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常德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8/24 10: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
1.甲圖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乙圖表示由單體構成的化合物(局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甲圖中所示的化學元素只有大量元素,沒有微量元素 B.若甲圖中②是儲能物質,則其可能是淀粉,也可能是脂肪 C.若乙圖表示多肽,則其變性后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D.若乙圖表示核糖核酸,則其徹底水解后,產物種類可達6種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寄生在人體腸道內的痢疾內變形蟲是原生動物,能通過胞吐分泌蛋白酶,溶解人的腸壁組織,通過胞吞將腸壁細胞消化,并引發阿米巴痢疾。黏菌是一群類似霉菌的生物,在分類學上介于動物和真菌之間、形態各異,多營腐生生活,少數寄生在經濟作物上,危害寄主,與顫藍細菌一樣沒有葉綠體,下列有關痢疾內變形蟲和黏菌、顫藍細菌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痢疾內變形蟲細胞內無線粒體,所以不存在增大膜面積的細胞結構 B.痢疾內變形蟲細胞膜上沒有蛋白酶的載體,胞吞腸壁細胞需要消耗能量 C.黏菌和顫藍細菌均是異養生物,雖然都沒有葉綠體但是均能進行光合作用 D.黏菌和顫藍細菌完成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遺傳物質均為DNA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3.主動運輸消耗的能量可來自ATP或離子電化學梯度等。如圖為Na+、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示意圖。下列關于圖中物質跨膜運輸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
A.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動運輸 B.Na+從小腸上皮細胞進入組織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動運輸 C.葡萄糖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與Na+從腸腔進入小腸上皮細胞相伴隨 D.Na+從腸腔到小腸上皮細胞以及葡萄糖從小腸上皮細胞到組織液均為被動運輸 組卷:10引用:4難度:0.9 -
4.激酶一般是指催化高能供體分子(如ATP)上的磷酸基團轉移至底物分子上的一類蛋白質,底物分子通過磷酸基團的轉移獲得能量而被激活,所以很多激酶需要從ATP中轉移磷酸基團。最大的激酶族群是蛋白激酶,蛋白激酶作用于特定的蛋白質,并改變其活性。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激酶與其底物分子的組成元素基本相同 B.蛋白激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往往是吸能反應 C.底物分子被磷酸化后可能變得更容易發生反應 D.蛋白激酶可以通過磷酸化為化學反應提供能量 組卷:14引用:6難度:0.6 -
5.炎熱條件下,植物體內用于散失的水分多少與氣孔開放度大小呈正相關。為了探究光照強度和土壤含水量對密閉容器中某植株光合速率的影響,研究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處理及其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土壤含水量/光合速率/光照強度 20% 40% 60% 強 13.3(A組) 13.9(B組) 14.5(C組) 中 19.3(D組) 20.4(E組) 21.5(F組) 弱 10.1(G組) 11.1(H組) 12.3(Ⅰ組) A.由表可知,對該植株的光合速率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光照強度 B.氣孔限制值增大引起CO2供應不足造成“光合午休” C.炎熱條件下,適當增大土壤含水量,氣孔開放度提高,進入氣孔的CO2增多,光合速率提高 D.土壤中含水量越高,對植物的正常生長越有利 組卷:5引用:2難度:0.5 -
6.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G1期合成的蛋白質中包括ATP合成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 B.S期完成了DNA和染色體的復制,使它們的數目均加倍 C.M期合成大量纖維素,為細胞一分為二做準備 D.一次完整的有絲分裂包括G1期→S期→G2期→M期 組卷:12引用:3難度:0.7 -
7.如圖是某動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染色體示意圖,該動物的基因型為MmNn,測交后代中絕大多數個體為mmNn、Mmnn,極少數為MmNn、mmnn。若圖中染色體上的編號1是基因M的位置,則基因 m、N、n的位置依次為( )
A.4、17、14 B.16、6、18 C.13、14、3 D.16、15、6 組卷:28引用:4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此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
20.Ⅰ.閱讀以下兩則資料,回答相關問題:
資料一: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種植最廣泛的香蕉品種是“大麥克(Gros Michel)”。這種香蕉香味濃郁深受人們喜愛,但是一種真菌(TR1)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卻差點將全世界的“大麥克”香蕉盡數消滅。好在育種專家培育出的新品種“香芽蕉(Cavendish)”可以抵御TRI。“香芽蕉”成為了種植最廣泛的香蕉品種。不幸的是真菌也在進化,TRI的進化類型TR4已經可以感染“香芽蕉”,有科學家預計“香芽蕉”將會在30年內滅絕。
資料二:水稻(2n)是自花傳粉植物,有香味和耐鹽堿是優良水稻品種的重要特征。水稻的無香味(A)和有香味(a)、耐鹽堿(B)和不耐鹽堿(b)是兩對獨立遺傳的相對性狀。某團隊為培育純合有香味耐鹽堿水稻植株,采用了如圖方法進行育種。
(1)香蕉是由二倍體芭蕉(2n=22)和四倍體芭蕉(4n=44)雜交產生的,香蕉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時染色體數目是
(2)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生物一般不會因為單病原體侵染導致滅絕,但三倍體香蕉卻兩次面臨滅頂之災,請分析其原因:
(3)資料二中經過②、③過程培育出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該過程需要用
(4)選取基因型為AaBb正在萌發的種子低溫誘導使其染色體加倍后發育而來的植株屬于組卷:3引用:1難度:0.6 -
21.廣西、廣東地區高發的β-地中海貧血癥屬于常染色體遺傳病。研究發現,由于正常基因A突變成致病基因a,患者的β-珠蛋白(血紅蛋白的組成部分)合成受阻(如圖甲,AUG、UAG分別為起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請據如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過程②在細胞質的
(2)分析圖甲可知,正常基因A突變成致病基因a,是
(3)若異常mRNA進行翻譯產生了異常β-珠蛋白,則該異常β-珠蛋白比正常珠蛋白分子量要
(4)事實上,基因型aa患者體內并沒有發現上述異常蛋白,這與細胞內存在的SURF復合物有關,據圖分析可能的原因
除SURF復合物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具有類似作用的其他復合物,他們被統稱為“mRNA監視系統”。這種“mRNA監視系統”可以阻止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