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上海市徐匯區部分學校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綜合理解題(40分)

          • 1.今年暑假社區推出“社區小先生”,以少先隊員為主體,教育引導學生有效利用課后時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積極主動參加衛生清潔、堆物清理、垃圾分類、樓組建設、志愿服務、閑置物品交換等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活動,做社區治理和服務的“小先生”。
            說一說參加“社區小先生”這對我們成長有什么幫助?

            組卷:6引用:1難度:0.7

          二、時政探究題(30分)

          • 3.2021年6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小明同學為進一步了解我國網絡安全現狀,在網上搜集到以下數據:(見表1和圖1,數據來源《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統計報告》)
            表1 2020年我國網民遭受各類網絡安全事件
            2020年我國網民遭受各類網絡安全事件
            項目 占比
            個人信息泄露 21.90%
            網絡詐騙 16.50%
            設備中病毒成木馬 10.80%
            賬號或密碼被盜 8.20%
            以上都沒有 61.70%

            (1)從表1和圖1中你可以獲得怎樣的結論?獲得該結論的事實依據是什么?
            (2)面對網絡上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小明決定將搜集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以下兩條內容介紹給同學們:
            第二十一條第二款: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重要民生、重大公共利益等數據屬于國家核心數據,實行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條:國家對與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國際義務相關的屬于管制物質的數據依法實施出口管制。
            請結合圖1,綜合運用所學內容,推測小明將這兩條法律規定介紹給同學們的理由是什么?

            組卷:13引用:1難度:0.4

          三、案例分析題(30分)

          • 4.“舍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辟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發。心歸處,是敦煌。”
            2019年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上的頒獎詞,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的生動寫照。從繁華旖旎的都市走向黃沙漫天的大漠,深居敦煌50多年,樊錦詩只做了一件事——用愛和生命守護莫高窟。
            樊錦詩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長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當時的樊錦詩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會來到沙漠工作,更不會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憶起當時的抉擇,樊錦詩把它歸因于一次“偶然”。她說:“我從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畢業的時候,報效祖國、服從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響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價值觀。”
            她視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她引進先進保護理念和保護技術,構建“數字敦煌”,開創敦煌莫高窟開放管理新模式,有效緩解了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矛盾;她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保護規劃建設,探索形成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她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遺址保護傳承與利用作出突出貢獻,被譽為“敦煌的女兒”。
            某校八年級決定開展學習樊錦詩的宣講活動,你是否愿意成為小小宣講員?結合案例,綜合運用所學內容闡述你的理由。

            組卷:9引用:1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