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冊《第3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2023年單元測試卷(五)
發布:2024/7/20 8:0:8
一、選擇題
-
1.地殼中的元素分布如圖所示,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元素 B.硅元素 C.鋁元素 D.鐵元素 組卷:227引用:8難度:0.6 -
2.二氧化硫,氧化鈣,二氧化碳,氧氣中都含( )
A.氧氣 B.氧元素 C.氧原子 D.氧分子 組卷:460引用:6難度:0.6 -
3.下列粒子可以通過得到電子變成原子的是( )
A.F B.S2- C. D. 組卷:432引用:11難度:0.6 -
4.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金剛石、氧氣 B.汞、水 C.氨氣、干冰 D.氯化鈉、硫酸銅 組卷:21引用:7難度:0.6 -
5.已知某氧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16。有一種銪(Eu)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銪(Eu)原子的質量為( )
A. g152m16B. 152m16C. g152m12D. 152m12組卷:320引用:69難度:0.6 -
6.如圖為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從圖中可獲得的信息是( )
A.氧原子核內質子數為8、中子數為0,核外電子數為8 B.氧原子核外第一層上有6個電子 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個原子中所占體積極小 D.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 組卷:894引用:20難度:0.5 -
7.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鈣>鈧 B.鎂原子和鈧原子最外層都是2個電子,化學性質相似 C.最外層電子數:鎂>鈉 D.鎂和鈣最外層電子數相同,處于同一周期 組卷:101引用:3難度:0.9 -
8.下列關于Na、Na+兩種粒子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①核電荷數相同②核外電子數相等③Na+比Na穩定④質量幾乎相等 ⑤質子數相等。A.①②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 D.全部 組卷:364引用:8難度:0.7 -
9.朝核問題引起了國際關注,核問題的關鍵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種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個質子和2個中子,那么( )
A.該原子是一種氫原子 B.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 C.該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 D.該原子核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 組卷:8引用:4難度:0.9
三、解答題
-
26.“見著知微,見微知著”是一種化學思維方法。
(1)從宏觀知微觀:
①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后,溶液體積小于100mL,微觀解釋為
②氣體X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
(2)從微觀知宏觀:
①微粒A最外層電子數是
②微粒A、B、C、D、E中,屬于穩定結構的是
③以電解水為例,在化學變化中,分子被破壞成組卷:26引用:2難度:0.3 -
27.如圖所示,將滴有酚酞試液的濾紙放在試管中,試管口塞上一團脫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變紅色)
(1)用儀器A吸取濃氨水,滴在脫脂棉上(10~15滴)A的名稱是
(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實驗中,往往在試管下放一張白紙,白紙的作用是
(4)某同學做此實驗時,發現濾紙條上沒有變色,而試管中所塞的脫脂棉卻變成了紅色。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錯誤操作可能是組卷:293引用:3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