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江蘇省鹽城中學中考化學三模試卷(二)

          發布:2024/12/31 17:30:3

          一、選擇題

          • 1.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24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3.金屬釩被譽為“合金的維生素”.五氧化二釩(V2O5)中釩元素的化合價為(  )

            組卷:155引用:83難度:0.9
          • 4.2021年,科學家創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輕的鎂原子(該鎂原子核內含有6個中子)。下列有關最輕鎂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66引用:1難度:0.7
          • 5.“企鵝酮”(C10H14O)因分子結構類似企鵝而得名。下列關于“企鵝酮”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3引用:3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18.氧氣在冶煉工藝、化學工業、國防工業、醫療保健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工業制氧
            膜分離制氧:在一定壓力下,讓空氣通過具有富集氧氣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較高的富氧空氣(含90%以上氧氣)。富氧空氣支持燃燒,能起到節能、環保的作用。
            ①富氧空氣比普通空氣更節能的原因是
             

            ②關于富氧空氣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富氧空氣是純凈物
            B.磷在富氧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C.硫在富氧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藍紫色火焰
            D.富氧空氣壓縮后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2)生活制氧
            ①運輸活魚時,用過氧化鈣(CaO2)與水生成氧氣來增加水中含氧量,試推測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的生成物可能為
             
            (填字母)。
            A.氫氧化鈣和氧氣
            B.碳酸鈣和氧氣
            C.氧化鈣和氧氣
            ②家庭便攜式制氧儀也可方便制氧。已知:到達肺部氧濃度=21%+4×氧流量(L/min)%,公式中的“21%”指的是病患吸氧時同時吸入的空氣中的
             
            的濃度,某重病患者應使用4L/min的氧流量,到達肺部的氧濃度是
             

            (3)航天器中制氧
            航天器中宇航員的呼吸保障系統原理如圖所示。

            ①該呼吸保障系統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
             

            ②我國科學家對Sabatier系統中催化劑進行了研究。
            在15MPa,催化劑質量相同,氣體流速為20mL/min時研究溫度對催化劑催化性能的影響,得到CO2的轉化率(%)如表:
            實驗分組 第1組 第2組
            催化劑 Co4N/Al2O3 Co/Al2O3
            溫度/℃ 300 320 340 360 300 320 340 360
            CO2轉化率(%) 84.4 85.3 86.8 90.1 37.6 48.8 54.9 59.8
            分析上表數據可知:
             
            的催化性能更好(填字母)。
            A.Co4N/Al2O3
            B.Co/Al2O3
            ③一種新的循環利用方案是Bosch反應代替Sabatier反應。Bosch反應中CO2和H2生成了C和H2O,從原子利用率的角度來看,相比Sabatier反應,Bosch反應的優點是
             

            組卷:43引用:1難度:0.5
          • 19.鐵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產中應用非常廣泛。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對于碳酸亞鐵的制取和相關性質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
            ①溶液pH大于8.8時,Fe2+可完全轉化為Fe(OH)2沉淀。
            ②FeCO3是白色固體,難溶于水,遇氧氣、水會發生反應,生成Fe(OH)3;遇酸也會發生反應。
            ③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會變為血紅色;而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
            ④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
            【進行實驗】
            (一)制取FeCO3
            (1)某同學將生銹的鐵釘放入稀硫酸中除銹,除銹的化學方程式為
             

            (2)將除盡鐵銹后的鐵釘再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發現溶液中有少量黑色固體出現,說明除銹后的鐵釘屬于
             
            (選填“純金屬”或“合金”)。
            (3)用(2)中反應生成的溶液和pH=11.9的Na2CO3溶液反應制取FeCO3時,可能制得FeCO3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將少量的FeSO4溶液與大量的Na2CO3溶液同時加入到燒杯中,邊加邊攪拌
            B.先將Na2CO3溶液加入燒杯中,再緩慢加入FeSO4溶液,邊加邊攪拌
            C.先將FeSO4溶液加入燒杯中,再緩慢加入Na2CO3溶液,邊加邊攪拌
            (4)碳酸亞鐵中的鐵元素可以幫助人們治療
             
            (選填“貧血”或“甲狀腺腫大”)。
            (二)探究久置于潮濕空氣中FeCO3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FeCO3;猜想二:
             
            ;猜想三:FeCO3和Fe(OH)3
            實驗I:
            (1)取少量久置于潮濕空氣中的FeCO3固體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試管內
             
            ,說明該固體中含有FeCO3
            (2)取少量(1)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進行了下一步實驗操作,該操作是
             
            ,可觀察到
             
            ,說明猜想三成立。
            實驗Ⅱ:
            該興趣小組為進一步確定固體中FeCO3的質量分數,稱取10.0g固體做了如圖所示的補充實驗。

            (3)裝置A中分液漏斗里盛放的溶液為
             
            (填字母)。
            A.濃鹽酸
            B.稀硫酸
            (4)反應結束后,需繼續通入一段時間N2,其目的是
             

            (5)實驗結束后,測得裝置C和D共增重1.1g,則固體中FeCO3的質量分數為
             

            (6)實驗過程中,若無E裝置,會使實驗結果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實驗結論】碳酸亞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變質,故需要
             
            保存。

            組卷:80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