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學校中考物理最后一卷
發布:2024/5/12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關于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托里拆利實驗首次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B.奧斯特第一個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C.牛頓提出力是保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盧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組卷:64引用:2難度:0.8 -
2.下列物體,按空間尺度由小到大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原子——電子——地球——銀河系——太陽系 B.電子——原子——地球——太陽系——銀河系 C.原子——電子——地球——太陽系——銀河系 D.電子——原子——地球——銀河系——太陽系 組卷:46引用:2難度:0.8 -
3.通過對“聲現象”的學習,你認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隔墻有耳”說明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 C.“禁止鳴笛”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傳播 D.月球上兩名宇航員可以面對面直接交流 組卷:65引用:3難度:0.9 -
4.在物理學習中,對數據的估測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以下對小明同學的估測數據中,最符合實際的是( )
A.小明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B.小明100m短跑的用時約為9s C.小明的體重約為200kg D.小明正常步行的速度約5m/s 組卷:428引用:5難度:0.5 -
5.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詩詞中蘊含著物理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B.“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縱使晴明無雨色,乳暈深處亦沾衣”,雨是冰熔化形成的 組卷:52引用:3難度:0.8 -
6.如圖,同學們送小明乘火車回家,火車開動后小明看到同學們在后退。下列說法正確是( )
A.小明以地面為參照物判斷同學們是運動的 B.小明以其中一名同學為參照物判斷其他同學是運動的 C.同學們以地面為參照物判斷小明是運動的 D.同學們以火車為參照物判斷小明是運動的 組卷:414引用:5難度:0.5 -
7.下列四種現象中,與平面鏡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手影的形成B.
蠟燭通過小孔成像C.
荷花的“倒影”D.
“折斷”了的鉛筆組卷:369引用:2難度:0.5 -
8.如圖,《天工開物》中描述了古代勞動人民在田間割稻、脫粒等情境,下列選項中可以增大壓強的是( )
A.甲圖中把鐮刀磨鋒利 B.乙圖中木桶底面積較大 C.丙圖中牛的腳掌較大 D.丁圖中扁擔較寬 組卷:282引用:16難度:0.5 -
9.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燈泡L1、L2均發光,兩電表均有示數,過一會兒,其中一個燈泡突然熄滅,一只電表示數增大,另一只電表示數減小為零,則此電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燈泡L1開路 B.燈泡L2開路 C.燈泡L1短路 D.燈泡L2短路 組卷:322引用:8難度:0.6 -
10.如圖所示,關于物體受到的浮力及其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所示,當孔明燈內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孔明燈才上升 B.圖乙所示,輪船從長江駛入海洋的過程中,浮力變大 C.圖丙所示,良種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次種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圖丁所示,潛水艇下沉過程中,重力不變,浮力變小 組卷:1107引用:14難度:0.6
六、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3分。
-
30.小明重459N,每只腳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為200cm2,中午拿著質量為500g的盒飯走過長72米的走廊用了1分鐘,接著從一樓到三樓用了2分鐘時間,每層樓高3m。(g=10N/kg)求:
(1)小明走過走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明拿著盒飯站在門口時,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3)從一樓到三樓過程中小明對盒飯所做的功和功率分別是多少?組卷:305引用:3難度:0.6 -
31.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R0=30Ω,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20Ω,1A”,電流表的量程為“0~3A”,小燈泡上標有”3V,1.5W”字樣。不考慮燈絲電阻變化,并保證電路安全。求:
(1)小燈泡的電阻。
(2)當S閉合,S1、S2均斷開時,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3)當S、S1、S2均閉合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和電路消耗的最小功率。組卷:456引用: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