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三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18 18:0:2
一、單選題(1-15每題2分,16-45每題1分,共60分).
-
1.以下關于真核細胞中某些結構的功能的敘述,錯誤的( )
A.高爾基體能夠進行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加工 B.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C.溶酶體能夠分解細胞內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D.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中心體與紡錘體的形成有關 組卷:23引用:3難度:0.8 -
2.下列有關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統一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遺傳物質DNA都位于染色體上 B.都在細胞核中完成遺傳信息的轉錄 C.都能通過線粒體進行有氧呼吸 D.都含有核糖體,但核糖體的形成不一定與核仁有關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3.以下關于DNA復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NA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 B.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DNA復制準確進行 C.DNA復制可保持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D.復制時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 組卷:15引用:1難度:0.5 -
4.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 )
A.生殖隔離 B.地理隔離 C.基因庫有很大差異 D.發生突變和基因重組 組卷:18引用:1難度:0.9 -
5.下列關于21三體綜合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體片段缺失造成的 B.該病是由于特定染色體的數目增加造成的 C.該病是由于染色體組數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該病是由于染色體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6.關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種tRNA可以攜帶多種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細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碼子是位于mRNA上相鄰的三個堿基 D.線粒體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組卷:527引用:165難度:0.9 -
7.下列物質中,以自由擴散方式通過細胞膜的是(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島素 組卷:26引用:5難度:0.7 -
8.下列是關于薩頓的理論和摩爾根實驗的相關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
A.薩頓推測出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B.果蠅的眼色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C.摩爾根的研究運用了假說—演繹的方法 D.摩爾根證明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9.關于癌細胞與癌癥,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成纖維細胞癌變后變成球形,其結構和功能會發生相應改變 B.在體外培養條件下,癌細胞能無限增殖 C.原癌基因在人體細胞內編碼功能異常的蛋白質 D.細胞癌變后,癌細胞彼此之間黏著性降低,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 組卷:24引用:3難度:0.8 -
10.用光學顯微鏡觀察裝片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為了使視野明亮,可以調節顯微鏡的通光孔 B.在低倍鏡下找到葉片細胞后,應直接換高倍物鏡 C.在高倍鏡下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低倍鏡轉換高倍鏡觀察,需要先提升鏡筒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1.下列關于硝化細菌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可以發生基因突變 B.在核糖體合成蛋白質 C.可以進行有絲分裂 D.能以CO2作為碳源 組卷:302引用:5難度:0.7 -
12.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有關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不能在細胞核內發揮作用 B.細胞膜、細胞質基質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C.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會發生甲基化從而影響基因表達 D.蛋白質變性是由于肽鍵的斷裂造成的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13.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需用同時含有32P和35S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 B.攪拌是為了使大腸桿菌內的噬菌體釋放出來 C.離心是為了沉淀培養液中的大腸桿菌 D.該實驗證明了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組卷:313引用:10難度:0.7 -
14.小鼠控制黑眼/紅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某個體測交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紅眼黑毛:紅眼白化=1:1:1:1。該個體最可能發生了下列哪種染色體結構變異( )
A.染色體某一片段缺失 B.染色體中增加某一片段 C.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 D.染色體的某一片段位置顛倒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15.Ca2+的正常分布與人體生命活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Ca2+泵亦稱為Ca2+-ATP酶,它能催化質膜內側的ATP水解,釋放出能量,驅動細胞內的Ca2+泵出細胞,以維持細胞內游離Ca2+的低濃度狀態。如圖為Ca2+運輸的能量供應機制,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示Ca2+泵承擔著催化和運輸的功能 B.磷酸化的Ca2+泵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轉運Ca2+ C.Ca2+泵運輸Ca2+時需與Ca2+結合,空間結構發生變化 D.ATP分子的三個磷酸基團中,離腺苷最近的具有的轉移勢能最高 組卷:13引用:5難度:0.7 -
16.關于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同卵雙生兄弟間的性狀差異是由基因重組引起的 B.染色體變異可能會導致新物種的產生 C.染色單體上的基因不能發生基因重組 D.只有基因突變能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組卷:5引用:1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
48.一萬多年前,某地區有許多湖泊(A、B、C、D),湖泊之間通過縱橫交錯的溪流連結起來,湖中有不少鳉魚。后來,氣候逐漸干旱,小溪流漸漸消失,形成了若干個獨立的湖泊(如圖1),湖中的魚形態差異也變得明顯。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溪流消失后,各個湖泊中的鳉魚不再發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
(2)C湖泊中的鳉魚某對染色體上有一對等位基因A和a,該種群內的個體自由交配。圖2為某段時間內種群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假設無基因突變,則該種群在
(3)若在某一段時間內,種群足夠大且沒有其他因素干擾,種群內隨機交配產生子代,此時種群中Aa與aa基因型頻率相等,則其產生的子代中隱性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4)在5000年前,A湖的淺水灘生活著甲水草(二倍體),如今科學家發現了另一些植株較碩大的乙水草,經基因組分析發現,甲、乙兩種水草完全相同。經染色體組分析,水草甲含有18對同源染色體,水草乙的染色體組數是水草甲的2倍。則乙水草產生的原因最可能是組卷:10引用:3難度:0.6 -
49.為系統解析北京鴨在品種改良過程的基因組遺傳和機制,研究人員利用純合綠頭野鴨(棕褐羽、體格小)和北京鴨(白羽、體格大)為材料進行實驗,部分雜交實驗結果見下表。回答下列問題:
雜交組合 F1 F2 多對(♀)綠頭野鴨×北京鴨(♂) 體格大棕褐羽 體格大962只,體格小64只
棕褐羽:♀326只,♂328只
白羽:♀111只;♂115只多對(♂)綠頭野鴨×北京鴨(♀) 體格大棕褐羽 體格大952只,體格小63只
棕褐羽:♀355只,♂361只,
白羽:♀118只,♂122只
(2)研究表明,控制鴨體型大小的基因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相應的基因用A/a、B/b表示),親本綠頭野鴨和北京鴨的基因型分別為
(3)研究發現,鴨群中出現一種突變體,控制羽色的基因(用Y/y表示)所在的8號染色體缺失一個片段m(基因Y/y不在m片段上)。缺失m片段的染色體記為e,未缺失片段m的染色體記為E,如圖所示。研究還發現,只含e染色體的精子死亡,而只含e染色體的卵細胞可正常受精發育。為了判斷某雜合突變體雄鴨基因Y/y在染色體E、e上的分布情況,研究人員讓該雄鴨與基因型雜合的突變體雌鴨相互交配得到F1,觀察并統計F1的表現型及比例。請預測結果并得出結論:組卷: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