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1/4 2:0:2
一、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0分,滿分0分)
-
1.如圖,小明將兩根橡皮筋綁在木棍上然后套在一個紙盒子上,此時小明用不同大小的力撥動橡皮筋,改變的是發出聲音的(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傳播速度 組卷:289引用:5難度:0.7 -
2.2022年元宵晚會上,在中國空間站執行任務的宇航員王亞平用古箏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送上元宵祝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古箏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發聲的 B.王亞平能夠聽到琴聲是因為氣體可以傳聲 C.通過改變彈琴弦的力度可以改變音調 D.關緊門窗可減小戶外煙花聲的干擾,這是由聲源處減弱噪聲的 組卷:30引用:1難度:0.7 -
3.下列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中,有可能出現在青島冬季的溫度是( ?。?/h2>
A. B. C. D. 組卷:963引用:7難度:0.7 -
4.物態變化讓我們領略了許多美妙的景色。如圖所示的有關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組卷:201難度:0.7 -
5.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下列有關節氣的諺語分析正確的是( )
A.“白露種高山,寒露種河邊”,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伏天三場雨,薄地長好麻”,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C.“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D.“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熔化現象 組卷:21引用:3難度:0.8 -
6.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通過三棱鏡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從而揭示了光的顏色之謎。如圖所示的光學現象與光的色散現象原理相同的是( ?。?/h2>
A.
樹底地面上的光斑B.
雨后空中的彩虹C.
水中的月亮D.
陽光下的身影組卷:155引用:4難度:0.8
三、解答題(本題共4小題,共44分)
-
17.為了通過直觀現象說明干冰(固態二氧化碳)在常溫下易升華這一特點,小明同學設計了如下兩種方案。
方案1:將一小塊干冰放入一癟的保鮮袋中,并將袋口扎緊,很快看到保鮮袋鼓起,里面充滿無色透明氣體,如圖甲所示。(為安全起見,袋口不能太緊)
方案2:在燒杯中放入適量的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觀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氣泡產生,同時水面有大量白氣,如圖乙所示。
(1)方案2中,水面上的大量“白氣”是 (選填“水蒸氣”、“液態水”或“二氧化碳氣體”),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選填“白氣”、“二氧化碳氣體”或“水蒸氣”),此實驗中杯中水溫會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
(2)你認為方案 可以達到實驗目的(選填“1”、“2”或“1和2”)。組卷:159引用:3難度:0.5 -
18.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小明用一個空的易拉罐,在其底部中央開一個小圓孔,并將其頂部剪去,蒙上一層半透明薄膜。將點燃的蠟燭按圖1甲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
(1)為讓實驗效果更明顯,應該在 (選填“明亮”或“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
(2)實驗中小明利用此裝置可以看到燭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此成像的原理是 。
(3)小明增大蠟燭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若將實驗的小孔變為三角形的小孔,則光屏上的像的形狀會 (選填“不變”、“變為三角形”、“變為正方形”)。
(5)晴天正午,小明走在五島湖公園的樹林下,他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這些光斑是 (選填“太陽”、“樹葉的縫隙”或“樹葉”)的 (選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選填“樹葉間縫隙的大小不同”或“樹葉縫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
(6)如圖1乙所示,讓一束平行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為小鐵球(大小可不計)。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圖中半徑為R的圓形虛線軌跡運動,關于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運動的軌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軌跡為圓形,半徑為R
B.軌跡為直線,軌跡的長度為R
C.軌跡為圓形,半徑為2R
D.軌跡為直線,軌跡的長度為2R
(7)如圖2中“坐井觀天”講述的是青蛙在井底只能看到一小部分天空的故事,能正確表示青蛙通過井口觀察到的范圍的圖像是 。
(8)晚上,小明挑著一盞不帶光源的工藝品小燈籠在家里玩。當把小燈籠移到發光面較大的吸頂燈正下方時(如圖3所示),會在小燈籠正下方的水平白紙上出現一個影子,關于這個影子的形狀,圖中正確的是 。組卷:159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