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區中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11/21 4:0:1

          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注意將正確選項填涂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

          • 1.構成腎臟結構的基本單位是(  )

            組卷:47引用:1難度:0.7
          • 2.茅膏菜能捕捉昆蟲并消化吸收,卻屬于植物,與昆蟲細胞相比它的細胞具有(  )

            組卷:279引用:11難度:0.4
          • 3.喇叭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受到異物刺激時,會彎曲躲避,再用纖毛驅除異物,甚至收縮或游走,如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4引用:4難度:0.7
          • 4.為改善番茄果皮細胞顯微觀察效果,下列提出的改進建議不合理的是(  )

            組卷:70引用:8難度:0.4
          • 5.下列人體結構屬于器官的是(  )

            組卷:28引用:1難度:0.7
          • 6.某種眼蝶翅上有酷似貓頭鷹眼睛的斑紋,有利于其躲避天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1引用:3難度:0.6
          • 7.某草場采用“牧雞治蝗”的方法能有效控制草原蝗蟲的泛濫。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36引用:5難度:0.6
          • 8.如表為甘蔗不同發育期所需無機鹽的比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吸收總量百分比(%) 氮(%) 磷(%) 鉀(%)
            苗期-發芽長葉 8 9 4
            分蘗期-莖分枝 16 18 14
            伸長期-莖拔節 66 68 74
            成熟期-積累糖分 10 6 8

            組卷:43引用:8難度:0.4
          • 9.通過檢測蔬菜大棚中氣體含量變化,可初步反映蔬菜的光合速率,應檢測的氣體是(  )

            組卷:30引用:2難度:0.6
          • 10.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將銀邊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用黑紙遮蓋在②處的上下兩面,移至光下幾小時后,取下葉片經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0引用:5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5分)

          • 31.黃瓜是餐桌上常見的蔬菜,清脆爽口深受人們喜愛。請回答下列問題。

            (1)黃瓜花屬于單性花,花大且有亮黃色的花冠(如圖1)。根據圖1推測黃瓜的傳粉方式為
             
            (蟲媒/風媒),其中
             
            花為雌花,果實是
             
            發育而來。
            (2)栽培型黃瓜是由野生型黃瓜培育而來。根據圖2可知,與野生型黃瓜相比,栽培型黃瓜的特點是
             

            (3)黃瓜果實有苦味是因為細胞中有苦味素,可以減少害蟲啃食。苦味素的合成受苦味素合成酶基因控制。根據圖3雜交實驗結果可知,該基因控制的果實有苦味這一性狀為
             
            性狀。
            (4)研究發現通過調整施肥比例、大棚溫度和光照條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黃瓜果實的苦味,這體現了生物的性狀是由
             
            共同控制的。
            (5)野外自然生長的黃瓜中多數是葉和果實帶有苦味的,極少會出現二者均不苦的個體,請你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推測其原因是
             

            組卷:104引用:3難度:0.4
          • 32.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自古就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早在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就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描述過他的家族所遭遇的悲苦,“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而到了近代,“傷寒瑪麗”的出現讓人們對傷寒等傳染病有了更深的認識。
            瑪麗是一名廚師,給雇主家做飯。她到哪家,哪家就有人得傷寒。在10年期間她換了8個雇主,共計傳染56人,所以大家都叫她“傷寒瑪麗”。這一事件使人們意識到,健康人也能傳播致命的疾病,這樣的人被稱作“健康帶菌者”。他們不得病,卻可以把病傳染給別人。
            為什么會出現“健康帶菌者”呢?一般情況下當病菌入侵人體后,人體內的吞噬細胞和產生的抗體等“防御部隊”會與病菌展開激烈的斗爭。但是每種病菌的毒力是有強有弱的,而人的免疫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傷寒瑪麗”與其體內病菌進行的斗爭就不那么激烈,因此她不表現任何癥狀,和病菌處于一種平衡狀態,是一名健康帶菌者。
            人類是如何戰勝傷寒的呢?首先,20世紀初英國醫生賴特研制出傷寒疫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這種疫苗得到了應用,極大地減少了傷寒的出現。其次,20世紀中葉抗生素的出現更是為人類戰勝傷寒吹響了勝利的號角。當然,在與傷寒的斗爭過程中,我國的中醫學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的一些藥方現在仍有不可替代的治療作用。在中西醫的共同努力下,傷寒的傳播已經被人類控制在極小的范圍內。但我們仍舊不能放松警惕,要時刻提防這種可怕疾病的卷土重來。
            (1)下列生物中與傷寒桿菌屬于同一類群的是
             

            A.酵母菌       B.霉菌       C.乳酸菌
            (2)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記錄的“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描述了傷寒病傳播速度很快,這體現了該傳染病
             
            性強的特點。從傳染病的基本環節分析,“傷寒瑪麗”屬于該傳染病的
             

            (3)文中提到的“激烈的斗爭”是指
             
            免疫。傷寒疫苗對傷寒起到了預防作用,從免疫角度看,傷寒疫苗屬于
             

            (4)傷寒屬于急性腸道傳染病,你認為可以切斷該病傳播途徑的具體措施有: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