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7/17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30道小題,1-10小題,每小題1分,11-30小題,每小題1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
1.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到現時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是露西,科學家斷定露西是人類化石而不是其他動物化石的原因是科學家判斷它能( )
A.直立行走 B.產生了語言 C.使用工具 D.用火烤制食物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2.“饑飽有度利健康,葷素搭配有營養”。從營養平衡角度分析,下列屬于合理營養的是( )
A. B. C. D. 組卷:177引用:95難度:0.7 -
3.下列有關肺泡適于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的敘述,其中無直接關系的是( )
A.肺泡數量多 B.肺泡外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C.肺泡壁薄 D.肺泡的體積很小 組卷:2引用:2難度:0.5 -
4.盲人“閱讀盲文”是通過皮膚的觸摸來感受的。都參與盲人“讀”懂文章含義的神經中樞是( )
A.觸覺中樞和味覺中樞 B.運動中樞和聽覺中樞 C.觸覺中樞和語言中樞 D.運動中樞和嗅覺中樞 組卷:307引用:69難度:0.9 -
5.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下列哪項做法值得提倡( )
A.預防傳染病,使用一次性筷子 B.減輕白色污染,重拾菜籃子 C.響應國家二孩政策,多生優育 D.減輕水污染,使用含磷洗衣粉 組卷:127引用:11難度:0.7 -
6.雜技演員表演走鋼絲節目時,協調身體平衡動作的器官主要是( )
A.大腦 B.小腦 C.脊髓 D.腦干 組卷:12引用:15難度:0.7 -
7.下列有關小腸的敘述中,哪一項與其吸收功能無關( )
A.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 B.小腸長約5~6米 C.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 D.皺襞表面有小腸絨毛 組卷:1引用:1難度:0.5 -
8.圖為某同學用絲帶扎緊上臂的示意簡圖。發現絲帶下方(近手指端)的血管①膨脹,血管②變扁;絲帶上方的血管③膨脹,血管④變扁。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血管①、④是動脈 B.血管②、③是靜脈 C.血管①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③低 D.血管④中血液的含氧量比血管②高 組卷:588引用:53難度:0.5 -
9.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最終來源是( )
A.組織細胞 B.肺泡 C.毛細血管 D.靜脈 組卷:190引用:72難度:0.9 -
10.下列物質均為人體攝入食物的成分,其中不能被人體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是( )
A.水 B.維生素 C.無機鹽 D.麥芽糖 組卷:18引用:8難度:0.9 -
11.體操運動員桑蘭在訓練中不慎摔下了高低杠,造成脊髓橫斷,盡管她的下肢沒有受到任何損傷,卻喪失了運動功能,原因是( )
A.大腦與下肢之間的聯系被切斷 B.大腦中的運動中樞受到損傷 C.大腦無法發出運動指令 D.脊髓中的運動中樞受到損傷 組卷:188引用:114難度:0.9 -
12.食用加碘食鹽、提倡使用鐵鍋、多吃胡蘿卜,分別可預防的疾病是( )
A.地方性甲狀腺腫、貧血、夜盲癥 B.貧血、佝僂病、腳氣病 C.侏儒癥、貧血、夜盲癥 D.甲亢、冠心病、艾滋病 組卷:0引用:2難度:0.5 -
13.①②③④表示人體的四條血管.正常人在一天24小時之內,血糖濃度最穩定和波動幅度最大的血管分別是( )
A.②④ B.④③ C.④② D.①② 組卷:120引用:9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9道小題,每空1分,共50分)
-
38.某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廢舊電池對水質的影響及防治”,開展了以下研究活動。
(一)查閱資料
資料1:廢舊電池丟棄到自然界腐爛后,因含汞、鉛、銅等有害物質造成水質污染。
資料2:滿江紅為常見的水生蕨類植物,在美化水體景觀、凈化水質、保持河道生態平衡等方面有顯著功效。
(二)設計實驗方案及數據統計(見下表)項目 A B C D E 加無污染河水的量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加7號廢電池的數量 不加 2節 1節 2節 2節 加滿江紅的數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5克 30克 加同樣大小的小魚的數目(條) 5 5 5 5 5 平均小魚存活的時間(天) 15 3 5 8 10
(1)表中B和E這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
(2)為探究廢電池是否會污染水質,則應選擇
(3)重金屬汞、鉛等有害物質造成土壤和水質污染,人體接觸這些物質會增加
(4)對于學校用過的廢舊電池的處理,你有何建議:組卷:7引用:2難度:0.5 -
39.如圖為人體的一些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3、4過程是通過
(2)圖乙小腸絨毛壁的結構特點,有利于
(3)圖丙中血液過濾到②中后叫
(4)圖丁氧氣從紅細胞進入組織細胞要穿過
(5)上述4個圖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是組卷: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