時種內競爭最激烈 D.為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捕撈后應使魚類種群密度維持在F點對應數值 組卷:6引用:1難度:0.7 -
4.狍子是中國東北林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狍子經濟價值較高,是獵人們最愛獵捕的野生動物之一,濫捕導致狍子數量急劇減少。任何獵捕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獵捕、買賣、食用野生狍子。對東北某林區一狍子種群數量進行調查,結果如圖所示。其中δ=前一年種群數量/當年種群數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種群數量表現為“S”形增長,t1時種群增長最快 B.t1時狍子的個體數量最多,此后狍子數量越來越少 C.t2時孢子的種群數量達到K值,此后種群數量在K值上下波動 D.t3時狍子個體數量少于t2時,個體的塵存壓力較t2時小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5.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了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4個錐形瓶分別置于相同且適宜環境條件中進行培養,均獲得“S”形增長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血細胞計數板可準確計數錐形瓶中酵母菌數量 B.酵母菌的數量達到K值以后可能會下降 C.錐形瓶Ⅱ和Ⅲ中酵母菌種群的K值相同 D.錐形瓶Ⅳ最先達到K值,Ⅰ最后達到K值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6.某研究小組用血細胞計數板來計數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如圖是該小組所用的血細胞計數板。某同學將培養到第5天的培養液稀釋10倍后,統計五個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數量,平均值為N。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計數時若將壓在中方格邊上的酵母菌都算在內,會使計數結果偏大 B.本實驗需要設置空白對照,以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C.培養到第5天時,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種群密度為25N×105個/mL D.若培養到第7天培養液中酵母菌活菌數開始減少,可能與代謝產物積累有關 組卷:9引用:2難度:0.6 -
7.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曲線增長(如曲線甲),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曲線增長(如曲線乙)。下列有關種群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若乙表示草履蟲種群增長曲線,當種群數量達到e點后,種群中衰老個體將維持基本穩定 B.圖中c點時,環境阻力最小,種群增長速率最快 C.若乙表示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通過鏡檢觀察統計的結果比實際值低,因為其中有死亡的酵母菌個體 D.K值具有種的特異性,所以田鼠的種群增長曲線在不同環境下總是相同的 組卷:191引用:15難度:0.7 -
8.某草原,狐和兔數量變化呈現周期性的波動。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據圖可知狐和兔的數量變化受種群內部生物因素的影響 B.狐和兔數量變化相互制約,是循環因果關系 C.狐捕食兔的種間關系客觀上促進了兔的發展和進化 D.若兔逃避狐捕食能力提高,兩種群數量變化仍符合該曲線模型 組卷:101引用:10難度:0.6 -
9.凡是影響種群重要特征的因素都會影響種群數量的變化。下列關于影響種群數量變化因素敘述,正確的是( )
A.持續38℃高溫可以引起蚜蟲種群數量的急劇下降,說明高溫屬于密度制約因素 B.寒溫帶地區種子春季萌發成幼苗主要受氣溫上升的影響 C.蚊類等昆蟲在冬季來臨時死亡主要受水分不足的影響 D.非生物因素本身對種群數量具有反饋作用,可以通過反饋機制來調節種群數量 組卷:45引用:4難度:0.7 -
10.生態位寬度表示被一個種群所利用的不同資源的總和。生態位重疊指在一個資源序列上,兩個物種利用相同等級資源而相互重疊的狀況。物種生態位的寬度大小與生態位的重疊指數有十分緊密的聯系,相關研究數據如表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表1 生態位寬度樹種名 生態位寬度 西南紅山茶(Camellia pitardii) 0.6831 貓兒屎(Decaisnea insignis) 0.5516 光葉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0.5018 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0.3133 冬青(Ilex purpurea) 0.1121 赤楊葉(Alniphyllum fortunei) 0.1429 華山松(Pinus armandii) 0.1429 種名 光葉珙桐 西南紅山茶 貓兒屎 野桐 水楊葉 冬青 華山松 光葉珙桐 0.0924 0.0556 0.0127 0.0141 0.0717 0.0144 西南紅山茶 0.1128 0.0851 0.0800 1.1036 0.0162 貓兒屎 0.0939 0.1522 0.0919 0.0000 野桐 0.594 0.0910 0.0000 赤楊葉 0.0000 0.0000 冬青 0.0136 華山松 A.西南紅山茶的生態位寬度最大,說明其競爭力強,適應環境的能力也越強 B.生態位寬度較大的物種與其它的物種之間往往具有較大的生態位重疊指數 C.生態位寬度排名前2位的西南紅山茶、貓兒屎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生態位均有重疊 D.赤楊葉和華山松沒有生態位重疊,不存在種間競爭 組卷:6引用:3難度:0.6 -
