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聯盟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7 3:0:2
一、選擇題(1-10小題每題1分,11-30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下列與細胞有關的“不一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所有植物細胞中不一定都含有磷脂 B.蛋白質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體上 C.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葉綠體中進行 D.胰島素的分泌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組卷:46引用:14難度:0.9 -
2.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內的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保證了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B.卵細胞體積大,可以為胚胎的早期發育提供所需養料 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線粒體,確保了不發生細胞呼吸 D.具有豐富突起的神經細胞能使神經調節更廣泛、更精確 組卷:2引用:1難度:0.5 -
3.微囊藻屬和魚腥藻屬等藍細菌是引起水華的主要生物。某同學取發生水華的水體制成裝片,在低倍鏡下觀察到如圖所示圖象,當使用高倍顯微鏡進一步觀察時,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若將物鏡由10×替換成40×,則觀察到的細胞的面積擴大4倍 B.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焦后,不能再轉動粗準焦螺旋和反光鏡 C.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不同形態的藍細菌及其細胞內清晰的擬核 D.視野中的藍細菌呈綠色與其所含的葉綠素有關 組卷:23引用:4難度:0.7 -
4.下列細胞相關結構與功能關系的敘述,對應錯誤的是( )
A.核糖體——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合成蛋白質 B.溶酶體——為動物細胞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和入侵的病原體 C.線粒體——真核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合成釋放ATP D.內質網——為動植物和真菌細胞加工、包裝和發送蛋白質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5.用相同的培養液培養水稻和番茄,一段時間后,測定培養液中離子的濃度,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與離子吸收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種植物對不同離子的吸收速率不同 B.水稻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吸收Mg2+、Ca2+的速率 C.番茄吸收大量的SiO44-,而水稻幾乎不吸收SiO44- D.植物對離子的吸收速率在一定范圍內隨O2濃度增大而增大 組卷:38引用:4難度:0.7 -
6.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有關蛋白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物質運輸、信息傳遞等過程有關,與能量轉化過程無關 B.組成蛋白質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其中N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C.煮沸消毒的主要原理是高溫可引起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發生空間結構的改變 D.同一個體不同細胞中蛋白質種類完全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組卷:4引用:6難度:0.7 -
7.無機鹽在細胞中含量很少,但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關于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N和Mg的缺乏都會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影響 B.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發生與Fe的供給不足無關 C.P是許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ATP)和生物膜的重要組成成分 D.K+、Na+參與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Ca2+與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無關 組卷:11引用:8難度:0.7 -
8.在提取蛋白質A的過程中,β-巰基乙醇的使用濃度會直接影響蛋白質A的結構,當β-巰基乙醇的使用濃度過高時,蛋白質A的二硫鍵斷裂,肽鏈伸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A的功能與其空間結構的變化直接相關 B.蛋白質A受到高濃度的β巰基乙醇影響后,其元素組成發生了改變 C.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后,仍然可以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現紫色 D.用高濃度的β-巰基乙醇處理蛋白質A并不會改變該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 組卷:60引用:16難度:0.7 -
9.細胞內的各種生物膜在結構上既有明確的分工,又有緊密的聯系。如圖為溶酶體的發生過程和‘消化”功能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物膜是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的統稱 B.圖示e含有4層生物膜,將與溶酶體融合形成f C.f的形成反映了生物膜具有流動性的結構特性 D.b是剛形成的溶酶體,它來源于高爾基體 組卷:9引用:8難度:0.6 -
10.一種金屬離子能夠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部。將活細胞放入不同濃度的含該金屬離子的溶液中,1h后,測量細胞內該金屬離子的濃度,得到如圖所示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金屬離子進入細胞的方式是細胞最重要的物質吸收方式 B.由圖可知該金屬離子轉運速率受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影響 C.A點之后金屬離子轉運速率不再增加,可能是受載體蛋白數量的限制 D.該金屬離子的轉運與膜的流動性無關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11.某小組觀察了洋蔥外表皮細胞在3%KNO3溶液中的質壁分離現象,并每隔1min拍攝記錄,經計算
的平均值(S1以細胞壁為邊界,S2以細胞膜為邊界),結果如表所示。S2S1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8 9 G S2S1100 72.2 77.4 82.5 84.4 86.6 88.2 90 92.01 91.01 100 A. 越小,說明質壁分離的程度越小S2S1B. 增加的原因是液泡吸收了KNO3S2S1C.0min與Gmin時的細胞液濃度相同 D.0min與Gmin時的沒有滲透作用發生 組卷:8引用:4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
34.豌豆和玉米都是常見的遺傳學實驗材料,在科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因為豌豆和玉米都具有
(2)已知玉米的寬葉基因A對窄葉基因a為顯性,相應基因位于9號染色體上,A-和a-表示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發生部分缺失(缺失區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響減數分裂過程。染色體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體缺失的卵細胞可育。
①現有基因型分別為AA、Aa、A-a、aa-、aa的5種玉米,欲設計實驗驗證“染色體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體缺失的卵細胞可育”,選擇基因型為
②若上述結論成立,以A-a個體為母本,以Aa-為父本雜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間隨機傳粉,則子二代中寬葉個體占
(3)豌豆的高稈對矮稈為完全顯性,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花腋生對頂生為完全顯性,由另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某生物興趣小組取純合豌豆做了如下實驗:
高莖腋生×矮莖頂生葉→F1:高莖腋生,F1自交→F2:高稈腋生:高稈頂生:矮稈腋生:矮稈頂生=66:9:9:16,分析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因為
②因為
③該小組同學針對上述實驗結果提出了假說:
a.控制上述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
b.F1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BD:Bd:bD:bd=4:1:1:4;
c.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為驗證上述假說,請設計一個實驗并寫出預期實驗結果:
實驗設計:
預期結果:組卷:26引用:3難度:0.6 -
35.鵪鶉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其羽色受三對等位基因B/b,D/d和H/h控制。其中B為有色基因,b為白化基因,基因型為bb時表現為白羽;D/d這對等位基因僅位于Z染色體上,D決定栗羽,d決定黃羽;h控制黑色素的合成,黑色素對其他色素有掩蓋作用,存在H基因時不能合成黑色素。雌性黃羽鵪鶉與雄性白羽鵪鶉雜交,F1的表現型及比例為雌性白羽:雄性栗羽:雄性黑羽=4:3:1。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題意分析,B/b、D/d和H/h三對等位基因中,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的兩對等位基因是
(2)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
(3)現有純合的雌性黃羽鵪鶉,該鵪鶉與某純合的雄性鵪鶉雜交,雜交后代能根據鵪鶉的羽色判斷性別,符合條件的純合雄性鵪鶉的基因型可能是組卷:19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