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1章 聲現象》2017年單元測試卷(江蘇省宿遷市泗洪四中)
發布:2024/11/14 3:30:2
一、選擇題
-
1.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我們聽到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我們聽到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將要上鉤的魚被岸邊的說話聲嚇跑 D.人在小溪邊聽到“嘩嘩”的流水聲 組卷:1466引用:215難度:0.9 -
2.以下實例中不能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的是( )
A.鐵路工人用鐵錘敲擊鋼軌檢查螺栓是否松動 B.牙醫用超聲波潔牙 C.醫生用聽診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狀況 D.利用聲吶測海深 組卷:182引用:42難度:0.9 -
3.新年聯歡會上,小王在演出時左手在琴弦上上下滑動,他是在改變二胡發聲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組卷:22引用:8難度:0.9 -
4.男同學一般比女同學的聲音沉悶、渾厚,這是因為男同學發聲時( )
A.頻率高,振幅大 B.頻率低,振幅小 C.頻率低,振幅大 D.頻率高,振幅小 組卷:189引用:25難度:0.9 -
5.弦樂器與管樂器發出的音樂有可能相同的是(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和音色 D.響度、音色和音調 組卷:53引用:12難度:0.9 -
6.下面關于樂音和噪聲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樂音悅耳動聽,給人以享受;噪聲使人煩躁不安,有害于健康 B.樂音是樂器發出的聲音;噪聲是機器發出的聲音 C.樂音的振動遵循一定的規律;噪聲的振動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循 D.聲音的三要素都是對樂音而言的 組卷:243引用:9難度:0.9
二、填空題
-
19.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A音叉時,與B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這一現象既可以說明發聲的物體在,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中傳播;還能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能/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這是因為。
組卷:80引用:14難度:0.5 -
20.如圖所示,小明與小紅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
(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10m間的通話,這表明 。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同樣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現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用手捏住線上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電話時,線沒有拉直而處于松弛狀態,則聽的一方通過棉線 (選(填“能”或“不能”)聽到對方的講話聲。理由是:。組卷:274引用:4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