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燕山地區(qū)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fā)布:2024/4/28 8:51:19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硅 B.鋁 C.鐵 D.氧 組卷:535引用:417難度:0.9 -
2.已知一種碳原子可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該原子的原子核內(nèi)含有6個質(zhì)子和8個中子,則核外電子數(shù)為( )
A.2 B.6 C.8 D.14 組卷:178引用:74難度:0.9 -
3.下列圖標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
A. B. C. D. 組卷:23引用:3難度:0.8 -
4.下列屬于氧氣化學性質(zhì)的是( )
A.支持燃燒 B.無色氣體 C.不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氣大 組卷:71引用:1難度:0.6 -
5.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空氣 B.蒸餾水 C.食鹽水 D.大理石 組卷:50引用:7難度:0.9 -
6.某同學制作的試劑標簽如下,其中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643引用:42難度:0.6 -
7.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鐵制品銹蝕的是( )
A.存放在潮濕的空氣中 B.鍍一層耐腐蝕的金屬 C.制成不銹鋼 D.噴漆 組卷:55引用:3難度:0.9 -
8.下列物質(zhì)能與稀硫酸反應,且得到淺綠色溶液的是( )
A.CO2 B.Fe C.NaHCO3 D.Fe2O3 組卷:184引用:3難度:0.5 -
9.銅能被加工成厚度僅為7um的超薄銅箔,說明銅具有良好的( )
A.導電性 B.導熱性 C.延展性 D.抗腐蝕性 組卷:44引用:1難度:0.9 -
10.下列儀器不能加熱的是( )
A.燒杯 B.試管 C.量筒 D.燃燒匙 組卷:1052引用:80難度:0.8 -
11.用燈帽蓋滅酒精燈,主要依據(jù)的滅火原理是( )
A.隔絕空氣 B.降低酒精的著火點 C.移走可燃物 D.降低溫度到酒精的著火點以下 組卷:57引用:2難度:0.5 -
12.下列化學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傾倒液體B.
量取液體C.
點燃酒精燈D.
滴加液體組卷:150引用:4難度:0.7 -
13.下列關于S+O2
SO2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點燃A.表示硫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B.參加反應的硫與氧氣的質(zhì)量比是2:1 C.反應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個數(shù)均不變 D.參加反應的氧氣與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組卷:1755引用:61難度:0.9
【科學探究】
-
38.鎂條在空氣中久置表面會變黑。某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鎂條變黑的條件。
【查閱資料】常溫下,亞硫酸鈉(Na2SO3)可與O2發(fā)生化合反應。
【猜想與假設】常溫下,鎂條變黑可能與O2、CO2、水蒸氣有關。
【進行實驗】通過控制與鎂條接觸的物質(zhì),利用如圖裝置(鎂條長度為3cm,試管容積為20mL)分別進行下列5個實驗,并持續(xù)觀察20天。編號 主要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1 先充滿用NaOH濃溶液洗滌過的空氣,再加入2mL濃硫酸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2 加入2mLNaOH濃溶液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3 先加入2mL濃硫酸,再通入約4mL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4 先加入4mL飽和Na2SO3溶液,再充滿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5 先加入2mL蒸餾水再通入約4mLCO2 鎂條第3天開始變黑至第20天全部變黑
(1)實驗1和2中,NaOH濃溶液的作用是
(2)實驗3的目的是
(3)實驗4中,試管內(nèi)的氣體主要含有CO2、
(4)得出“鎂條變黑一定與CO2有關”的結(jié)論,依據(jù)的兩個實驗是
(5)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鎂條變黑的條件是
(6)欲進一步證明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zhì)中含有碳酸鹽,所需試劑是組卷:60引用:1難度:0.5
【實際應用定量計算】
-
39.氫化鈣(CaH2)固體可用于登山隊員的能源提供劑,它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氫氣:CaH2+2H2O═Ca(OH)2+2H2↑,氫氣供燃燒之需。現(xiàn)有84g氫化鈣與足量水反應,可生成多少克氫氣?
組卷:88引用:2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