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8/3 8:0:9
二、第一部分選擇題(共24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以下估測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
A.空氣的密度是1.29g/cm3 B.一名中學生的體重約為20kg C.珠穆朗瑪峰頂的大氣壓約為1.5×105Pa D.一枚雞蛋受到的重力約為0.5N 組卷:67引用:1難度:0.8 -
2.我國的航天事業突飛猛進,已經是名符其實的航天大國,發射的航天器外殼要求輕巧、耐高溫。那么為了確保航天器發射成功,航天器外殼材料應具有的特性是( )
A.密度大、熔點高 B.密度小、熔點高 C.密度大、熔點低 D.密度小、熔點低 組卷:420引用:7難度:0.5 -
3.用分子的觀點對下列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兩塊表面平滑的鉛塊緊壓后會結合起來——分子間存在引力 B.破碎的玻璃無法復原——分子間存在斥力 C.聞到路邊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運動 D.氧氣被壓縮裝入鋼瓶——分子間有空隙 組卷:397引用:4難度:0.8 -
4.在室溫下,用繃緊的橡皮膜把一個空錐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進熱水中,橡皮膜會凸起來。下列關于瓶內空氣的質量、體積和密度的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
A.質量不變,體積減小,密度增大 B.質量減小,體積減小,密度不變 C.質量不變,體積增大,密度減小 D.質量增大,體積增大,密度不變 組卷:425引用:9難度:0.6 -
5.2023年5月30日18時22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入駐天和核心艙。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以下活動(如圖),還能在太空艙中正常開展的是( )
A.
跳遠B.
測量滑動摩擦力C.
使用天平測物體質量D.
用握力計測手的握力組卷:85引用:1難度:0.7 -
6.如圖所示,一個可以擺動的小球,被固定在天花板上,把它由靜止從位置1釋放,當它擺動到最低點位置2時,如果所有力都突然消失了,那么小球將( )
A.靜止 B.向下掉下去 C.在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判斷 組卷:275引用:6難度:0.8 -
7.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物體有時也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B.兩個物體只要相互接觸就可以產生力的作用 C.自然界中有些力可以脫離物體而產生 D.用力拉彈簧使彈簧伸長,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組卷:1509引用:12難度:0.7 -
8.廚房中有許多神器,關于這些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如圖所示,切蛋神器中的細金屬絲減小了受力面積,增大了壓力B.
如圖所示,夾盤神器中的防滑夾頭增大了接觸面積,增大了摩擦力C.
如圖所示,放筷子神器中的吸盤,將吸盤中的氣體排的越盡,受到的摩擦力越大D.
如圖所示,切瓜神器中的寬大手柄增大了受力面積,減小了壓強組卷:124引用:7難度:0.8 -
9.下列各種情形中,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
A.一個物體繞著圓形軌道勻速轉動 B.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勻速下落 C.一個蘋果從樹上掉落 D.扔出去的鉛球在空中運動 組卷:1884引用:47難度:0.9
三、解答題(本題有10小題,共52分,解答第23、24兩小題要有解答過程)
-
28.用注射器估測大氣壓的值實驗中。
(1)實驗中,分析研究的對象是大氣對 (填“針筒”、“活塞”)的壓力;
(2)實驗過程中他們讓彈簧測力計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減小活塞的 對實驗的影響,從而提高實驗的精確程度。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是一對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3)研究對象受大氣壓力的受力面積等于注射器的截面積。讀出注射器的容積V,再用刻度尺測出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計算大氣壓值,其表達式為p=。
(4)實驗中,小華正確使用了測量儀器,且讀數正確,但她發現測量結果總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
(5)另一方面,考慮到活塞與針筒之間的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小華改進了實驗,如圖2所示,將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過水平細線及定滑輪與燒杯相連,向燒杯中緩慢加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左滑動時,測得杯和水的重力為9.8N,然后向外緩慢抽出杯中的水,當活塞剛開始向右滑動時,測得杯和水的重力為5.6N,已知活塞面積為7×10-5m2,則活塞與注射器之間的摩擦力為 N,所測大氣壓的值應為 Pa。組卷:657引用:7難度:0.6 -
29.某校物理興趣小組進行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實驗,如圖甲所示:
(1)為了方便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驟應該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2)按照正確的操作步驟,當測量結果滿足等式 時(用彈簧測力計示數F1、F2、F3、F4表示),則說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組員小紅利用身邊的器材對實驗進行了改進: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和B、重物、溢水杯(由飲料瓶和吸管組成)、薄塑料杯(質量忽略不計)等器材,裝置如圖乙所示。實驗時逐漸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直至剛好全部浸沒,觀察到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逐漸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逐漸增大,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為ΔFA,B的示數變化量為△FB,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ΔFAΔFB(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這個過程中溢水杯對升降臺的壓力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做完上述實驗后,組員小亮想利用如圖裝置測出一個蘋果的密度,步驟如下:
a.將一個蘋果輕輕放入裝滿水的溢水杯中,如圖丙所示(實驗中的小桶容積足夠大),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為F1;
b.將蘋果取出擦干,溢水杯中的水加滿,再將小桶中的水倒掉擦干后,用牙簽將蘋果全部壓入溢水杯中如圖丁所示,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為F2;
則該蘋果密度表達式為ρ=(用F1、F2和ρ水表示);
若步驟b中,小桶中有前一次實驗殘留的水,則所測得的蘋果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組卷:316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