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河北省張家口市博文實驗中學天津市班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

          • 1.中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形式可以是(  )
            ①參加社區義賣活動
            ②退學去打工掙錢
            ③到敬老院照顧老人
            ④主動關愛留守兒童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曾有人問一位哲人:“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哲人回答說:“把它放到大海去?!边@簡短的對話,揭示的深刻道理是(  )

            組卷:45引用:11難度:0.8
          • 3.下列社會關系中,屬于地緣關系的是( ?。?/h2>

            組卷:32引用:4難度:0.8
          • 4.生活中,父母為我提供衣食,老師幫助我學習,快遞員為我送快遞,過馬路時,警察叔叔為我提供安全保障這表明(  )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5.小濤是爺爺奶奶的孫子,爸爸媽媽的兒子,某中學八年級(3)班的學生,班上的體育委員,小麗的同桌,他和班上的小楊同住在小區的一幢樓里,是小楊的鄰居,小濤擁有多重身份表明(  )
            ①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小濤是善變的
            ④從不同的角度,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會關系分為多種

            組卷:52引用:20難度:0.9
          • 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對聯告訴我們應該(  )
            ①主動認識社會,積極融入社會
            ②了解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
            ③在社會關系中確定自己的地位
            ④學會傾聽,主動關心他人

            組卷:14引用:7難度:0.6
          • 7.下列不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h2>

            組卷:358引用:23難度:0.7
          • 8.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其中被稱為“好人法”的第184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民法典》的這一規定有利于( ?。?br />①養成親社會行為,傳遞社會正能量
            ②熱心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
            ③公民都成為好人
            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社會秩序

            組卷:17難度:0.6
          • 9.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時代楷模發布、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尋找最美”……在這些評選活動中,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一次次地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洗禮。開展系列“先進人物”評選活動能夠引導我們( ?。?br />①學會見賢思齊,提高道德修養
            ②復制他人經驗,成就完美人生
            ③學習先進模范,汲取生命力量
            ④傳承中華美德,踐行核心價值

            組卷:17難度:0.7

          三、閱讀材料,分析回答問題

          • 28.材料一《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條規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
            材料二  2018年8月21日,在濟南開往北京的G334次列車上,一名男子在女乘客上車前,坐在了屬于女乘客的座位上,女乘客上車后,他繼續“霸座”,并拒絕與乘務人員的溝通,稱“無法起身,不能歸還座位”。事件發生后,鐵路公安部門隨即對事件進行調查、取證。2018年8月24日,濟南鐵路公安處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條一款三項之規定,給予孫某治安罰款200元的處罰。
            (1)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除了材料中提到的法律,主要還有哪些?
            (2)結合材料,說說社會規則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四、探究與實踐

          • 29.材料一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舉辦了“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充分匯集和展示全球最領先、最前沿的一批互聯網新技術新成果。一系列活動讓每個人都更深刻地認識到,在“互聯網+”的大潮之下,“科技改變生活”不再只是口號。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浪潮席卷而來,讓網絡幾乎無處不在。手持一部智能手機,我們就可以毫不費力地瀏覽資訊、購物、訂餐、買票、約車、理財……很多人的生活已深深打上了互聯網的烙印。未來,互聯網技術創新還將帶給我們更多驚喜,給生活加點料,讓未來更精彩。
            (1)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材料二  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布《2018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7月31日,我國未成年人網民數量到達1.69億。未成年人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7%,這一比例明顯高于同期全國人口57.7%的互聯網普及率。而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網過程中接觸到暴力、賭博、吸毒、色情等違法不良信息,網絡不良信息就像一只“黑手”,成為威脅青少年網絡安全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反映了網絡的什么弊端?
            (3)中學生應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