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校際聯盟九年級(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布:2024/10/8 14:0:2
一、積累與應用(26分)
-
1.根據語境,補寫出古代詩文名句。
詩文名篇,寄寓著情思和感悟,融進民族文化的血脈。遭遇挫折,以“①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福建靠山臨海,農林海產資源豐富,形成了長期以來獨具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在與東南亞的交往中【甲】(A.推動 B.推進)了雙方飲食習俗的交流融合,東南亞的烹調知識、烹調技術和烹調美學逐漸吸收了諸多福建元素。東南亞飲食文化中濃郁的福建元素,與歷史上閩jí ①移民群體在當地的不斷遷徙和融合密切相關。美國人類學家尤金。安德森曾指出,“華人比其他移民群體能夠更長久、更忠實地維系②(xì jì)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宋元以降,尤其是明朝以后,大量的福建人【乙】(A.紛至沓來 B.慕名而來),把家鄉的飲食文化帶到了東南亞。如19世紀中葉的爪哇,“市內1.2萬人,華僑占1萬人,張目四顧,盡數黃炎華胄,有福建鄉村風味”。近代以來,【丙】。
(1)根據拼音為①處寫出正確的文字,為②處加點字寫出正確的讀音。(只填序號)
①
②
(2)從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甲】【乙】處。(只填序號)
【甲】
【乙】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寫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三個句子填入文中【丙】處,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進一步推動了福建飲食元素向東南亞傳播
②福建向東南亞移民熱潮的出現
③特別是帶動了福建飲食在東南亞的再造和創新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組卷:18引用:4難度:0.8 -
3.閱讀《水滸傳》中的選段,回答問題。
宋江道了一個喏,攜了晁蓋手,便投側邊小房里來。晁蓋問道:“押司如何來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著條性命來救你。如今黃岡事發了!白勝已自拿在濟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濟州府差一個何緝捕,帶領若干人,奉著太師府鈞帖,并本對門茶坊里等我。以此飛馬而來報你。哥哥,‘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若不快走時,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當廳下了公文,知縣不移時便差人連夜下來。你們不可擔閣。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來救你。”晁蓋聽罷,吃了一驚,道:“賢弟大恩難報!”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說,只顧安排走路,不要纏障。我便回去也。”
(1)《水滸傳》這部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寫出眾多草莽英雄的不同人生經歷和反抗道路,鮮明地表現了
(2)“文學是什么?”有人說文學是一面映射現實的鏡子,有人說文學是一盞照進現實的燈。請結合《水滸傳》整本書的閱讀體驗,說說在你的心里它是“一面鏡子”還是“一盞燈”。組卷:14引用:1難度:0.5
二、閱讀(64分)
-
8.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疫情積壓的探親訪友、旅游過年、民俗體驗、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集中釋放,出游規模、消費結構、服務質量和市場主體獲得感等指標如和煦的陽光灑滿旅游的大地,奠定了全年旅游經濟“高開穩增,持續回暖”的市場基礎。但是,中國的旅游模式基本停留在早出晚歸趕鴨式參觀景點的傳統模式上,固定路線、固定景點,已經難以適應那些對“個性化”有著挑剔眼光的游客。如何打造“個性化”“高品質”的旅游,已成為旅游從業者急需考慮的問題。
【材料二】
【材料三】
個性化定制旅游服務這一模式在我國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作為新型產品,它的前期開發需要大筆資金的支持。國家對于個性化定制旅游還沒有制定相應法律、法規,這將會導致旅游市場的紊亂,出現嚴重問題。此外,當前我國高素質的旅游服務人才極度缺乏,而個性化定制旅游是為了使旅游者獲得更好體驗感的旅行模式,這就需要旅游服務人員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更高的服務素質。雖然中國在個性化定制旅游這條道路上還存在許多困難,但個性化定制旅游必然是未來旅游行業的發展趨勢。
(1)下列對材料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2023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長,與2019年同期持平。
B.疫情后,公眾出游需求集中釋放,為全年旅游經濟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C.由于“60后”父母更傾向溫泉養生,這致使今年滑雪旅游的占比最低。
D.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個性化定制旅游必將成為旅游業的主要經營模式。
(2)請根據材料二兩幅統計圖提供的信息,為旅游從業者制定親子游方案提出合理建議并說明理由。
(3)閱讀材料一、三,談談如何解決我國個性化定制旅游發展存在的困難。組卷:59引用:4難度:0.5
三、寫作(60分)
-
9.【跨學科?物理】請從下面兩個寫作任務中任選一個,寫一篇作文。
結論:同一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
物理實驗課后,語文老師就上面的圖片引導同學們進行小組研討活動,請大家說說自己的新發現。
小語率先發言:我發現,我就像那個木塊,我需要外界給我足夠的動力,才能沉入知識的海洋。
小文隨后說道:我發現,只有自己足夠努力,沖破桎梏,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1)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同一種物品,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發現。即使是約定俗成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會有新的發現。請以“我的新發現”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不少于600字;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
(2)小語、小文兩位同學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新發現,是因為他們將木塊置于不同的初始位置。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會將自己置于什么位置呢?若是面對與自己預期有差別的位置,我們又該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呢?請自選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簡單的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有理有據;不少于600字;文中請回避與你有關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