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名校協作體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7 7:0:1
一、選擇題(本題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有且僅有一個正確選項,多選、漏選、錯選都不得分)
-
1.下列能夠在人體的內環境中進行的生理過程是( )
A.接種新冠疫苗后,血漿中抗體的合成 B.劇烈運動后,乳酸再生為葡萄糖 C.類固醇類藥膏涂抹后與受體的結合 D.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產生的被動免疫 組卷:8引用:3難度:0.6 -
2.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環境的改變,群落往往處于不斷變化和發展中,如湖底的原生裸地也能演替成生物種類多樣的群落,下列有關此演替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流入群落的能量逐漸增加 B.抵抗外界干擾能力逐漸增強 C.該演替的終點是森林 D.該演替的類型是初生演替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
3.下列人類活動中一定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是( )
A.外來物種的引入 B.人類對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C.環境污染日益加劇 D.建立種子庫和基因資源庫 組卷:8引用:3難度:0.6 -
4.生物體由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下列關于生物體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血漿中Ca2+與肌肉的興奮性有關 B.蔗糖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 C.膽固醇是細胞的重要儲能物質 D.高溫不會使胰島素失活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5.如圖①~④表示細胞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結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產生的囊泡都會與細胞膜融合 B.藍細菌沒有②結構,不能進行需氧呼吸 C.③中可進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 D.④含染色質,能合成部分自身所需蛋白質 組卷:6引用:3難度:0.6 -
6.如圖為人體需氧呼吸的過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階段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B.②階段丙酮酸被徹底分解為CO2,產生大量ATP C.③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中,產生H2O D.③階段所需要的[H]來自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基質 組卷:17引用:3難度:0.7 -
7.線粒體結構和功能的改變與細胞的凋亡密切相關。當細胞衰老或要不可修復的DNA損傷時,線粒體會釋放細胞色素c并經過一系列反應引起細胞凋亡,其途徑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衰老細胞中線粒體外膜皺縮,呼吸變慢 B.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大有利于細胞色素c的釋放 C.凋亡細胞激活C-9酶的過程屬于放能反應 D.激活癌細胞的C-9酶或C-3酶可成為研制癌癥治療藥物的思路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8.下列關于“活動: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臨時裝片”的敘述,正確的( )
A.可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代替鹽酸解離,其他步驟不變 B.漂洗是為了洗去多余的染料,便于觀察 C.制片時先用吸水紙將水分吸干再蓋上蓋玻片 D.觀察到的分裂中期細胞可用于制作染色體組型圖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9.豌豆是孟德爾進行遺傳研究的重要材料,下列關于豌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進行有性生殖時,相互之間隨機授粉 B.各性狀的遺傳方式都不是伴性遺傳 C.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都可以自由組合 D.性狀都由基因決定,與環境因素無關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0.下列有關遺傳學研究科學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基因 B.薩頓通過比較發現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C.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提出“細胞核內的染色體可能是基因的載體” D.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并提出了半保留復制的假說 組卷:3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題,共50分)
-
29.回答下列(一)、(二)小題:
(一)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個應用于臨床的抗生素。早期科學家只能從青霉菌中提取少量青霉素,它的價格貴如金。隨著高產菌種的選育、發酵技術的發展,青霉素步入了產業化生產的道路。
(1)高產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籍選出來,也可以先對菌種進行
(2)向發酵罐加入配制好的培養基后,需從發酵罐底部通入高溫蒸汽對發酵罐和培養基進行
(3)發酵罐內的發酵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要嚴格控制溫度、pH和
(二)缺磷是限制苜蓿生產品質和生態、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將多聚磷基因ppk轉進紫花苜蓿,育成聚磷植物可以減少苜蓿種植區的土壤磷肥施用量,提高磷肥有效利用率。
(1)獲取多聚磷基因ppk的方法有多種。可以通過構建基因文庫的方法獲取ppk基因,也可以通過
(2)將
(3)在愈傷組織后續的培養過程中,需要提供適宜的培養基,并給予適宜的
(4)在農田和水體交界處建立聚磷苜蓿的緩沖帶,可以減少水體組卷:24引用:1難度:0.7 -
30.已知Ⅰ型糖尿病的常見病因是缺少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最新的研究顯示,通過給患Ⅰ型糖尿病的小鼠注射一種名為mAb-4的化學物質,可迅速降低其血糖濃度,其原理為mAb-4能使小鼠胰腺內的胰島α細胞轉化為能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性β樣細胞,從而使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濃度恢復正常,該轉化過程可在兩周內完成。為了驗證上述研究,請完善下列實驗步驟并預測相應的實驗結果。
材料用具:健康的成年小鼠若干、患有Ⅰ型糖尿病的成年小鼠若干、生理鹽水、mAb-4溶液、血糖檢測儀和胰島素檢測儀等(注:胰島素濃度和血糖濃度檢測的具體操作方法和細節不做要求;正常小鼠的血糖濃度范圍為100~200mg/dl)
(1)實驗步驟
①取
②三組小鼠均正常飼喂并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飼養2周,每天在相同時間給A、B、C三組小鼠分別注射適量且等量的
③第3周開始停止注射并開始每天在飼喂1h后
(2)完善下方坐標系并在坐標系中畫出各組小鼠血糖濃度變化曲線
(3)討論與分析:
①mAb-4能使小鼠的胰島α細胞成功轉化為功能性β樣細胞的根本原因是
②為了進一步探究mAb-4的作用,研究者將健康成年人的部分胰島組織植入除去自身胰島組織的糖尿病小鼠體內。將這批小鼠均分為甲、乙兩組,每天給甲、乙兩組小鼠分別注射生理鹽水和mAb-4溶液,飼養4周后檢測血糖濃度,甲組小鼠的血糖濃度未下降,乙組小鼠的血糖濃度降至正常水平。甲組小鼠血糖濃度未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小鼠的組卷:3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