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三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12/23 0: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動物生長周期和蠶蛾最接近的是( )
A.魚 B.鳥 C.蚊子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2.下列關于動物的生長說法錯誤的是( )
A.所有的昆蟲都會經歷變態發育 B.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會產卵 C.所有的動物都會經歷出生和死亡 組卷:4引用:2難度:0.6 -
3.月球引力大約是地球的( )
A.六分之一 B.八分之一 C.十二分之一 組卷:11引用:6難度:0.7 -
4.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 ),它是地球唯一的衛星。
A.3.8萬米 B.38萬千米 C.3.8萬千米 組卷:6引用:3難度:0.8 -
5.直接生小動物,用乳汁喂養小動物的是哺乳動物,下列動物中屬于哺乳動物的是( )
A.烏龜 B.藍鯨 C.海馬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6.下列生物中,和蠶一樣,屬于昆蟲的動物是( )
A.蜈蚣 B.蜘蛛 C.螞蟻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7.毛澤東有一句詩說:“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說的是位于赤道上的人,因地球自轉,于不知不覺中,一日已行了八萬里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赤道附近時,和地面相比,是運動的 B.在赤道附近時,和地面相比,是靜止的 C.在赤道附近的人,無法判斷是運動還是靜止的 組卷:16引用:1難度:0.8
二、綜合題(共70分)
-
21.絲綢之路起始于我國西漢時期,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陸上商業貿易路線。古代的絲綢是用蠶絲織造,隨著科技的進步,紡織品原料不斷擴展,凡是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其中,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被特別稱為“真絲綢”。
(1)蠶絲是我國古代文明產物之一,它來自于
A.蠶蛹
B.蠶繭
C.小蠶的外衣
(2)以下關于蠶絲的獲取,說法正確的是
A.蠶絲獲取時需要用到剪刀
B.小蠶在吐絲前不吃不喝
C.每個小蠶能為我們提供好多根蠶絲
(3)以下關于絲綢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古代的絲綢就是指蠶絲織造的紡織品
B.現代的絲綢指的是由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紡織品
C.凡采用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之稱為“真絲綢”組卷:7引用:1難度:0.6 -
22.閱讀資料,判斷對錯。
環形山是月球表面的顯著特征,幾乎布滿了整個月球表面。環形山又叫做月坑。月坑近似于圓形,與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環形山的中間,地勢低平,有的還分布著小的山峰。環形山的內側比較陡峭,外側較平緩。有些環形山的周圍,向外輻射出許多明亮的條紋。
在月球上環形山的數量非常多,總數達5萬多個。環形山的大小差別很大。較大的環形山直徑達100千米以上,小的直徑則在1千米以下。南極附近的貝利環形山,直徑達295千米,比海南島還大一點,是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月球正面的第谷、哥白尼、開普勒等環形山,周圍都有很明顯的輻射條紋。特別是位于南半球的第谷環形山,周圍的輻射條紋最為壯觀,數量多達100多條。其中最長的一條長達1800千米,一直延伸到北半球的澄海。
環形山這個名字是伽利略起的。月球上的環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哥白尼、開普勒、牛頓、柏拉圖、第谷、祖沖之、張衡等環形山。
有個日本學者1969年提出一個環形山分類法,分為克拉維型(古老的環形山,一般都面目全非,有的還山中有山)、哥白尼型(年輕的環形山,常有“輻射紋”,內壁一般帶有同心圓狀的段丘,中央一般有中央峰)、阿基米德型(環壁較低,可能從哥白尼型演變而來)、碗型和酒窩型(小型環形山,有的直徑不到一米)。
(1)目前還沒有以我國科學家命名的環形山。
(2)在月球上環形山的數量非常多。
(3)1969年一名學者將月球上的環形山進行了分類,把最古老的環形山稱為克拉維型環形山。
(4)月球上最大的環形山是祖沖之環形山。
(5)帶有“輻射紋”的環形山通常是哥白尼型環形山。
(6)月球上的環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學家的名字來命名的。
(7)環形山又叫月坑。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