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八中(實驗班)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3 15:30:2
一、選擇題。
-
1.某DNA分子(14N)含有3000個堿基,腺嘌呤占35%。若該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標記過的四種游離脫氧核苷酸為原料復制3次,將全部復制產物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得到如圖一所示結果;若將全部復制產物加入解旋酶處理后再離心,則得到如圖二所示結果。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Z層全部是僅含14N的DNA單鏈 B.W層中含15N標記的胞嘧啶有6300個 C.X層中含有的氫鍵數是Y層的 13D.W層與Z層的核苷酸數之比是7:1 組卷:32引用:3難度:0.8 -
2.已知幽門螺旋桿菌的某基因編碼區含有堿基共N個,腺嘌呤a個。相關計算正確的是( )
A.該編碼區的氫鍵數目為1.5N-a個 B.該編碼區轉錄得到的mRNA中的嘌呤之和為 N4C.該編碼區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數量小于 個N6D.該編碼區的第n次復制所需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的數量為2n-1a個 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基因最初轉錄形成的是核內不成熟的RNA(hnRNA),其在細胞核內經加工成為成熟的mRNA。甲、乙為小鼠的β-球蛋白基因(圖中的實線為基因)分別與其hnRNA、mRNA的雜交結果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圖中存在A、U堿基配對現象 B.hnRNA和mRNA之間雜交會出現較大比例的雜交帶 C.hnRNA的生成過程中不需要解旋酶的參與 D.β-球蛋白基因中存在不編碼蛋白質的核苷酸序列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4.如圖是中心法則及其發展的內容,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所有過程都會發生堿基互補配對 B.不同生物遺傳信息的傳遞途徑可能相同 C.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不可能表達出相同的蛋白質 D.生物的遺傳信息儲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5.如圖為高等動物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結構①的數量倍增發生于分裂間期的細胞中 B.具有單層生物膜的結構②與細胞分泌活動有關 C.RNA和RNA聚合酶穿過結構③的方向相同 D.④、⑤處的核糖體由RNA和蛋白質組成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6.人體骨髓中存在少量屬于多能干細胞的間充質干細胞(MSC),如圖為MSC分裂、分化成多種組織細胞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其他組織細胞中的DNA.RNA與MSC中的相同 B.MSC不斷增殖分化的過程中,發生了基因選擇性表達 C.當MSC中的所有基因都不能表達時,表明細胞開始凋亡 D.人體內不同誘導因素使MSC分化形成不同類型的細胞 組卷:28引用:3難度:0.7 -
7.“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雙菌發酵的傳統谷物發酵飲料。傳統做法是采用俄式大面包為基質,加入菌種發酵生成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豐富的有機酸物質。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發酵過程需要密閉條件 B.兩菌種的細胞呼吸方式相同 C.CO2由兩菌種共同產生 D.兩菌種細胞呼吸的場所均只為細胞質基質 組卷:48引用:10難度:0.7 -
8.家庭釀酒過程中,密閉容器內酵母菌呼吸速率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呼吸底物為葡萄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8h,容器內的水含量由于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消耗而不斷減少 B.0~6h酵母菌呈“J”型增長 C.0~8h,容器內壓強不斷增大,在8h時達到最大值 D.6h左右酵母菌開始產生酒精,6~10h酒精產生速率逐漸增大 組卷:28引用:2難度:0.7 -
9.秸稈的纖維素經酶水解后可作為生產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生物興趣小組利用自制的纖維素水解液(含5%葡萄糖)培養酵母菌并探究其細胞呼吸(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培養開始時向甲瓶中加入酸性重鉻酸鉀以便檢測乙醇生成 B.乙瓶的溶液由藍色變紅色,表明酵母菌已產生了CO2 C.用甲基綠溶液染色后可觀察到酵母菌中線粒體的分布 D.實驗中增加甲瓶的酵母菌數量不能提高乙醇最大產量 組卷:13引用: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6.如圖表示興奮通過神經一骨骼肌接頭引起骨骼肌收縮的部分過程。突觸小泡釋放乙酰膽堿(Ach)作用于A(受體兼Na+通道),使Na+內流,產生動作電位,引起肌肉收縮。分析回答:
(1)神經-骨骼肌接頭屬于反射弧中
(2)圖中釋放Ach的結構是神經元的
(3)細胞外鈣離子對鈉離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鈣離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鈉離子內流減少),故臨床上血鈣含量偏高,會引起組卷:17引用:1難度:0.8 -
27.如圖為某同學建構的種群知識框架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
(2)種群的“J”型曲線增長數學模型:Nt=N0λt中,λ值與增長率的關系是:增長率=
(3)利用方法⑦調查田鼠種群密度時,若一部分被標記的田鼠被鼬捕食,則會導致種群密度估算結果
(4)為了驗證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小明又做了“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與時間的變化關系”的實驗。在用血球計數板(1mm×1mm方格)對某一稀釋100倍的樣品進行計數時,發現在一個小方格內(蓋玻片下的培養液厚度為0.1mm)酵母菌平均數為5,據此估算10mL培養液中有酵母菌組卷:5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