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部分學校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8/4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厭氧氨氧化菌俗稱“紅菌”,以二氧化碳作為唯一碳源,通過將亞硝酸轉變成硝酸來獲得能量,并通過乙酰-CoA途徑同化二氧化碳。“紅菌”進行分解代謝的主要場所是一種稱為厭氧氨氧化體的具膜結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2.過氧化物酶體是一種含有過氧化氫酶和多種氧化酶的細胞結構,不含DNA,在內質網“出芽”的基礎上,摻入一些蛋白質后形成。在相關酶的催化下,過氧化物酶體中可以發生RH+O2→R+H2O2的反應,過氧化氫可以將細胞中的酚,甲醛,甲酸和醇等有害物質氧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絲狀溫度敏感蛋白(FtsZ)是細菌中一種含量豐富且結構穩定的蛋白質,幾乎存在于所有病原細菌中。在細菌二分裂時,FtsZ能水解GTP(鳥苷三磷酸),利用釋放的化學能使自身聚集成Z環、環化收縮產生分裂力,驅動細菌分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2難度:0.6
          • 4.莖尖超低溫療法是一種馬鈴薯脫毒的方法。科學家以單病毒PLRV(馬鈴薯卷葉病毒)感染的馬鈴薯試管苗為實驗材料,對不同大小的莖尖進行超低溫處理后,再生培養,選取培養18周的20棵植株進行檢測以獲得病毒保存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病毒感染類型 莖尖大小/mm 病毒保存率/%
            PLRV 0.5 0(0/20)
            1.5 35(7/20)
            注:括號內數字表示檢測陽性樣本量/檢測總樣本量。
            結合以上實驗結果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8引用:2難度:0.6
          • 5.DNA分子上的堿基有時會發生脫氨基反應使某個核苷酸受損,對DNA的結構造成損傷。但在一定條件下,細胞內的糖苷水解酶能特異性切除受損核苷酸上的嘌呤或嘧啶形成AP位點,而AP內切核酸酶會識別并切除帶有AP位點的小片段DNA,并由其他酶完成修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6.某家族有甲、乙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其中一種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控制甲病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乙病的基因用B/b表示。某遺傳標記與A/a基因緊密連鎖,可特異性標記并追蹤A/a基因在家系中的遺傳。圖1是該家族的遺傳系譜圖,圖2是家族中部分個體DNA標記成分(N1、N2)的體外復制產物電泳結果圖。不考慮基因突變和X、Y染色體同源區段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5
          • 7.自然狀態下,二倍體小繭蜂(2n=20,沒有Y染色體)為雌蜂,單倍體小繭蜂(n=10)為雄蜂,雄蜂由卵細胞直接發育而成,人工培育可獲得二倍體雄蜂。小繭蜂的X染色體有三種類型(XA、XB、XC),純合受精卵發育為雄性,雜合受精卵發育為雌性。現有一個人工培育群體,雄蜂組成為XAXA:XBXB=3:1,雌蜂組成為XAXB:XBXC:XAXC=1:2:3,該群體中雌雄蜂隨機交配,雌蜂的一半卵細胞進行受精,一半卵細胞直接發育(不同基因型的卵細胞發育為雄蜂的概率相同)。在獲得的子代群體中,雌蜂與雄蜂的比例是(  )

            組卷:86引用:6難度:0.5
          • 8.科學家在實驗中觀察到:阻斷實驗動物垂體與下丘腦之間的血液聯系,可導致其生殖器官萎縮;若恢復垂體與下丘腦之間的血液聯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復正常。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44引用:6難度:0.5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55分。

          • 24.薇甘菊是一種喜光的多年生藤本植物,能快速覆蓋于木本植物上,導致其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薇甘菊多侵害疏于管理的路邊或林地,并快速形成群落中的單優勢種群,被稱為“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終極殺手”。回答下列問題:
            (1)薇甘菊入侵初期,其種群數量快速增長的原因是
             
            (至少答出兩點)。
            (2)薇甘菊入侵的過程中發生了群落的
             
            演替。被入侵的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
             
            ,其原因是
             

            (3)科研人員采用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本地紅薯作為替代物種治理薇甘菊入侵。紅薯是一種有很強無性繁殖能力的攀援藤本植物,具有與薇甘菊相似的形態特征,是本地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①利用本地紅薯進行替代控制,遵循了生態工程的
             
            原理。
            ②科研人員對不同種植模式下薇甘菊和紅薯的生長特征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如下表。
            種植模式 葉柄長(cm) 葉面積(cm2 單株總生物量(g)
            單獨種植薇甘菊 7.05 21.71 12.42
            1:1混種 薇甘菊 6.80 14.26 2.81
            紅薯 14.13 88.68 13.28
            依據表中數據推測,混種模式下薇甘菊單株總生物量顯著降低的原因是
             

            ③綜合以上信息,請分析紅薯可以作為對薇甘菊進行替代控制的理想物種之一的原因(答出兩點)
             

            組卷:31引用:5難度:0.6
          • 25.甘蔗線條花葉病毒(SCSMV)是引發甘蔗花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在世界各大甘蔗區普遍發生,嚴重威脅甘蔗產業的發展,如何建立快速有效的檢測方法對于該病毒的防控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研究人員通過病株汁液提純得到病毒并以此制備抗體,由于不能完全排除寄主蛋白的影響,制備的抗體在檢測時易出現假陽性;改進科研方案后,研究人員利用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技術制備出甘蔗線條花葉病毒(SCSMV)的P1蛋白的單克隆抗體,相關流程如圖1所示,圖2為pET28a質粒及P1基因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甘蔗線條花葉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可采取RT-PCR法獲得大量P1基因,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
             

            (2)圖1中,過程①需根據
             
            設計特異性引物,還需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
             
            的識別序列,確保P1基因正確插入啟動子與終止子之間,其目的是
             
            。已知P1基因右端X處的堿基序列為5′-GAATAAAATACTAAAATCTTC-3′,則其中一個引物序列為5′-
             
            -3′(從5′端到3′端)。
            (3)pET28a-P1CS載體可導入經
             
             處理的大腸桿菌以提高轉化效率。該載體上存在調節基因,在大腸桿菌中可指導合成阻遏蛋白,阻遏蛋白與操縱基因結合,阻止 
             
            與啟動子結合,抑制P1基因的轉錄,其原理如圖3所示。分析圖3可知,需將轉化后的大腸桿菌接種在含
             
             的培養液中進行培養,并從培養液中分離提純P1蛋白。
            (4)圖1中的過程⑤目的是
             
            ,隨后可利用
             
            誘導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再進行篩選。獲得雜交瘤細胞后,在注入家兔腹腔前還應進行
             

            組卷:17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