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24 16:0:1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
-
1.下列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的正常體溫為37.5℃ B.洗澡水的溫度大約為60℃ C.冰箱冷凍室溫度約為零下18℃ D.讓人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約為35℃ 組卷:86難度:0.5 -
2.2012年國慶節早晨,小明在家中發現暖水瓶的瓶蓋打開不冒“白氣”,小明問自己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對于“小明倒了一碗嘗嘗”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節( )
A.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B.猜想與假設 C.提出問題 D.交流與合作 組卷:121引用:11難度:0.9 -
3.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被彈開。這個實驗現象主要說明了(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409/179/76f94262.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FLOAT:right;" />
A.發出聲音的物體在振動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C.聲音是一種波 D.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組卷:186引用:4難度:0.8 -
4.將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畫出溫度計示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的大致圖像如圖所示。若在該實驗的過程中,用風扇對酒精棉吹風,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時溫度計示數變化的圖像是( ?。?/h2>
A. B. C. D. 組卷:214引用:11難度:0.6 -
5.如圖所示為日偏食的示意圖,日食的輪廓是彎曲的圓弧,下列事實與圓弧的形成無關的是( ?。?/h2>
A.太陽光的直線傳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月球是不透明的 組卷:752引用:9難度:0.7 -
6.如圖所示,天氣較冷時,戴近視眼鏡的人佩戴口罩,眼鏡鏡片容易變模糊,當他進入溫暖的房間后,鏡片又變清晰,下列與“變清晰”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汽車尾氣管冒“白氣” B.衣柜樟腦丸“變小” C.西嶺雪山樹枝上的“霧凇” D.教室里的積水“消失” 組卷:1247引用:10難度:0.5 -
7.某學習小組在學習了物態變化知識后,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所示,在甲錐形瓶中放入少許碘顆粒,用酒精燈加熱,空的乙錐形瓶放在盛有冰水的大燒杯內,錐形瓶底剛好接觸水面,小組查閱資料得知,酒精燈火焰溫度約為400℃,碘的熔點為113.5℃,沸點約為184.4℃,下列關于該實驗現象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甲錐形瓶出現的氣態碘可由固態碘升華而成 B.甲錐形瓶中會出現液態碘 C.乙錐形瓶內會出現固態碘且大多在瓶底 D.若乙錐形瓶內插入溫度計,整個過程示數一定變小 組卷:59引用:1難度:0.7 -
8.興趣小組同學做了如下兩個實驗,實驗1:在試管內滴入少許酒精,在試管口緊套一個壓癟的氣球(如圖),把試管壓入開水中,靜置時間t,發現氣球膨脹,直徑約20cm;實驗2:試管中不放酒精,壓癟氣球并將其緊套在試管口,把試管壓入開水中,靜置相同時間,發現氣球膨脹,直徑約5cm,對于以上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只做實驗1就可以說明酒精汽化使氣球膨脹 B.只做實驗2就可以說明空氣遇熱會膨脹 C.對比實驗1和2可知,使氣球膨脹的主要原因是酒精汽化 D.兩次實驗最后取出試管充分冷卻,都可以發現氣球變癟 組卷:1570難度:0.5 -
9.小明在直播平臺上看到這樣的視頻:杯中有一點燃的蠟燭,向杯中注水,出現了“澆不滅的蠟燭”,如圖甲所示,經探究,原來是對著圖乙中的透明玻璃板拍攝而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A、B兩支蠟燭必須都點燃才能拍攝成功 B.A、B兩支蠟燭必須大小相等才能拍攝成功 C.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視頻拍攝效果更好 D.水中的B蠟燭的火焰是A蠟燭的實像 組卷:217難度:0.7 -
10.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甲液體,試管內盛有乙液體。在l標準大氣壓下,用酒精燈對燒杯底部持續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內的乙液體沸騰。已知l標準大氣壓下,酒精沸點是78℃,水沸點是100℃,煤油沸點是150℃,下列判斷中符合題意的是( ?。?/h2>
A.甲液體為水,乙液體為水 B.甲液體為煤油,乙液體為水 C.甲液體為酒精,乙液體為水 D.甲液體為煤油,乙液體為煤油 組卷:1052難度:0.6
三、作圖和綜合探究(共44分)
-
30.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1)組裝器材時,要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相互 。實驗中選用兩只完全相同的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比較 關系;該實驗用到了等效替代法,用 等效替代了 。(均選填“棋子A”“棋子B”“棋子A的像”或“棋子B的像”)。
(2)小紅想用家里的梳妝鏡來實驗,同桌小明告訴她不能用梳妝鏡面要用茶色玻璃進行實驗,因為茶色玻璃的作用是 ;實驗中小紅同學從點燃的蠟燭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問題的方法是 。
(3)為了驗證像的虛實,應該在 (選填“棋子B的位置”、“棋子A的位置”)放一光屏,并 (選填“越過玻璃板”或“透過玻璃板”)觀察像。
(4)小紅在桌面上鋪一張大紙,豎立一塊玻璃板,將點燃的蠟燭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如圖乙所示),觀察到兩個像,然后將蠟燭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她按照圖丙中的測量方法,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認真測量并記錄了對應數據:實驗序號 1 2 3 4 物距u/cm 4.2 5.0 6.8 10.0 像距v/cm 3.7 4.5 6.3 9.5 組卷:66引用:1難度:0.5 -
31.下面是“夢想組”和“創新組”的同學探究小孔成像實驗的過程:
(1)“創新組”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圖甲所示,為了使像更清楚,圓筒的 (選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紙制成的光屏。某同學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到蠟燭將在塑料薄膜上成像,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 。他還發現蠟燭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離小孔越近,像就越 (選填“大”或“小”)。
(2)下表是“夢想組”同學在硬紙板上挖孔所做的研究太陽的小孔成像實驗記錄表:小孔的形狀 □ 〇 Δ 小孔的最大外徑/mm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光斑形狀 小 孔 距 地10cm時 □ □ □ 〇 〇 〇 Δ Δ Δ 小 孔 距 地20cm時 〇 □ □ 〇 〇 〇 〇 Δ Δ 小 孔 距 地40cm時 〇 □ □ 〇 〇 〇 〇 Δ Δ 小 孔 距 地80cm時 〇 〇 □ 〇 〇 〇 〇 〇 Δ 小 孔 距 地120cm時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小 孔 距 地200cm時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①由于太陽距我們很遠,到達地面的光線幾乎平行,所以,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足夠小,地面上的光斑與小孔的形狀是 (選填“一致的”或“不一致的”),這不是太陽的像。
②要使太陽通過小孔成像,必須注意小孔的大小和小孔到地面的距離,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一定時,小孔越 (填“大”或“小”),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
③如上表所示,當小孔的最大外徑為5毫米,小孔距地80厘米時,用一張卡片覆蓋在△孔上(相當于把孔變小),遮住孔的一部分,讓太陽光透過小孔,與不遮住小孔相比,光斑的形狀 (選填“變化”或“不變”),亮度 (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組卷:3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