11.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課外時間進行了“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動,不同地塊中獲得的部分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種群數量的單位為只)。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
蚯蚓 馬陸 蜘蛛 鼠婦 蜈蚣 線蟲 蝸牛 …… 物種數 甲地 9 5 4 17 2 28 7 …… 47(種) 乙地 3 1 6 5 0 8 2 …… 38(種) 丙地 14 8 3 16 5 37 9 …… 54(種) A.甲地的線蟲可能屬于該地區土壤中的優勢種群 B.在統計豐富度時,采用取樣器取樣法和樣方法 C.實驗利用了土壤小動物避光、趨熱的特點 D.調查結果表明丙地的物種豐富度和各種群密度均比乙地大 組卷:9引用:4難度:0.7 -
12.云杉為中國寶貴樹種,產于陜西西南部(鳳縣)、甘肅東部(兩當縣)及白龍江流域等地,生態學家對白龍江流域某地云杉林中兩種林鶯的生態需求進行了研究,兩種林鶯主要覓食樹皮和樹葉,上的昆蟲,覓食部位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云杉為林鶯提供了棲息場所和食物條件 B.同一棵云杉樹上的兩種林鶯必然存在種間競爭 C.同一棵云杉樹上的兩種林鶯的分布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D.該云杉林生物群落會隨時間的推移發生次生演替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13.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沙市中山公園動物園中的各種生物彼此之間沒有內在聯系和相互影響,不能構成一個群落
②地衣階段形成土壤顆粒和有機物逐漸增多,苔蘚不會使巖石分解
③不同地段的種群常呈鑲嵌分布,屬于群落的水平結構
④冬候鳥秋天飛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組成發生了變化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
⑤草原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極度干旱區,群落中物種較少,群落結構較簡單A.①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組卷:0引用:3難度:0.7 -
14.下列關于不同類型群落中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草原生物群落中兩棲類動物較為罕見 B.分布于高緯度地區的狐貍耳朵和尾巴更大 C.森林群落中生活于林下的人參葉薄,葉綠體顆粒大 D.荒漠生物群落中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質莖,葉呈針狀 組卷:6引用:3難度:0.5 -
15.下列關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起點和速度不同但終點可能相同 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是從群落結構簡單到復雜的變化 C.群落演替受環境影響,也與群落內部種間關系的變化有關 D.礦區生態修復體現了人類活動可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組卷:16引用:5難度:0.6 -
16.某山區25年前發生過森林火災,焚毀所有林木.現有一位生態學者對該山區植被進行調查,得到部分數據如下表,以大樹(樹齡>5年)的數量作為森林中樹種優勢度的指標.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赤楊 0 2 5 8 12 20 25 19 14 9 4 櫟樹 21 15 10 7 5 4 2 0 0 0 0 松樹 0 0 0 5 7 11 13 10 5 3 2 杜鵑 2 2 3 1 3 3 4 1 3 2 1 A.火災后該地區群落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目前該山區優勢度最高的物種是松樹 C.櫟樹種群年齡組成為增長型 D.該森林群落在垂直結構上沒有分層現象 組卷:5引用:3難度:0.7
三、簡答題(本題共5道小題)
-
49.科學家把4個與胚胎發育相關的特異性基因導入成年小鼠細胞,培養出了誘導多能干細胞,稱為iPS細胞,再將iPS細胞轉入小鼠乙體內培養,結果如圖1所示。圖2表示研究人員利用小鼠獲取單倍體胚胎干細胞的一種方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胚胎干細胞來源于早期胚胎,如
(2)克隆培養iPS細胞時,為了防止雜菌感染,需在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3)研究人員將iPS細胞團注入缺乏T細胞的小鼠體內,細胞團能繼續生長。由此可推測,圖1中iPS細胞團逐漸退化的原因是
(4)圖2中,研究人員需要對實驗小鼠丙注射
SrCl2溶液處理、激活卵母細胞,并在體外培養至[④]
(5)研究發現,單倍體胚胎干細胞能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組織和器官,該技術培育的單倍體動物可成為研究組卷:3引用:1難度:0.7 -
50.黑線姬鼠與小鼠是同科不同屬的兩個物種,其有極為相似的體型和生物學特性,為遠緣異種克隆提供良好的實驗材料。如圖為克隆黑線姬鼠的流程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培養成纖維細胞時要定期更換培養液,目的是
(2)成纖維細胞在培養過程中會出現
(3)可用
(4)為了提高早期胚胎的利用率,可以對桑椹胚進行組卷:8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