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東省新高考聯合高考生物模擬試卷
發布:2024/12/30 17:0:3
一、選擇題:
-
1.腫瘤細胞主要依賴無氧呼吸產生ATP,這使得腫瘤細胞內pH降低。在該環境下,進入細胞的由光敏劑組裝成的納米顆粒帶正電并可以與細胞內的核酸結合,光敏劑被光激發后產生的自由基(ROS)對細胞造成損傷并導致細胞衰老,因此該光敏劑組裝成的納米顆粒可用于腫瘤的治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需要吸收大量的葡萄糖來為生命活動供能 B.光敏劑被光激發后會導致腫瘤細胞核減小和細胞膜通透性改變 C.光敏劑組裝成的納米顆粒可能會與染色質和核糖體結合 D.光敏劑被光激發產生的ROS會降低腫瘤細胞的分裂能力 組卷:36引用:10難度:0.6 -
2.細胞在受到物理或化學因素刺激后,胞吞形成多囊體。多囊體可以與溶酶體融合,其中內容物被水解酶降解,也可與膜融合后釋放到胞外,形成外泌體(如圖所示),內部包含脂質、蛋白質、RNA等多種物質。溶酶體蛋白DRAM會降低溶酶體的水解功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外泌體的形成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B.外泌體是由內、外兩層膜包被的囊泡 C.和野生型小鼠相比,DRAM基因缺失型小鼠血漿中外泌體的含量更高 D.可以利用差速離心法提取細胞內多囊體,進一步分析外泌體的結構和成分 組卷:76引用:6難度:0.6 -
3.胃液中的鹽酸由壁細胞分泌,胃液中的H+濃度比血漿H+濃度高3×106倍,H+的分泌是依靠壁細胞頂端的H+-K+質子泵實現的,如圖所示。未進食時,壁細胞內的質子泵被包裹在囊泡中并儲存在細胞質中;壁細胞受食物刺激時,囊泡可移動到壁細胞頂膜處發生融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l-進出壁細胞的跨膜方式相同 B.鹽酸分泌時壁細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積有所減小 C.餐后血液pH會出現暫時偏高現象 D.鹽酸會刺激胃黏膜產生促胰液素,促進胰液分泌,進而促進消化 組卷:51引用:3難度:0.5 -
4.科研人員通過人工模擬潮水系統,探究了水淹脅迫對紅海欖幼苗根系呼吸代謝的影響,相關實驗數據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水淹處理(h?d-1) 地下根系生物量/g 地上莖葉生物量/g 總生物量/g 地下根系生物量/地上莖葉生物量 0 3.40 4.19 7.59 0.81 6 3.41 4.45 7.86 0.77 12 2.79 4.22 7.01 0.66 18 2.26 3.79 6.05 0.59 A.每天水淹處理6小時,對紅海欖幼苗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B.紅海欖幼苗最佳水淹時間為6小時 C.減小地下根系生物量分配比例是植物對水淹脅迫的一種適應策略 D.過度水淹情況下,植物可以通過無氧呼吸來彌補有氧呼吸產能的不足 組卷:39引用:4難度:0.6 -
5.玉米的B染色體是獨立于20條常規染色體(A染色體)以外的一類特殊染色體,如圖所示。B染色體是由不同的A染色體發生易位形成的,其在減數分裂時不與任何A染色體配對,且含有B染色體的精子更容易與卵細胞融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染色體上的基因一定遵循孟德爾遺傳規律 B.同一個體的細胞中的B染色體數目相同 C.B染色體攜帶的基因不容易遺傳給后代 D.圖示中的玉米發生了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組卷:35引用:3難度:0.7 -
