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2高考題單元試卷:第3章 遺傳的分子基礎(01)
發布:2024/12/30 4:30:2
一、選擇題(共30小題)
-
1.關于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種tRNA可以攜帶多種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細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碼子是位于mRNA上相鄰的三個堿基 D.線粒體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 組卷:527引用:165難度:0.9 -
2.在雙螺旋DNA模型搭建實驗中,使用代表氫鍵的訂書釘將代表四種堿基的塑料片連為一體,為了逼真起見,A與T之間以及C與G之間最好分別釘( )
A.2和2個釘 B.2和3個釘 C.3和2個釘 D.3和3個釘 組卷:475引用:24難度:0.9 -
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 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組卷:1520引用:112難度:0.9 -
4.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PrPc),該蛋白無致病性。PrPc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誘導更多的PrPc轉變為PrPsc,實現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瘋牛病,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朊粒侵入機體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與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可以使其功能發生變化 D.PrPc轉變為PrPsc的過程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組卷:1021引用:80難度:0.9 -
5.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質組成,該酶能結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條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大腸桿菌擬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質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細胞的每條染色體兩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體細胞的端粒DNA隨細胞分裂次數增加而變長 組卷:1131引用:56難度:0.9 -
6.關于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密碼子位于mRNA上,反密碼子位于tRNA上 B.密碼子位于tRNA上,反密碼子位于mRNA上 C.密碼子位于rRNA上,反密碼子位于tRNA上 D.密碼子位于rRNA上,反密碼子位于mRNA上 組卷:660引用:50難度:0.9 -
7.如圖是起始甲硫氨酸和相鄰氨基酸形成肽鍵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結構含有核糖體RNA B.甲硫氨酸處于圖中 的位置
C.密碼子位于tRNA的環狀結構上 D.mRNA上堿基改變即可改變肽鏈中氨基酸的種類 組卷:981引用:54難度:0.9 -
8.下列對各種生物大分子合成場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在高爾基體中合成膜蛋白 B.肌細胞在細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體在細菌細胞核內合成DNA D.葉肉細胞在葉綠體外膜上合成淀粉 組卷:771引用:67難度:0.9 -
9.大多數生物的翻譯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在如圖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劃線“0”表示的是一個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則該mRNA的起始密碼子可能是( )
A.1 B.2 C.3 D.4 組卷:495引用:27難度:0.7 -
10.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實驗中,如果用一種長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長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雙螺旋的整條模型( )
A.粗細相同,因為嘌呤環必定與嘧啶環互補 B.粗細相同,因為嘌呤環與嘧啶環的空間尺寸相似 C.粗細不同,因為嘌呤環不一定與嘧啶環互補 D.粗細不同,因為嘌呤環與嘧啶環的空間尺寸不同 組卷:411引用:27難度:0.9
一、選擇題(共30小題)
-
29.羥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導致DNA復制時發生錯配(如圖)。若一個DNA片段的兩個胞嘧啶分子轉變為羥化胞嘧啶,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堿基序列都發生改變 B.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堿基對與總堿基對的比下降 C.這種變化一定會引起編碼的蛋白質結構改變 D.在細胞核才可發生如圖所示的錯配 組卷:304引用:19難度:0.7 -
30.若N個雙鏈DNA分子在第i輪復制結束后,某一復制產物分子一條鏈上的某個C突變為T,這樣在隨后的各輪復制結束時,突變位點為AT堿基對的雙鏈DNA分子數與總DNA分子數的比例始終為( )
A. 1N×2i-1B. 1N×2iC. 1N×2i+1D. 1N×2i+2組卷:1481引用:2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