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2課 詩經二首》2022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12/1 0:30:5
第一部分課內精讀。
-
1.對下列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兩句運用比喻手法,說明淑女、君子在河灘幽會,營造一種幽靜的氛圍。 B.“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兩句反復使用,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輾轉反側”以行動來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戀,十分生動形象。 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別指醒來和睡著,可見君子思戀之苦。 組卷:658難度:0.8 -
2.下列對《蒹葭》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第一章前兩句寫秋天的景象。這是思念者眼中所見之景:茂盛的蘆葦無邊無際,早晨的露水已經凝結成霜。引起了主人公對伊人的思念。 B.“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實寫,寫伊人在水的另一方,因此他上下追尋。 C.第二章、第三章均為八句,所寫的內容幾乎與第一章完全一樣,但是感情均比前一章進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變化。 D.全詩一唱三嘆,委婉深入,充分表現了主人公對伊人的思念之情。 組卷:956引用:3難度:0.8 -
3.《蒹葭》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組卷:8引用:1難度:0.3 -
4.《關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是愛情詩,它們的風格和表現手法有何不同?
組卷:67引用:2難度:0.2
第二部分類文拓展。
-
1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靜女 靜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愛③而不見,搔首踟躕④,靜女其孌,貽我彤管⑤,彤管有煒⑥,說懌⑦女美。自牧歸荑⑧,洵⑨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注釋】①姝:美麗。②城隅:城角。③愛:同“薆”,隱藏。④踟躕:猶豫徘徊。⑤彤管:紅色的管子,或謂紅色簫笛一類管樂器。⑥煒:鮮明有光的樣子。⑦說懌(yuè yì):喜愛。⑧牧:郊外田野。歸:贈送。荑:初生的細嫩茅草。⑨洵:誠然,確實。⑩異:特殊。
【提示】《靜女》選自《詩經?邶風》。邶風,是邶國(今河南淇縣以北至湯陰縣一帶)境內流行于民間的一首歌謠。少男少女相約幽會,開個天真無邪的玩笑,獻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天真爛漫勾畫得栩栩如生。青春年少。充滿活力,生氣勃勃,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可言喻、動人心魄的美。兩心相許,兩情相會,相看不厭,物因人美,愛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純凈透明碧藍如洗。
(1)“搔首踟躕”表現了“我”怎樣的心情?
(2)“說懌女美”,這里是單純表達男主人公對彤管的喜愛嗎?組卷:15引用:3難度:0.4 -
12.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③。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注】①歸: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實累累的樣子。③蓁(zhēn)蓁:葉子茂盛的樣子。
【提示】《桃夭》是一首賀婚詩。詩中以嫩紅的桃花,碩大的桃實,密綠成蔭的桃葉比興美滿的婚姻,表達對女子出嫁的純真美好的祝愿。各章的前兩句,是全詩的興句,分別以桃樹的枝、花、葉、實比興男女盛年,及時嫁娶。
(1)本詩在章法結構上采用了
(2)請從比、興手法的角度賞析全詩。
(3)“桃之夭夭”四字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組卷:23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