6.某家系中同時存在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兩種致病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如圖1所示。Ⅱ-1不攜帶甲病致病基因,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625;乙病患者中約80%是由于α蛋白205位氨基酸缺失所致,20%由于α蛋白306位氨基酸替換所致。研究者設計了兩種雜交探針(探針1和2)分別能與編碼205位氨基酸正常α蛋白和205位氨基酸缺失α蛋白的基因結合。利用兩種探針對部分家庭成員的基因組進行分子雜交,結果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Ⅲ-1帶有來自Ⅰ-2的甲病致病基因的概率為 16B.若Ⅲ-1與攜帶乙病致病基因的正常男性婚配,理論上生育一個只患甲病女孩的概率是 1303C.利用這兩種探針能對Ⅲ-2是否患有乙病進行產前診斷 D.如果Ⅲ-2表型正常,用這兩種探針檢測出兩條帶的概率為 23組卷:16引用:3難度:0.5 -
7.視桿系統是人視網膜中的一種重要的感光系統,對光的敏感度高,主要由3種神經元細胞構成,其結構如圖所示,在明亮處視桿細胞中的視色素感受光刺激并在光下分解,從而誘發視桿細胞興奮,由雙極細胞傳遞到神經節細胞,通過總和作用使神經節細胞產生動作電位,成為視覺信號。視色素在暗處又重新合成,有助于適應光線暗的環境,合成和分解反應是可逆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視覺信號的產生屬于反射 B.興奮在雙極細胞和視桿細胞間的傳遞是雙向的 C.人在暗處視物時視色素的合成量超過分解量 D.興奮傳遞到神經節細胞時,膜上Na+通道打開,Na+內流,即可形成動作電位 組卷:19引用:3難度:0.7 -
8.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B細胞和漿細胞能夠特異性識別抗原 B.甲狀腺中的細胞和下丘腦中的細胞能夠選擇性表達促甲狀腺激素受體基因 C.將蛙神經纖維置于適宜的溶液后再適當增加溶液的KCl濃度,其靜息電位絕對值會減小 D.機體在寒冷環境下通過血管收縮等方式途徑減少散熱,散熱量低于炎熱環境下的散熱量 組卷:29引用:6難度:0.6
三、非選擇題:
-
24.紅樹林是海陸交界地帶的特殊生態系統。為了探究樹種及潮位對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早期的固碳效果(用碳密度表示)的影響,研究者選取了某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中3個相同面積種植塊為研究對象,分別為高潮位(一天內水淹時間短)區桐花樹(HAc)、高潮位區無瓣海桑(HSa)和低潮位(一天內水淹時間長)區無瓣海桑(LSa),為基于碳匯(森林吸收并儲存CO2的量)功能的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選址、選種提供參考。在2~3年(a)內獲取的數據如表和圖所示。
造林時間a 樣地 植株密度/(株?hm-2) 株高/m 2 HAc 4666.67 0.88 LSa 2933.33 2.87 HSa 1133.33 2.48 3 HAc 3600 1.22 LSa 1900 3.04 HSa 1000 3.38
(2)在造林2~3年內,表中與LSa樣地相比,HSa樣地表現出的特點是
(3)碳循環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系非常密切,碳循環是指組卷:34引用:6難度:0.7 -
25.研究發現,實體腫瘤內部通常是缺氧的環境,蓖麻毒素蛋白(RTA)可作用于核糖體,使蛋白合成受阻,從而引起細胞死亡。TAT是一種短肽,可轉導蛋白進入細胞,含有氧依賴性降解區域ODD(多肽)的融合蛋白可以適應低氧條件穩定存在,但在常氧條件下會被蛋白酶降解。科研人員以RTA作為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的活性分子,利用TAT的作用將融合蛋白轉運進入腫瘤細胞,并利用ODD的作用減輕RTA對正常細胞的毒性,分別構建了含TAT-RTA(660bp)和TAT-RTA-ODD(870bp)融合基因的表達載體,并成功得到相關融合蛋白。
(1)可采用PCR的方法獲取融合基因TAT-RTA,需要根據TAT和RTA基因設計引物,引物的作用是
(2)載體的部分結構如圖2所示,His標簽由連續的6個組氨酸構成,可用于對重組融合蛋白進行分離純化,將PCR得到的TAT-RTA融合基因和載體雙酶切后,再用
(3)科研人員將得到的重組融合蛋白經腹腔給藥荷瘤小鼠(患實體腫瘤的小鼠稱為荷瘤小鼠),研究荷瘤小鼠腫瘤體積變化,結果如圖3所示,
請寫出本實驗的結果
產生該實驗結果的原因是組卷:39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