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1.2 人口》2021年同步練習卷(8)

          發布:2024/11/19 10:30:1

          一、選擇題

          • 1.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是(  )

            組卷:15引用:6難度:0.7
          • 2.2020年11月我國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大國點名,沒你不行”。從黑河到騰沖畫一條直線,則據圖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正確的是(  )

            組卷:112引用:5難度:0.6
          • 3.如圖是我國人口年齡構成圖。下列對該圖解讀正確的有(  )
            ①人口素質有所提高
            ②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
            ③男女性別比趨向正常
            ④勞動適齡人口比例減少

            組卷:134引用:3難度:0.5
          • 4.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全國人口總計 1411778724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0%,城鎮的人口占63.89%。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男性人口占51.24%。圖為人口總數前十省份。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人口狀況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60
          • 5.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報,全國人口總計 1411778724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18.70%,城鎮的人口占63.89%。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男性人口占51.24%。圖為人口總數前十省份。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總人口的18.7%,處于老齡化社會。我們應該(  )
            ①延遲退休,發掘高齡勞動力資源
            ②占用養老設施來獲取商業利益
            ③完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
            ④鼓勵生育

            組卷:6引用:0難度:0.50

          二、綜合題

          • 23.結合下面的圖表,回答問題。

            (1)依據表中數據,計算福建省的人口密度(保留小數點后一位數),填入表中,并依據計算結果,在圖中福建省的范圍內畫出相應的圖例符號。
            (2)圖中直線是我國重要的“黑河—騰沖”人口地理界線,寫出這條界線兩側的人口密度特征:東南部
             
            ,西北部 
             

            (3)依據表中數據可知:福建省與青海省相比,城鎮化水平較
             
            ;少數民族比重較
             
            ;人口增長速度更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24.讀“我國人口密度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人口的地理分界線是黑龍江省的A
             
            市到云南省的B
             
            縣一線,在圖中用直線連接起來.
            (2)從圖中可以讀出,我國人口的地區分布特點是
             
            地區人口稠密,
             
            地區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原因
             
             
            ;②社會原因
             
             

            (3)從圖中可以讀出,我國人口密度超過500人/平方千米的省是山東、
             
             
             
            .人口密度最小的兩個省區是
             
             

            (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江蘇省的人口總數為7438萬人,面積為10萬平方千米,則江蘇省的人口密度為
             
            人/平方千米.

            組卷:16引用:3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