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科五四版八年級上冊《7.3.1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3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10/3 2:0:1
一、選擇題
-
1.下面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分解者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起重要作用 B.只有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植物作為生產者,參與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D.動物作為消費者,促進了物質循環 組卷:112引用:49難度:0.9 -
2.20世紀50-60年代,我國開展了“剿滅麻雀”的運動,而現在有關專家發出了要保護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 )
A.麻雀對維持生態平衡有重要作用 B.麻雀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麻雀可以捕捉農業害蟲 D.麻雀善于飛行 組卷:4引用:2難度:0.9 -
3.大象主要食用較高大的植物,在成群大象遷徙經過的地方,矮小草本植物生長茂盛。這種現象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維持生態平衡 B.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幫助植物傳粉受精 D.幫助植物傳播果實和種子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4.呼倫貝爾大草原是我國最大的牧業基地,那里的牧民為了防止狼襲擊牛羊,組織了大規模的捕狼活動,但隨后野兔卻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和牛羊爭奪牧草,加速了草場的退化,以上實例說明了( )
A.有些動物對人的危害極大,必須大力捕殺 B.動物能促進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C.動物能幫助植物傳粉和傳播種子 D.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組卷:359引用:30難度:0.4 -
5.某小組的同學在觀察如圖時闡述了各自的觀點,其中錯誤的是( )
A.在該生態系統中,草、鼠、蛇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 B.如果人們大量捕殺蛇,草的數量短期內會減少 C.在該生態系統中,草的數量是最多的 D.由于杠桿不平衡,所以該生態系統屬于不平衡狀態 組卷:7引用:7難度:0.5 -
6.人們為了防止鳥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網子全罩起來,結果導致食草昆蟲大量繁殖,草葉幾乎被吃光,這是因為破壞了( )
A.物質循環 B.生存循環 C.食物鏈 D.生態系統 組卷:12引用:5難度:0.7
四、解答題
-
18.在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生活著黑尾鹿、狼等動物,為了發展野生黑尾鹿群,1906年人們開始捕殺以黑尾鹿為食的狼,結果黑尾鹿種群的數量變化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1)把上述生物所構成的食物鏈補充完整:
(2)大肆捕殺狼之前,鹿生活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大肆捕殺狼之后,鹿群數量先是因為狼群數量的驟減而
(3)通過上述事例,我們可以看出:自然狀態下的生態系統能夠保持相對的穩定,是因為生態系統有一定的組卷:6引用:3難度:0.3 -
19.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牽一發而動全身。如圖是某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以及各成分之間的關系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如果過度捕殺蛇,短時間內會導致草的數量大量
(2)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之間是以
(3)從圖中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動物,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能否進行?組卷:1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